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易為生到底有多難?我熬夜讀完了,無法入睡

2019-10-31     交易華爾街

以交易為生是種什麼體驗?

每天反覆的高強度重複操作,固定的思路去每天大量的分析市場,又累又無聊。就像是天天反覆做數學試卷每天一百套連續一百年天天不休息一樣。所以這個行業段子手多,大家無聊的時候自娛自樂而已。

每天通常真正交易的時間只有那麼幾分鐘,但是卻需要為這幾分鐘等待幾個小時準備更長的時間日日如此。金錢變成數字,對我們來說只是生產資料而已,所以流量大也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流量大,所以相對來說日常生活的花費就小的多,隨便去個零頭出來都能保證自己和家人朋友日常消費不用考慮價格。當然要做到穩定盈利才行,我覺得穩定盈利是以交易為生的最基礎前提條件,賺錢都做不到還是別談以交易為生了。

圈子很小,越往上越小,全國能做到穩定盈利的人少之又少,能做到一百倍盈利以上的就更少了,一千倍以上盈利的基本上就那麼幾個圈子的人,彼此就算不認識也都互相聽說過。封閉性非常強,圈子和圈子外面的人不怎麼接觸,能做到盈利幾千倍後基本上就會感覺和身邊的這些人沒法溝通了。所以大多數時候別人問你幹什麼的時候都說自己閒著或者告訴別人自己不懂股票不做交易之類的,不想談一點相關的東西。

圈內人也通常不怎麼談股票,應為一切都懂的不能再懂熟悉的閉眼睛都能做到實在沒什麼談的了,就做自己的就行了,通常在一起談談妹子聊聊八卦等待機會出現是主旋律。不過在交易的時候快感還是有的,畢竟能短期內對市場產生明確的影響,決勝千里的感覺沒經歷過無法體會。

很多人以自己交易盈利為生,大體就是我剛才說的那種狀態,大多數人做不到盈利賺不到錢的都會在金融系統裡面找份工作來靠賺工資為生,比如說各種交易員各種經理拋頭露面的都屬於這一類,拿別人的錢來練手,虧了算客戶的,賺了自己有分紅,無論盈虧錢到手先扣除管理費確保自己有收入。

這類人能不能賺錢不重要,臉皮厚就能混得好,比如霄這樣的,下跌就說是嬰兒底,跌破嬰兒底下移,一路下移下去,到最後不破的那個底的時候就告訴全世界自己當年準確預測了嬰兒底,頂部也是這麼一路推上去,知道最後一個準確的頂部。然後起個名字天天跟全世界說,然後刪掉預測多霧的微博,幾年下來就攢下來了一手預測百分百準確的微博歷史。還有經典騙子葉榮添,操作從不賺錢做什麼虧什麼多年不變就靠臉皮厚成了知名經理。

還有微博上的草根股神天津股俠,交割單p錯了無數次被發現,刪掉微博關掉評論小時一段時間在出來就緒忽悠。這些人也算是以交易為生,不過交易不是通過市場賺錢,是通過賺傻子的錢而賺錢。總之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裡面各種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獲得挺好,就看你選哪種了。

深人骨髓的逆向思維

任何一個做投資的人都會說一句話:「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確實如此,在投資的世界裡,「乘人之危」和「趁火打劫」都是美德。很多投資大師們最津津樂道的案例幾乎都是在某個公司碰到了大麻煩的時候下的手。當然,逆向思考不僅僅是只盯著公司危機的發生,它幾乎是投資者深入骨髓的一種行為習慣。

芒格說:「把事情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有時候對一個問題苦苦思索無法得出一個完滿的答案,但反過來思考卻可能讓人豁然開朗。比如我們可能很難說清楚怎樣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但我們至少都可以列舉出來一些生活不幸福的例子。就像當對於投資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充分證實的時候,試著從相反的方向看看能否證偽,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股市中大眾的心理和情緒之所以經常受到市場噪聲的操縱,主要的原因之一也在於普遍缺乏逆向思維的習慣。而與之相反,專業投資者總是體現出反方向思考的特徵:

當一個公司受到市場的拋棄,基本面看起來一片悲觀的時候,他們會問:情況是否真的有這麼糟糕?最糟糕的情況已經出現了嗎?這種糟糕的狀況會是階段性的還是永久性的?市場是否已經充分反映了最壞的預期?

當某一個板塊業績突出並且受到市場熱捧的時候,他們會考慮:這種優秀的業績和強烈的市場偏好會永遠持續嗎?看起來非常確定的東西真的不存在一些高風險的隱患嗎?

