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讓這個世界燃燒吧!這是哥斯拉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燃起無數人的熱血。早在1954年,日本就拍攝了第1部哥斯拉電影,從那時起,哥斯拉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神秘的外觀配上威武雄壯的氣魄造就了它怪獸之王的美譽。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原本只存在於想像中的水怪,竟然在4年後的1958年被南極考察人員發現了。
儘管有大量的目擊證明,在當時可謂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但專家卻並不會輕易承認新物種的發現,他們的解釋也難以令人相信。怪獸真實存在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南極哥斯拉事件。
南極哥斯拉目擊事件
1958年2月13日17:00,這艘乘載著日本南極科考隊的宗谷號航船已從多日的圍困中被美國海岸警衛隊伯頓島號破冰艦營救出來。向回家的征程前行。
突然,宗谷號前方300米處出現黑色不明物。船員驚呼道:前方有哥斯拉怪獸。卻遭駁斥:那不過只是伯頓島號廢棄的油桶而已,眾人大笑。然而隨後的一幕讓船上所有人都終身難忘,他們發現不明物體
居然在向他們移動,值班船員連忙用望遠鏡查看,卻發現不是鐵桶而是一隻巨型怪物。機關長慌忙地去拿相機,想要記下這一人間罕見的畫面卻為時已晚,"哥斯拉"只現身了30秒。
據目擊傳言的描述,它身形像一隻大蜥蜴,只有部分身體浮出冰面,所以全身大小和形狀並不能確定,但全身無毛,背部有縱向鋸齒形的脊突和鰭,很像恐龍。船長松本滿次將此事記錄在他的《南極輸送記》中,該書也是唯一的目擊記錄流傳於世。
但是這本書也引發一場爭議:出版時書中有一幅名為"哥斯拉草圖"的插畫,而作家已經去世,其子表示父親在跟家人講述哥斯拉事件時從未向他們展示過這幅畫,究竟是作者親自所畫還是出版社為之也就不得而知了。
疑點重重,是群體幻覺嗎?
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專家在著作《烏合之眾》中說:"邏輯學告訴我們,口供一致的多人證明屬於最強證據,可以確保事實的準確性,但群體心理學知識則告訴我們,邏輯學在這一點上需要重寫,目擊證人最多的事一定是最可疑的事"。
專家的解釋按通俗的話來說,這就是誤認。當群體中的一人提出自己的觀點後,其他人可能會被主導,按照慣性思維附和。可憐的是這群附和的人,因為得到大多數的認同而堅信自己的觀點不明白自己看到的是假象。難道這都是一場幻覺?專家給出的解釋卻讓人難以信服。
目擊者都是經驗豐富的航海員,將既有的動物或物體誤認為怪獸的機率很小,卻不能排除當時正值夏季的南極海域連日的白夜造成睡眠、起居規律失調,被困冰面多日而身負接回過冬隊員等多重壓力,感覺及心理狀態處於異常狀態的可能性也不可排除。
而這種情況下發生集體誤認也似乎是這場離異事件的合理解釋,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水怪"接踵出沒
南極哥斯拉事件並不是人類第1次遇見"水怪",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蘇格蘭的尼斯湖水怪事件。從大約1500年前至今已有超過了1萬條關於尼斯湖水怪的目擊記錄:1933年的目擊事件讓尼斯湖水怪開始名聲鵲起,1960年的拍攝照片成為其真實性的強有力證據,2007年一名英國男子在尼斯湖拍下一段水怪視頻,再次引起轟動。視頻中全身烏黑,長達45英尺的東西在水中迅速遊動。6英里每小時的游速已經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已知的水生生物。
就在6月26日,外媒報道的一張關於尼斯湖水怪的照片,又再次引發人們對水怪的討論。該照片由一男子拍攝於去年九月份,雖然後來通過比對該圖片中的生物,應該是前不久發現的巨型鲶魚。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水怪事件對人們的強大吸引力。
無獨有偶,中國也有關於水怪的謎團,而且數量不少。著名的喀納斯湖水怪,位於新疆阿泰勒喀納斯湖,據說經常將當地牧民的牲畜拖入水中。很多專家學者都曾來此地考察,並且目擊了它的出現,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抓到這個龐然大物。
關於長白山天池水怪的記載歷史更為悠久,在清代《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也有"世來遺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的描述。1976年曾有遊客驚愕地看見一頭毛色黝黑,如棕熊般的猙獰水怪。
類似的水怪事件數不勝數,讓人難以相信這是空穴來風,大量的目擊事件卻抓不到真真的怪獸來證實。
水怪之謎何時能解開?
關於水怪的目擊事件,真可謂貫穿古今中外了。古人將其看作美好傳說,並代代流傳。今人卻更願將其解釋做光線折射的錯覺或已知生物如巨型海豹、鰻魚等的驚鴻一影。但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完全否認水怪的真實存在的可能性,人們對水怪的關注程度也從未消減。
是真實存在還是人為炒作?值得一提的是,由水怪帶來的經濟增長不容小覷。水怪,讓尼斯湖徹底出了名。這個湖泊推動的旅遊業為當地每年帶來4070萬英鎊的收入。而哥斯拉光電影迄今就出了30部,更不提動畫片和電視劇。它作為一種神奇的生物是自然的規範者,每當人類企圖統治世界而隨意掠奪它就會為自然主持公道。被賦予的強大威力和英雄精神也使之每每出新片都必然引起大家的關注。
信之則有,不信則無,這是我們對鬼怪的一致看法。其實我們也不妨將水怪視作一個遙象。作為陸生生物,對未知海洋湖泊的敬畏與好奇正如古人對月亮的幻想,頌吟著"玉兔何年上月宮,夜間搗藥特無蹤。"等詩句懷想佳人。
亦如對浩瀚星空探索外星生物的執著,希冀黑暗宇宙中孤獨的電碼聲能被聽見,能有所回應。既然沒有真憑實據能夠證實他們的存在,但同樣沒有充實的理由說明他們不存在,個人的信與不信都不容他人置喙。因為生命本來就是偶然的奇蹟,還有很多未知領域是科技尚不能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