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國共合作形成,1月24日,孫中山先生宣布,成立軍校籌備委員會,開始籌建黃埔軍校,而此事的負責人,便是蔣介石,任務交代下來,蔣介石便想到了自己的同學王伯齡。
王伯齡,江蘇江都人,17歲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與蔣介石成為同學,二人關係要好,後來,又一起被保送到日本深造,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王伯齡與蔣介石一樣,也回來參加革命,巧的是,二次革命失敗後,這二人又都返回日本,而且二人學的還都是炮兵科。
王伯齡本身也是同盟會老人,當然有資格參與黃埔軍校的籌備,後來,在王伯齡的建議下,蔣介石又電召何應欽,讓何應欽來幫自己。
在黃埔籌劃階段,王伯齡出力不少,但王伯齡一沒看清黃埔軍校的「戰略意義」,二對教學沒多大興趣,整日花天酒地,很多時候,蔣介石都找不到他人,這便給了何應欽機會,漸漸的,蔣介石越來越重視何應欽,王伯齡失去當黃埔軍校二把手的機會。
雖然王伯齡能力不咋地,但蔣介石還是很看著他,真正讓蔣介石把王伯齡打入冷宮的,是王伯齡的兩次臨陣脫逃。
1925年,陳炯明叛變革命,兵分三路開始攻打廣州,黃埔軍校首次參戰,何應欽率領教導第一團,王伯齡率領教導團第二團,這次參戰,對蔣介石是一次考驗。
攻打淡水城時,何應欽的第一團首當其衝,拂曉進攻,正午便拿下淡水城,可謂大獲全勝,全殲守軍一個旅,繳槍千餘支。
而作為預備隊的二團,則在城外與趕來的援軍遭遇,戰鬥一打響,王伯齡便臨陣逃脫,第二團很快便敗下陣來,幸虧何應欽派第二營營長劉峙全營出城反擊,這才擊敗敵軍。
這一戰,何應欽一戰成名,而王伯齡卻被嚇破了膽子,可蔣介石,不僅沒有懲罰他,反而,升他做了第一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要知道,這可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可見,蔣介石對王伯齡,還是很包容的。
但很快,王伯齡又在一次讓蔣介石失望了。
1927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很快便打到武昌,這次,王伯齡急於表現,不聽葉劍英等人意見,執意攻城,結果被孫傳芳來了個兩面包圍,部隊損失慘重,王伯齡在一次臨陣脫逃。
王伯齡這次逃跑,影響極其惡劣,就連蔣介石,也無法捂住這件事,無奈之下,將王伯齡撤職,從這件事,蔣介石也看出,王伯齡不是帶兵打戰的料子,讓王伯齡轉成了文職。
而被撤職的王伯齡,也不生氣,反而在1928年的時候,拜追隨印光大師皈依佛教,要知道,此事的王伯齡,才39歲而已。
1936年,王伯齡宣布辭職,真正出家為僧,這年王伯齡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