當一個公司出現「黑天鶴」事件而讓大眾高聲健責唯恐避之不及時,他們會想:這到底是一個行業性問題還是一個公司的問題?這種問題是否可以經過改善而得到市場的認可?這種危機會真的影響行業的長期市場格局嗎?

當某些公司或者行業利好頻出、前景一片樂觀的時候,他們會衡量:所有的積極信息能否最終反映在公司的現金流上呢?興旺的市場需求是否會使得竟爭加劇,反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

當市場裡的所有人都在極力追求盈利和成功的時候,他們會思考:投資中最大的危險是什麼?絕大多數人在市場中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如何避免虧領?

逆向思維看起來並沒什麼技術難度,但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逆向思維的前提是獨立和理性,僅這一條已經足夠把一半兒以上的人淘汰掉了。股市是一個典型的群體性的活動場所,雖然人的實體並不聚集在一起,但股市價格的波動將成千上萬人的關注力牢牢地吸引在交易軟體前。相關的股票網站和論壇更成為交織著各種慾望和想法的情緒放大器。當一個人習慣了這種氛圍,並且樂在其中的時候,他已經很難成為一個具逆向思維習慣的專業投資者。所以有時候,你不得不讓你的心性更加清靜,精神更加專注從而更容易發現市場的錯誤。

當然,逆向思維並不總會帶來正確的結果——特別是當某種趨勢遠遠未到達轉折點的時候。「為了逆向而逆向」的傾向更是容易招致主動性的錯誤。但從更普遍的角度和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逆向思維確實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規避風險和發現機會。


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大圖以及具體的操盤方法)


盤口解密:開盤後三分鐘知漲跌

開盤價的意義: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當日漲跌在開盤——開盤是股票一天走勢的方向標,是多空力道的顯示器,是我們多快好省進行操作的大前提。開盤語言的提示準確度高達85%以上。

開盤價的三種形態:

一,高開(有跳空缺口):

高開是指股價以高於前一日收盤價若干價位的開盤,在當日分時圖上形成了一個向上的跳空缺口,這種開盤有兩種意義:1.強勢上攻;2.拉高出貨。

1.強勢上攻的兩種形態:

A.「N」型走勢:即開盤後股價快速上沖後又快速回落,隨即又快速上沖,分時圖上呈現一個「N」字型走勢——說明開盤後股價遭遇拋壓,但隨即又被買盤托起,顯示多頭力道強大,當日看漲。

B.「W」型走勢:與「N」字型走勢類似——只是多了一次探底,在分時形態上形成一個「W」形走勢。

特別提示:在高開上漲時,關鍵看股價回探時有沒有完全回補缺口。通常情況下強勢股是不會回補分時缺口的,從而形成「N」字型走勢好和「W」形走勢的走勢。另外,還要結合前幾天的K線走勢進行參考判斷。

二,低開(有跳空缺口):

低開是指股價以低於前一日收盤價若干價位的開盤,在當日分時圖上形成了一個向下的跳空缺口,這種開盤有兩種意義:

1.洗盤上攻形態:

即低開後股價快速上衝到缺口附近,稍有回落後又快速上攻以回補缺口,分時圖上也呈現一個「N」字型或「W」走勢——說明低開是為了嚇出獲利盤和套牢盤,當拋盤被買消化後股價開始回到紅盤區,顯示多頭力道強大,當日看漲。

低開後迅速回補缺口,並且集合競價往往是內外差不多,或者外盤大於內盤,這就說明是莊家自己在對倒開盤,是莊家的運作,這種往往是洗盤的低開,短線投資見到低開就殺進去,當天就能賺百分之五以上甚至百分之十以上。

2.強行出貨形態:

即低開後股價繼續低走,或快速上衝到缺口附近再次回落,沒能回補缺口,形成一個「V」形或倒「V」形走勢,成交量呈現極度萎縮或極度放大之勢,內盤是外盤的一倍以上,此種開盤全天看跌。

特別提示:

在有跳空缺口的開盤中,開盤後有沒有立刻回補缺口的動作以及該動作的力度大小,是全天走勢方向是否明朗的重要標誌。如果跳空開盤後沒有任何回補動作,那麼全天的股價走勢必然會沿著跳空的方向運行。

三,平開(無跳空缺口)

第三種開盤形態是平開,即開盤價與昨天的收盤價一樣。此種開盤沒有方向性提示,關鍵看頭一筆大單交易的方向:第一筆是買盤,並且連續在三分鐘內買盤大於賣盤,全天方向向上;反之,則向下。

提示:在平開的情況下,我們主要是看頭三分鐘內是買盤大於賣盤還是買盤小於賣盤,特別是第一筆的大單交易,如果沒有大單交易,這支股票基本上沒有主力在運作,它將會隨波逐流,大盤漲它漲,大盤跌它跌,這樣的股票我們不主張做,它沒有莊家。沒有莊家的股票是沒有個性的股票,沒有個性的股票是不能幫助你擺脫風險和取得利潤的股票。

