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農機企業消化庫存比生產新機器更重要

2020-03-02     農業機械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特別是春節後復工,很多農機企業為備春耕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穩定糧食豐產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不得不說,農機行業還是對疫情下的工作,有些舉措不當,或者有力不從心之處。

比如在處理銷售問題上,很多企業積極使用線上工具,利用視頻直播或者小視頻等,進行傳播以期獲得銷售線索;還有一些農機服務管理部門,採用線上工具對春耕進行指導。

總體來說,農機行業似乎對線上工具有某種依賴。

就像幾年前席捲全國的「網際網路思維」一樣,「網際網路+」並非所有行業、所有企業都能夠一加就靈。農機行業在疫情下出現的這種對線上工具依賴的現象,一方面說明我們行業對網際網路的陌生,一方面也說明行業能拿出的招數實在有限。

在眾多企業、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機合作社面對疫情時所採取的措施中,有些還是相當克制、理性且有效的。

比如,在當前情況下,農機企業應該考慮到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筆者認為,當前農機企業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生產更多的新機器,而是應該藉此機會消化庫存。

消化庫存有這樣一些好處。

一是生產環節的復工是工廠的人員集中勞作,防護成本高、生產效率低,減少復工率可降低支出,防範風險;二是能夠有效緩解現金流的巨大壓力;三是避免生產出來的新機器,面臨物流難、銷售難的局面。四是能夠有效緩解物流壓力。

當然,還有其他的好處,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

那麼,消化庫存也需要營銷,該如何做呢?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和經銷商更加緊密團結在一起,經銷商的作用更加明顯且有效。畢竟,一地的經銷商就是一個企業的臉面和腿腳,是企業的代言人,也是企業的銷售觸角。

筆者認為,這個時候農機企業應該聯合農機經銷商,做更多的促進銷售的活動。比如當前情況下,讓經銷商展開更多的客戶聯絡、促銷政策等。

同時,農機企業還應該做更多的銷售保障工作,最為重要的是售後服務工作。特別是當前,更多的老機器啟用,你的配件能不能跟上?你的維修指導有沒有效?這些都是見實力和真功夫的時候。

比起在線上搞直播賣機器,不如多研究如何指導用戶使用機器、用好機器、快速處理可能出現的小問題,更為重要。

當然,疫情下保障春耕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農機行業的主體,農機用戶該如何進行春耕,各地有各地的招。

筆者希望,這種「招」千萬別停留在一紙文件上,應給予更多的支持。比如,研究給予更多的耕作補貼或者糧食產出補貼,做好物資供應調配,提供有價值的春耕過程防護措施等。

所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不等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春耕工作,是當前疫情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農機行業責任在肩,應做好這個保障者的角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PdinHAB3uTiws8Kc5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