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的地方,是很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拍照地點。正所謂無逆光不攝影,拍出充滿美感和故事感的逆光照也是攝影師追逐的目標,那麼到底怎麼拍攝逆光照呢?
1.選擇拍攝時間
其實拍攝逆光照,無論光線強弱都能夠進行拍攝,但是在強光條件下,物體往往具備更加透亮的質感。特別是在拍樹葉、花卉等植物。要注意的是強光不適宜拍攝人物照,拍攝靜物確實非常好的選擇。
Photo by 人質
早晚的光線相對較弱,但可塑性卻更強,早晚斜射的角度更加利於逆光效果的表現。柔和光線會讓畫面更加溫和,配合大光圈拍出來就像油畫一般。
Photo by 慕德平
早晚的光線適用於大多數題材,在人物攝影時效果尤其突出。
Photo by 李寧
2.選擇拍攝題材
逆光拍攝往往容易出片,尤其是拍攝花花草草。但是拍植物也需要進行一定的篩選。一般來說毛絨絨的主題,更容易拍出好看的逆光效果。
比如狗尾巴草,很多人都喜歡將狗尾巴草作為拍攝對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它更能表現陽光的質感。因為它毛茸茸的尾巴在逆光下會變得金色發亮,就像一個小燈泡。
毛茸茸的部分會變成金色,剩下的莖幹則顯得透亮
毛絨絨的植物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Photo by 白色夏天
另外那些有線條感的拍攝對象,也同樣適合光影的表現。
Photo by 凡夫俗子
總之選對了拍攝題材,出片率就會大大增加。
3.展現細微之美
逆光可以突出背景的質感,表現出細微之美。滴滴散落的露珠在大光圈的虛化效果下呈現出夢幻感十足的光斑。
Photo by 白色夏天
通過色彩和逆光的光斑效果來體現露珠的質感。
Photo by 白色夏天
逆光更適合用大光圈來展現光斑效果。
4.烘托氣氛
在逆光的條件下,通過設置色溫和白平衡飄逸等方法,可以有效增強畫面的冷暖對比。
為了省去後期的麻煩,我們在拍攝時提前將白平衡設置好。K值越高,畫面就越暖,相反K值越低,畫面就會越冷。拍攝時,多嘗試利用白平衡來來改變畫面的影調。
Photo by 黃麗華
5.引導視線
逆光能壓暗環境,所以只要對畫面較亮的地方進行測光,就可以簡化畫面、突出主體。
Photo by meiZ
6.不要忽略剪影
逆光拍攝的光比往往非常大,所以很適合拍攝剪影效果。如果自動模式對不上焦,可以嘗試進行手動對焦,將焦點對準主體的同時,引導主體擺出肢體動作,畫面會更具感染力。
Photo by 劉溪鍾
Photo by 老兵
7.嘗試拍特寫
在落日時分,用長焦拍攝太陽的大特寫,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總能溫暖人心。
Photo by 趙廣亮
8.霧氣的拍攝
對天空較亮的地方測光,在後期通可以過強化陰影突出光線。
Photo by 百年孤獨
Photo by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