集合競價如果高達一下子五千手,這支股票今天絕對有動作。要麼漲停要麼跌停。

而集合競價僅只有五十手,這支股票今天很可能沒有莊家去參與,這支股票今天將隨波逐流。

所以我們要看集體競價特別放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瞪大眼睛,或是機會或是風險。


MACD+分時圖打板技術,擒拿漲停股

相信很多股民一輩子也沒買到過漲停板,如果有大師能一抓一個漲停板,那對股民來說,也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買漲停板,其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選股

今天大致講一下打板的方法。

開盤半小時後,按漲幅順序,用分時圖選股

​開盤半小時以後,我們首先要尋找股價上攻且在分時均線上方運行,每次回調不破均線,同時下方一旦有一定的放量。加到自選進行留意。

​通過流通股進一步篩選,對通過第步篩選出來的個股,通過流通股大小進行進一步的篩選。流通股5億以下,越小越好。

通過MACD、成交決定進場機會

個股在符合上面的條件以後,並不是就可以買入了。唯一的買點是在漲停板,是狙擊手的打法。那就是靜靜等待可以扣動扳機的最後時刻。

可以打板的個股,在最終的拉升前,都會有一段較長的「休整」,具體的表現就在量能萎縮,股價長時間橫盤在均價線之上。這個時段再次強調,是不適合就先買進去的,打板就要有打板的樣子。

待量能萎縮到一定程度,MACD在0軸附近形成金叉向上,同時股價開始上升,量能開始出現,盤口湧現買盤,這時候,就是下手的時刻。

符合買入的形態

分時走勢線買入法

一、小雙底形態

早盤開盤後,股價上沖後出現回落(不跌破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最好),再度上攻,而後,股價線再次回落,且回落的低點高於前一次回調的低點,此後,股價線又一次上攻。這時,分時線在盤面上便會留下一個小雙底形態,這預示著股價將出現一波上漲走勢。

投資者執行買入操作時,還應注意這樣幾點:

第一,小雙底形成後,大單頻出,預示股價開始拉升;

第二,股價線拉升時,成交量同步放大;

第三,股價線突破均價線或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時放量明顯。

投資者在股價線突破小雙底最高價時可考慮買入股票。其後,若股價線回調且不破小雙底的最低價,投資者也可擇機買入。

​投資者按照小雙底形態買入股票時,還應考慮這樣幾點:

第一,股價和大盤所處的階段,即股價和大盤處於上漲或底部階段才是買入的最佳時機。若當時處於下跌階段,則應避免操作;

第二,如果前一交易日該股股價以漲停報收,則小雙底的出現更能強化買入信號;

第三,投資者執行買入操作前,還可綜合應用K線和其他技術指標佐證判斷。

二、大雙底形態

大雙底,是指股價線的兩個底部距離較遠,至少要距離一個小時以上。此時,股價線形成的雙底形態,往往具有更強的買入指示效果。相比於小雙底,大雙底更像W底形態。

下面幾種形態的大雙底往往屬於強烈的買入信號:

第一,股價低開後,在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方形成大雙底形態,且後一個底要高於前一個底;

第二,股價隨大盤的上攻而快速突破大雙底的最高價;

第三,大雙底形成時,成交量呈萎縮狀態,而股價上攻時,成交量同步放大。

三、橫盤震盪形態

橫盤震盪形態,是指股價線在某一時段呈現出的橫向小範圍波動狀態。橫盤震盪形態的出現,說明主力或莊家對股價具有較強的掌控能力,未來走勢完全在主力的控制當中。通常情況下,股價線橫盤時間越久(橫盤時間不能少於30分鐘),未來股價上漲或下跌的空間越大。如果一隻股票的股價線出現橫盤震盪形態,投資者可保持關注,一旦股價放量突破橫盤震盪的最高價,則可追漲買入。

四、頭肩底形態

早盤開盤後,股價上沖後出現回落(通常情況下,回落的低點會位於前日收盤價下方),而後,股價線再次上升,形成第一個階段低點;隨後,股價線再度下跌,且回落的低點低於前一次回調的低點,此後,股價線又一次上攻;不過,很快因拋盤過大,股價線三次回落,且這次回落的低點要高於前一次的低點。這時,分時線在盤面上便會留下一個頭肩底形態,這預示著股價將出現一波上漲走勢。

投資者執行買入操作時,還應注意這樣幾點:

第一,頭肩底形成後,大單頻出,預示股價開始拉升;

