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最大的謊言就是「孩子快樂就好。」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快樂和輕鬆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一直以孩子的意願為先。所謂的尊重是有前提的,如果任由孩子予取予求的話,家長就會失去管教的邊界。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沒有自覺,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覺。小孩子就像個小動物,是一個感性的情緒化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意志力。
教育孩子如果一直寵著、哄著、慣著,那他以後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一味的崇尚「快樂教育」,孩子不想學也不去管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他們有足夠的條件讓孩子起點就高。
所謂的「孩子不成功也沒關係」,家長手上的資源是不是足以承受孩子的失敗呢?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理想化的未來。
為人父母不能活在童話中,更不能給孩子製造童話的世界,教育越寬鬆孩子就越受罪。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是健康快樂的,也沒有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如果健康快樂和優秀成功能夠二選一的話,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前者。
但是現在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實力不夠,能力不足就會被淘汰,正如馬雲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的發言:「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會那麼就等著被社會淘汰吧。如果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拚命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你卻讓自己的孩子慢慢來,給孩子寬鬆的教育,在這個連機器人都和人競爭的社會中,如何讓孩子在今後的社會中立足呢?
如果孩子能力平庸,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就不會強,只會在社會上屢屢碰釘子。這是一個優勝略汰適者生存的年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孩子需要足夠優秀將來才能夠活的更自由。
父母未必能夠保證孩子將來都成功,但是卻有能力讓他們成為一個成熟獨立的大人,只有足夠優秀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擁有對未來的選擇權。
想要孩子將來長大能夠體驗自由的生活,現在就要努力,這個過程中孩子未必全部都會出於自願,需要的就是家長的監督和教導。教育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成就每個人的未來,讓孩子知道努力奮鬥的意義,懂得對自己狠一些。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你碌碌無為,而是你安慰自己平凡可貴,最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更努力。
為人父母要明白,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就是在學習上放任他們自由,要讓孩子知道人外有人,甚至比你優秀的人還更努力,鼓勵孩子不要放棄,足夠努力才能足夠幸運獲得想要的未來。
現在逼孩子一把,他將來會感激父母一輩子《家有兒女》中有這樣一幕,劉星抱怨自己什麼都不會,抱怨父母沒有強迫自己學點什麼,劉星的媽媽是這樣說的:「小時候給你報這個班那個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呀。」劉星反問:「我不願意學,您就不讓我學呀,那個時候我還小不懂事,您也不懂事嗎?」
孩子小時候未必會懂父母的苦心,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讓他們長大之後埋怨父母沒有「狠心」,父母也不希望自己在未來因為孩子的不如意而內疚,為什麼當初沒有讓孩子好好努力。
就像周杰倫那首《聽媽媽的話》一樣,他童年的經歷其實並不罕見,四歲開始練琴,別人都在看漫畫,他卻只能坐在鋼琴前,被媽媽拿著藤條盯著練琴。他雖然成績不好,學歷也不高,但就是因為媽媽的嚴格要求,讓他們在音樂上有了今天的成就,成為華語樂壇上的傳奇。
也正是因為有媽媽當年的狠心,才換來了今天他對母親的感激而創做出來的這首歌。有的時候父母的「狠心」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為了孩子著想,小的時候父母要懂得替孩子做出選擇,今後的路怎麼走可以等孩子長大之後讓他們自己來做決定,但是早期,放任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整天都活在快樂卻不努力的生活中,其實是對孩子教育的不負責任。
在該「狠」的時候,狠一點,這樣才能讓孩子進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沒有父母是真正狠心讓孩子吃苦的,不然世間也不會有那麼多因為寵溺孩子而出現的案例了。但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里也練不出千軍萬馬,有的時候該捨得還是要捨得。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捨得對孩子狠心,狠心能夠成就有教養的孩子,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是非不分太過寵溺的熊父母,孩子還小父母可不小,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犯錯,父母也不知道嗎?自以為保護好孩子就是縱容他們的一切行為,那麼終有一天社會會好好教育孩子的。
心狠一點才能讓孩子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孩子最懂得看臉色,因為一時心軟給了孩子錯誤的暗示,到頭來終究會害了孩子,狠心才能成就懂得自律的孩子。
看上去令人稱羨的孩子背後,都有「狠心」的父母教他們,自律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最好方法,很多人覺得有些家長的規矩太嚴苛,但真正要做的不是照搬照抄別人的父母怎麼管教孩子,而是要懂得適時對孩子狠心一點,才能夠讓孩子在人生的最開始教會他們自律和自持。
孩子都是有惰性的,隨隨便便放養一味崇尚快樂教育,只會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走向下坡路,心太軟的父母培養不出自律優秀的孩子,狠心才能成就堅持的孩子,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每個才藝優秀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是被父母逼出來的,沒有孩子喜歡吃苦,無數次的反覆練習會讓孩子對喜歡的興趣厭惡,可只有跨過那個坎,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堅持的意義是什麼,只有孩子懂得怎麼樣去堅持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才能進步。
世上千萬事,不管喜不喜歡,只要能堅持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別因為孩子的一聲哭鬧,一句抱怨就心軟,堅持的道路總是難走的,父母的心硬一些,孩子未來的路才能好走一些,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變得優秀,設想的結局再好也要走一走艱難的減持之路。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一個有教養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經常糾正他所有沒有禮貌的行為,一個懂自律的孩子是父母在背後狠心要求他達到規定的全部目標,一個能堅持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狠心逼迫他完成自己不喜歡的事,別讓孩子因為你的心太軟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