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重慶,就想起它那魔幻般的地形和建築,高低起伏,直上直下,房頂都可以建道路,輕軌都可以穿過樓房,還有兩江交匯的奇特景象,最重要的是吃不完的美食。
重慶最為一個山城,山珍美味自然少不了,火鍋、串串、江湖菜等等,讓人流連忘返。
但是重慶最為一個山城,遠離大海,卻對一種海魚情有獨鍾,你們知道是什麼魚嗎?
在重慶吃火鍋,不管哪一家火鍋店,菜單上都會有「耗兒魚」,而且還是服務員推薦 必點的一種火鍋涮菜。那麼它到底是什麼魚,重慶人為什麼喜歡吃這種魚呢?
耗兒魚也叫「扒皮魚」,是一種正宗的海魚,遠離重慶,生長於大海里的一種魚。但是卻出現在重慶人的餐桌上,不免讓人感到好奇.
耗兒魚之所以叫做扒皮魚,是因為這種魚通常是扒皮後才能吃的,而且市面上這種魚通常是「沒頭沒皮」的,即使重慶人很喜歡吃,也很少有人見過它的真身。
耗兒魚的真實形態是這樣的,頭尖身子短,表皮比較硬,摸起來有磨砂的質感,所以魚皮通常不吃。但是魚肉十分鮮嫩,魚肉和蒜瓣一樣,吃的時候會形成一瓣一瓣的。
它的學名叫做馬面魨,也可以叫馬面魚,有好幾個品種,但是形態都差不多。魚肉長得像馬面,長長的,剝皮後又像「耗子」,所以重慶人稱之為「耗兒魚」。
重慶人之所以喜歡吃耗兒魚,有兩點原因:
1、在上世紀,物流和冷藏保鮮技術不發達,其他海魚運送到內陸地區,不僅難度大,價格也比較昂貴。而耗兒魚就有優勢了,去皮去頭之後,耗兒魚容易保存,運送方便,便成為重慶人唯一的選擇了。
2、那時候耗兒魚價格便宜,烹飪難度低,腥味不大,對於重慶人來說,是很好的一種選擇。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一種習慣,耗兒魚便成為重慶人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吃火鍋時必點的一種食材。
耗兒魚的個頭有大有小,小的就一個拇指大,大一點的有巴掌大。不管大小,它的魚肉都十分鮮嫩,除了涮火鍋,還有很多做法,比如水煮耗兒魚、紅燒耗兒魚、干燒耗兒魚、泡椒耗兒魚等等。
但是現在的耗兒魚好像不便宜了,幾十塊錢一斤,比豬肉還要貴,即使貴,重慶人還是喜歡吃,對它情有獨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7ZczXMBURTf-Dn5ot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