文丨木棉媽媽
男孩兒和女孩兒比起來,到底哪個更費心一些?
有男孩兒的父母們會說:男孩子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不聽話,很少會想女孩子那樣聽從父母的安排,總是說得越多,孩子越不愛聽,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這樣的現象更明顯。
上高中的時候很喜歡聽潘瑋柏唱的《 我想更懂你》,其實唱的內容也是關於母與子,那麼為啥孩子「不聽話」呢?想跟孩子溝通為什麼會變得那麼難?
溝通方式有問題
媽媽,我們宿舍有個女生她家裡也是三個閨女,跟我們家一樣!
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回家我就跟媽媽聊起來學校的一些話題,我以為媽媽會跟我一起聊一會兒,結果媽媽說:讓你上學是讓你學習的,聊什麼閒話,以後不要跟同學聊這些了!
那時候心裡真的挺失望的,並沒等來自己預期的結果,但是作為從小到大的乖乖女的,我還是選擇乖乖聽話:哦,知道了!
所以,一直以來感覺自己還是很壓抑的,不會輕易去表露內心的想法。
在這裡家長們也要反思自己的問題,其實不全都怪孩子,而是家長們總喜歡讓孩子聊一些家長喜歡的話題:比如你考了第幾名?又比如:上課有沒有聽懂?
而孩子呢,其實大多數都希望能夠跟父母聊一些生活化的話題,比如平時在學校都做什麼,哪個老師有什麼口音,哪個老師更好。
做到這些,孩子更喜歡跟你溝通
現在我已經成為孩子的媽媽,我會陪寶寶一起做遊戲,過家家,全然不在乎自己已經是30加的年齡,有時候朋友會說:你都當媽了,應該有個當媽的樣子。
但是我想說,沒有人規定當媽就一定是哪種樣子的,而且在跟孩子相處時,放得開,你就能理解孩子的內心。
每次回老家,外甥女都願意跟我聊一些學校的話題,包括他們班同學早戀這些事兒,我都能跟她聊起來,也不會責怪她。
想要讓孩子跟你好好溝通,那麼第一步你就要做到有個同理心,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給孩子分析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
如果總是站在一個家長的角度去評判對不對,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因為即便是孩子也不願意總是被反駁。
男孩兒自尊心更強
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強,而男孩子自尊心更強,所以很多家長都表示:家裡是男孩子,真的沒法管,說淺了不管用,說深了傷害到小伙子脆弱的自尊心。
所以教育男孩子關鍵是:你要告訴孩子,自尊心很重要,但是能夠撇開自尊心才是了不起的人。
我們都想贏得別人的尊重,但是尊重不是平白無故來的,而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
在跟男孩子聊天時就要強調這方面的內容:媽媽理解你要面子,媽媽儘量也會注意說話方式,但自尊和面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過程。
所以,父母們不要抱怨孩子不好溝通,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理解不了孩子的內心。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