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魚台縣不斷深化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培養工程,結合推行村級黨組織黨建專員制度、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四雁」行動等工作,積極構建「十百千」人才「3456」鏈條培育機制,通過嚴格選拔、加強鍛鍊、強化考核和重點選用,著力把「十百千」人才培養成黨建專員、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把黨建專員、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培養成村主職幹部,形成了「每村約十名、每鎮街上百名、全縣三千餘名」的村級後備幹部儲備規模,有力地加強了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3項程序」嚴把質量關口。明確「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黨建業務熟、工作熱情高、作風紀律優」五項基本條件,嚴格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審查公示3項程序,通過從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復轉軍人、大學生村官等群體的優秀中青年中選拔和從外出農村優秀人才、在外流動黨員中回引兩種途徑,全縣共培育儲備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3711名。一是民主推薦。以村為單位,採取鼓勵優秀人才自薦、發動黨員或群眾代表舉薦和村黨支部、村委會擇優推薦等方式,初步篩選確定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推薦對象。二是組織考察。各鎮街黨(工)委成立考察組,採取組織測評、入戶調查、個別談話、面試考察等方式,對「十百千」人才推薦對象人選進行全面考察,根據考察結果,召開黨(工)委會研究確定各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候選對象。三是審查公示。各鎮街黨(工)委對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候選對象進行資格審查,徵求紀檢、綜治、信訪、計生等方面的意見,確定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初步人選名單,並將名單分別在鎮街、村顯要位置進行不少於3天的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各鎮街黨(工)委納入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信息管理庫進行管理,並報縣委組織部備案。
「4項措施」加強實踐鍛鍊。通過分級集中培訓、崗位鍛鍊培養、導師結對幫帶、參與重點工作等措施,引導「十百千」人才參與村級事務的決策管理,不斷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一是分級集中培訓。各鎮街黨(工)委制定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培訓方案,每年對「十百千」人才至少集中輪訓一次,每次培訓時間不少於1天;縣委定期舉辦優秀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示範培訓班,重點培訓政策法規、集體經濟發展、信訪調解和黨務知識等內容。2017年以來,全縣累計開展「十百千」人才專題培訓40餘次,累計培訓人次1.5萬餘人,有效提升了「十百千」人才的政治理論素質和為民服務本領。二是崗位鍛鍊培養。根據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個人特點和專長,安排到不同服務崗位進行實踐鍛鍊,掛職村黨支部副書記、黨支部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等職務,或者擔任村團支部書記、副書記或婦代會主任等,協助村「兩委」做好日常走訪、政策宣傳、志願服務、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表現優秀的,按程序選聘為村級黨組織黨建專員;鎮街黨(工)委定期遴選優秀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到鎮黨建辦、扶貧辦等相關站所進行崗位鍛鍊。截至目前,全縣3711名「十百千」人才中,累計掛職或擔任村內職務的2000餘人,被選聘為村級黨建專員100餘人,到鎮街站所鍛鍊900餘人。三是導師結對幫帶。每名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由一名鎮街機關幹部、一名村幹部進行「二幫一」傳幫帶,傳授農村工作經驗,引導參與村內重點工作;「十百千」人才每季度向結對幫帶人彙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全縣共計3000餘名鎮村幹部參與到幫帶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十百千」人才服務群眾工作能力。四是參與重點工作。根據村級工作需要,組織「十百千」人才列席村「兩委」班子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參與脫貧攻堅、發展集體經濟、美麗鄉村建設等村內重點工作,引導「十百千」人才中的種養大戶、致富能人結對幫扶貧困群眾,參與集體經濟項目建設,發揮其在帶頭致富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帶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唐馬鎮後付村「十百千」人才龔華麗,積極參與村內多肉植物種植、經營集體經濟項目,積極通過微信、微店等線上網絡擴寬銷售渠道,幫助村集體增收5萬餘元。
「5項機制」強化考核管理。一是全程記實。以鎮街為單位,建立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個人檔案,將後備人才基本情況、專業特長、培養鍛鍊、學習培訓、年度考核等情況記入全程記實表。二是開展談心談話。鎮街黨(工)委結合集中培訓工作,每年對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進行一次集體談話,提出具體要求;鎮、村幫帶幹部定期與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談心交流,了解其思想和工作情況,幫助提高思想覺悟和業務素質。三是定期進行考核。各村黨支部負責對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進行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村黨支部主持召集黨員和群眾代表,對「十百千」人才的德、能、勤、績、廉狀況和現實表現進行民主測評。四是綜合評定。各鎮街黨(工)委堅持「優秀比例一般不超過20%」的原則,結合測評結果和全程記實記錄情況,按照「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對「十百千」人才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意見,作為後備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據。五是實行「一票否決」。明確規定「十百千」人才具有「工作不積極主動,拒不完成分配任務的」等5中情形之一的,直接確定為不合格等次。
「6項優先」健全選用機制。一是發展黨員「三優先」。將發展黨員工作與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年度考核被評定為優秀等次、符合條件的後備人才,優先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優先發展為預備黨員、優先發展為正式黨員。截至目前,全縣3711名「十百千」人才中,661名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97名被列為黨員發展對象,11名已發展入黨。二是優選選聘為村級黨組織黨建專員。對表現優秀、熟悉黨務工作的「十百千」人才,優先選聘為村級黨組織黨建專員,特別優秀的可跨村兼職。目前,全縣已有百餘名後備人才被選聘為村級黨組織黨建專員。三是優先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庫。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村級組織「十百千」人才優先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庫,進行重點培養。四是優先推薦擔任村「兩委」幹部。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十百千」人才進行適時使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時,優先推薦作為候選人按程序依法參與競選;村幹部崗位出現空缺時,空缺職位的擬任人選優先從在後備人才中推選。2017年以來,全縣共有300餘名「十百千」人才被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庫;413名「十百千」人才進入村幹部隊伍,其中31人擔任村主職幹部。(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孔祥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