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尋甸仁德街道月秀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共同共融發展

2020-03-30     中國縣域經濟報

雲南省尋甸縣仁德街道月秀社區,位於尋甸縣城中心,轄國土面積1.9 平方公里,有10個居民組、30個住宅小區、38家企事業單位,居民4573戶13719人,是尋甸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社區。近年來,月秀社區黨總支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核心,貫徹服務暖民、關愛親民、宜居聚民、文化育民、和諧安民的「五民服務」理念,探索積極社區治理新方法,健全網格管理新機制,成立黨建聯盟、樓宇聯盟、服務聯盟,推行「三清單一機制」,形成了共駐共建、互聯互動、資源共享、秩序共管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組織引領,夯實戰鬥堡壘。打造「五位一體」五級聯動組織體系,即「黨總支—黨支部—居民小組—網格(片區)—樓長」五級模式,實行「網格化」管理,整合轄區服務資源,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城市黨建工作中的核心領導作用。一是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把黨組織向庭院、樓棟、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延伸,將社區劃分為20個網格責任區,按網格責任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根據網格化黨建工作需要,加強資源配置和力量配備,安排黨支部班子成員、黨小組長和離退休黨員等骨幹力量擔任網格員,凝聚駐區「兩代表一委員」和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力量,實現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二是整合資源,一站式服務。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集中式辦理,實現黨建、民政、計生、勞動保障等「一條龍」服務,將群眾辦件時間縮短了近30%。三是搭建平台,一條龍幫扶。全面搭建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兒童的社區關愛平台和面向失業人員的社區再就業服務平台,免費為居民提供健康體檢410人次;開展環保、關愛老人等志願服務9次;累計救助各類特困家庭戶300餘戶,救助資金1萬餘元,救助大米5000餘公斤,解決了20多名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為65歲以上老人辦理超齡養老保險。落實網格責任制度,大幅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整合資源,提升服務質量。建立「三個聯盟」,採取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和「兩代表一委員」聯繫基層機制的「三清單一機制」 ,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建立共學、共享、共建、共聯、共商、共創工作機制,明確轄區內各單位在社區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城市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的職責和任務,實現各企事業單位資源和社區資源共用共享、互利互惠。一是成立黨建聯盟。與轄區內7家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聯合成立黨建聯盟,推行黨建資源共享、基礎設施共用、黨員管理「雙報到、雙評議」制度,建立起同學習、共謀劃、走基層、結對子、強服務的工作機制,破解黨員管理難的問題。二是成立樓宇聯盟。與4家物業公司成立樓宇聯盟,解決小區管理混亂的問題。三是成立服務聯盟。與轄區具有社會服務功能和可提供公共服務場地的6家企事業單位成立服務聯盟,整合人力、物力、財力和各類社會資源向群眾提供便民服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組建志願者服務隊,根據社區居民的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平台搭建以來,成員單位聯合開展活動30餘次,包括疫情防控、黨員教育培訓、義診、文藝匯演、節日慰問、掃黑除惡宣傳、法律諮詢等活動,受眾5000餘人,群眾反響良好。真正實現了變社區「獨唱」為大家「合唱」,實現人力、物力、財力、場地等資源最大化利用。

搭建平台,全面融合發展。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充分發揮駐區單位、在職黨員、社會組織在社區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不斷完善社區黨總支引領、各類組織協同、公眾廣泛參與的社區共治機制。深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廣社區黨建聯盟主導的決策聽證會、矛盾協調會、政務評議會等制度,使之成為黨組織支持社區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制度平台。從功能上完善為民服務中心建設,建成占地45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黨建聯合體等活動場所,具體落實基層黨建工作項目。積極組織、協調、聯絡、服務、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努力把為民服務中心打造成黨在社會基層的「五大平台」,即:黨建活動平台、教育培訓平台、形象展示平台、資源整合平台和服務群眾平台。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手機微信等新興傳媒手段,採取網上調查、網絡問政、網絡論壇等形式,凝聚虛擬社會力量,了解網民思想動態,引領網絡輿情方向,提高黨的群眾工作水平和社會治理水平。

黨群共建,推動共治共享。社區黨總支推行「黨建帶團建」,以黨建為引領實施工青婦共建,推進實施「七彩」工程,「婦女之家」、「職工之家」建設,帶動工會、共青團、婦聯規範化創建。開展「法律法規知識講座」、中老年人「健康講座」、「道德講堂」、「民族宗教政策宣講」等,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組建「雲嶺先鋒」志願者、環保志願者兩支隊伍,通過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深入宣傳《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遊等知識。制定社區文明公約,大力倡導簡約適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市民做遵紀守法、明禮誠信的合格公民。

建章立制,規範體系管理。建立共駐共建「雙諾雙評」機制,年初,駐社區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總支簽訂共駐共建《雙向服務承諾書》,向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群眾作出公開承諾,每季度召開1次黨建聯席會議,所屬各黨組織遵守聯席會議制度及有關規定,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實行「難題聯解、陣地聯建、教育聯抓」。同時,社區黨建聯盟指定專人負責與各單位之間的聯繫,及時通報情況,溝通信息,協調日常事務工作,並積極完成會議安排的各項任務。遇有重要問題或突發事件,即時召集聯席會議。自各項制度推行以來,黨建聯盟成員單位聯合解決了40餘項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利用夜晚「兩館」中心閒置的地下車庫,為馨苑花園居民提供300餘個停車位,解決夜晚停車難問題,尋甸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定期免費為婦女兒童進行體檢,尋甸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定期開展燃氣管道檢修服務等,極大的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受群眾好評。

通過建立 「三個聯盟」,構建了區域化黨建體系,「三張清單」架起了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連心橋」,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一是開闢了城市社區一體化黨建新路徑。通過建立「大體系」、「小網格」,理順了轄區內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關係,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縱向領導、橫向協調的能力,實現了社區黨建由垂直管理向區域整合的轉變,構建了無縫隙、全覆蓋的社區管理新體系。二是搭建了社區黨員教育管理新平台。通過黨員承諾踐諾、在職黨員「雙重管理」等,進一步深化了在職黨員「雙報到」,強化了黨員日常管理,有效激發了轄區黨員隊伍整體活力。三是提升了社區建設的新水平。社區黨組織整合轄區黨組織黨建、服務、文化、人才等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事,提升服務水平。同時,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充分發揮,提升了社區的綜合服務能力,增強了社區黨員和居民的歸屬感、自豪感。

在街道黨工委的關心支持下和社區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月秀社區黨建水平、治理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先後獲得國家「無邪教示範社區」、「地震安全示範社區」,雲南省「文明交通示範社區」、「科普示範社區」、「綠色社區」,昆明市「基層黨建示範社區」、「充分就業社區」、「衛生社區」、「最美志願服務社區」、「青年文明社區」、「五好社區」、「零家庭暴力示範社區」,尋甸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FbNLnEBnkjnB-0zIi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