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等多單位合作,發現鉀鹽可減少45萬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

2020-04-24   愛科學愛自然

在中國,鈉的攝入量很高(平均每天4.1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上限的兩倍以上),中國35-75歲的人口中有近一半(45%)患有高血壓。2015年,據估計,中國每年與收縮壓升高相關的死亡人數為230萬人,比1990年增加了89%。鈉攝入量過高(> 2 g /天)被認為可導致在中國七分之一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這種疾病在7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幾乎有30%的致命性中風歸因於鈉的高攝入量。因此,減少膳食攝入的一項有前途的策略是用較低的鈉鹽替代品代替飲食鹽(氯化鈉),其中氯化鈉部分用非鈉替代品代替。然而,在中國,富含鉀的鹽替代品替代任意膳食鹽的總體潛在效果尚未量化。

2020年4月22日,北京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多單位合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 在線發表題為「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目的是評估中國全國範圍內用富含鉀的鹽替代品(20%至30%的氯化鉀)代替隨意鹽(在餐桌上或在烹飪過程中使用的氯化鈉)對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在中國全國範圍內實施富鉀鹽替代可以預防每年約461000死於心血管疾病,相當於中國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11.0%。干預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鉀血症相關的估計死亡人數增加11 000。凈效應將使全體人群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減少約450 000,而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的死亡率則減少約21000人。在確定性敏感性分析中,隨著關鍵模型輸入和假設的變化,凈收益在總人口和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個體中是一致的。

總而言之,據估計,在中國全國範圍內富含鉀的鹽替代品可帶來可觀的凈收益,可預防整個心血管疾病中約九分之一的死亡。考慮到高鉀血症的風險,據估計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可獲得可觀的凈收益。



在中國,鈉的攝入量很高(平均每天4.1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上限的兩倍以上),中國35-75歲的人口中有近一半(45%)患有高血壓。2015年,據估計,中國每年與收縮壓升高相關的死亡人數為230萬人,比1990年增加了89%。鈉攝入量過高(> 2 g /天)被認為可導致在中國七分之一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這種疾病在7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幾乎有30%的致命性中風歸因於鈉的高攝入量。


在中國家庭中,膳食鈉的最大貢獻是可食用鹽(即餐桌上或烹飪時使用的鹽),在2015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中占鈉攝入量的70%。因此,減少膳食攝入的一項有前途的策略是用較低的鈉鹽替代品代替飲食鹽(氯化鈉),其中氯化鈉部分用非鈉替代品代替。在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中,與標準鹽(100%氯化鈉)相比,富鉀鹽替代品(25-67%氯化鉀)可將平均收縮壓降低5 mm Hg,舒張壓降低2 mm Hg 。在另外進行的一項隨機試驗中,富含鉀的鹽替代品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降低相關。這些發現引起了人們對於使用富含鉀的鹽替代品作為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以減少與疾病相關的疾病的興趣。然而,在中國,富含鉀的鹽替代品替代任意膳食鹽的總體潛在效果尚未量化。


有人擔心,富含鉀的鹽替代品可能會增加患有晚期慢性腎臟病的人發生臨床上重要的高鉀血症的風險,從而增加突發性心臟死亡的風險。建議在中國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限制飲食中的鉀,避免攝入富含鉀的鹽。


該研究的目的是評估中國全國範圍內用富含鉀的鹽替代品(20%至30%的氯化鉀)代替隨意鹽(在餐桌上或在烹飪過程中使用的氯化鈉)對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在中國全國範圍內實施富鉀鹽替代可以預防每年約461000死於心血管疾病,相當於中國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11.0%。干預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鉀血症相關的估計死亡人數增加11 000。凈效應將使全體人群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減少約450 000,而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的死亡率則減少約21000人。在確定性敏感性分析中,隨著關鍵模型輸入和假設的變化,凈收益在總人口和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個體中是一致的。


總而言之,據估計,在中國全國範圍內富含鉀的鹽替代品可帶來可觀的凈收益,可預防整個心血管疾病中約九分之一的死亡。考慮到高鉀血症的風險,據估計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可獲得可觀的凈收益。


參考消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9/bmj.m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