投資者在股價線突破頭肩底最高價時可考慮買入股票。其後,若股價線回調且不破頭肩底的最低價,投資者也可擇機買入。



交易中最好的機會永遠出現在大多數交易者都恐懼的地方

恐懼是一面哈哈鏡,它那誇張的力量把一個十分細小的,偶然的肌肉悸動變成大的可怕,漫畫般清楚的圖像,而人的想像力一旦被激起,又會像脫韁的野馬一般狂奔,去搜尋最離奇,最難以置信的各種可能。---茨威格

在交易中,之所以貪婪,多半是覺得別人賺錢太容易。

之所以恐懼,多半是因為自己虧錢太容易。

恐懼的問題不是在交易中才有,實際上,恐懼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為恐懼單個狩獵目標的強大,所以早期人類學會了工具,策略,合作和信仰,自此,人類逐漸強大。

工具,策略,合作和信仰同樣也是交易者克服交易恐懼的最基本法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你不會因為看完這篇文章就能克服恐懼心理,必要的恐懼仍然將會是交易者在市場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個知道自己恐懼什麼的交易者才是最強大的。

愛默生說,知識是治療恐懼的藥。

當然前提得是正確的知識。

在對市場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之前,交易者都會傾向於認為一定有某種工具或者策略可以戰勝市場,實際上這些工具或者策略可以幫助你認識這個市場,但是不能預測市場的方向每個交易者最終都會意識到,市場沒有辦法預測,這本身也是一種認知。

交易工具和策略本身不具有任何預測的意義,只是你想當然的認為可以罷了但是交易工具和策略確實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價格運動的軌跡。

歷史會重演,但是歷史從來沒告訴你什麼時候會重演,交易者不是分析者,交易者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內做正確的事情。

儘管工具和策略不會因為預測而讓你克服恐懼,但是它會讓你知道自己恐懼的界限在哪裡,你越知道自己恐懼什麼,對恐懼的耐受度就會越高,每個交易者對虧損的恐懼度和承受力都不一樣,所以,不要試圖靠跟風模仿成為某個交易者,別人所能接受的,可能恰好是你所恐懼的,那樣最終只會讓你迷失自己,明白自己的心理耐受邊界,然後一點-點用從少到多的單量和從小到大的虧損去磨練這種耐受程度,過程肯定是很痛苦的,但是沒辦法,所有的成長都是苦的。

對於工具和策略的使用會讓你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當然,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個範疇了。

你和你的交易系統才是征服這個市場的絕配。

康拉德說,多疑產生恐懼。

在交易中,只有離群索居的交易者才能夠賺到錢,那些模仿的,抱團的終究逃不過虧錢的命運,他們遠離市場和人群,他們孤單但是並不孤獨,他們唯一能信 的夥伴是繼承了他們認知,思想和理念的交易系統,接受機率論,本身就意味著你要信任你的交易系統,否則你精心追求的盈虧比和勝率都沒有意義。

交易系統會篩選一些機會,會錯過一些機會,會錯過一些機會,這個時候也是考驗交易者對交易系統信任度的時候。只有親身承受過對虧損恐懼的交易者才知道這種信任本身有多麼的脆弱,一次盈利的信心經不起接二連三的止損,這也是交易能力難的地方,優秀的人,包括交易者,一定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人性,哪有什麼能夠戰勝市場的交易者,難些最終能夠賺錢的不過是被市場蹂躪了無數次仍然能夠堅持相信自己交易系統罷了。

信任並且堅持去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

儘管你一直在尋找所謂交易的聖杯,但是關鍵並不在於方法本身,而是方法本身的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讓你時刻保持清醒,高拋低吸和追漲殺跌都分別對應不同的市場行情,如果你做趨勢那就要認可追漲殺跌可能會造成的連續虧損,價格總是會有明確的波動區間,也總是會突破這個空間,突破的時候賺錢,區間波動的時候會止損,交易就是這麼簡單。

符合市場本質的思維邏輯可以從整體上用最簡單的方式概括這個市場,如果你相信市場有無限的盈利,那你必將面對無限的虧損,如果你相信有限的盈利,虧損在你的面前也將變得可控,你能看清市場的全貌,你能控制自己的虧損你的恐懼感自然也會倍減。

虧損是難免的,但是有些虧損是規則之內的,有些虧損是規則之外的,成熟的交易者都會把規則當成自己的信仰,用規則的一致性去彌補行情的隨機性,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信並且堅持去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所有的恐懼都是在猶豫中產生,而交易中最好的機會永遠出現在大多數人都恐懼的地方,恐懼之後一定是群體性的報復性跟風。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TCDI24BMH2_cNUg1Z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