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深化改革創新推進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持續發展

2019-09-30     手機太空網

《衛星應用》與您一起共慶偉大祖國70周年華誕!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簡稱「空間院」)作為「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肩負著新時代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發展空間事業的歷史使命,將加快向世界一流宇航企業邁進步伐。航天技術應用產業作為空間院兩大主業之一,經過近年的發展,已歸核聚焦到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空間生物、節能環保四個重點業務領域,產業規模顯著提升,產業收入從2008 年的30 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47 億元,正逐漸成為推動空間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回顧空間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歷程,離不開頂層的規劃布局,也離不開持續的探索、創新與實踐,下面主要對近年來產業在體制機制創新、謀劃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舉措、產業區域布局等三個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梳理,總結髮展經驗,為更好地開創產業發展新局面、建設世界一流宇航企業提供支撐。

一、體制機制創新

國有企業改革正不斷向縱深推進,國家先後出台了「1+N」多項政策文件,包括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環境等八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改革目標和舉措。空間院在推動所屬公司進行改革創新方面起步較早,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經驗。

1. 中長期激勵

空間院所屬公司中,有多家實施了員工持股,充分調動核心骨幹員工主動性、積極性,實現公司與員工共同發展,其中發展較好的包括康拓紅外、東方紅生物、天津中為等公司。還有一些公司在實施員工持股後,發展水平、經營情況未能達到預期。可以看出,員工持股並非包治百病的「萬能良藥」,其推廣實施要與公司的發展階段、經營團隊情況相結合,不能搞「一刀切」。

除開展員工持股外,空間院還積極嘗試多元化的激勵方式。

2011年

航天恆星作為國資委首批企業開展了崗位分紅權的試點,對核心骨幹員工進行激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16年

空間院開展了包括崗位分紅權、超額利潤獎等中長期激勵方案的試點工作,選取了恆星實業、星達科技分別開展崗位分紅權、超額利潤獎激勵方式;

2018年

空間院又在3 家軍品科研生產單位、1 家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公司開展中長期激勵試點工作,分別採取科技成果轉化、崗位分紅權、超額利潤獎等激勵辦法。此外,空間院還設立了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功勳獎和創新獎。以上激勵方式和手段的運用,充分調動了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隊伍幹事創業的熱情,為產業的發展匯聚了人才。

在開展內部員工激勵的同時,空間院積極探索嘗試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市場化選聘方式,引進企業亟需的市場、管理等人才,先後在神舟生物、恆星空間、航天智慧等公司引入了職業經理人。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首先要考慮的是文化的融合,職業經理人要在企業發展願景、企業文化、價值體系認同方面與企業保持一致,帶領企業持續發展。

2. 技術成果轉化

為促進航天優勢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12 年,空間院在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內設立首個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孵化資金,到目前已連續6 年,每年投入3000 萬元支持院內所(廠)、公司的技術孵化創新,共孵化支持59 個項目,空間院累計支持經費近1.78 億元,帶動所(廠)、公司配套2.35 億元,合計約4.13 億元。

除孵化項目外,為有效盤活體制內的無形資產,空間院積極推動和鼓勵所(廠)、公司以智慧財產權作價出資入股的方式,與合作方共同成立公司,開展相關業務,例如航天恆星以信息採集技術、一體化無線傳感技術等無形資產出資,與嘉興市政府投資機構共同成立公司,依託嘉興港區,開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提供智慧化工園區整體解決方案,使航天技術不斷向國民經濟建設領域輻射滲透,服務於國家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3. 法人治理

國家領導人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按照兩個「一以貫之」要求,空間院堅持黨的領導和公司法人治理緊密融合,完成《公司制企業貫徹兩個「一以貫之」要求改革試點方案》的制定,並推動實施董事長、黨委書記、法定代表人由一人擔任,已在航天恆星、航天東方紅公司開展試點。此外,空間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公司的「三會一層」建設,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機制,通過修訂董事、監事管理辦法,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席位構成、董監事任職資格;出台公司法人治理操作指引,為董事、監事提供履職的基本工具和要求,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4. 產融結合

加強產業與資本的結合,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實現新跨越的必經之路,空間院一直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近十年來,產業發展累計從外部獲得股權資金支持32 億元,對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舉措

近年,空間院持續推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歸核聚焦,不斷強化院頂層戰略謀劃對產業發展的指導作用,通過戰略管理委員會專題研討等形式,進一步梳理產業發展思路,圍繞高質量發展,明確了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空間生物、節能環保四個業務領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並且每個領域均啟動實施了切實可行的重要舉措,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衛星應用領域,按照集團公司第七次工作會提出的「發展天地一體化衛星綜合應用信息系統業務,為軍民商各類用戶提供專業化綜合服務」要求,空間院通過成立衛星應用總體部,在集團公司和院層面統籌衛星應用資源,從頂層牽引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打造系統級大項目,提升衛星應用核心競爭力與產業主導力;以強軍為首責,瞄準衛星應用增量市場,創新商業模式,代表航天打造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優勢,為軍、民、商各類用戶提供天地一體化衛星綜合信息服務系統解決方案。積極布局智慧城市產業,以航天智慧公司為主體打造智慧產業發展平台,抓住與中航油合作契機,實施了中航油安全運營遠程監控平台(一期)、北京新機場配套供油工程智能化系統等標杆工程,以及浙江省湖州市四縣兩區社會綜合治理數據平台項目,實現社會綜合治理項目的可推廣、可複製。

在智能裝備領域,空間院2017 年11 月啟動了康拓紅外重大資產重組工作,以重組後的康拓紅外上市公司作為發展主體平台,依託院內相關研究所在控制方面的專業技術實力,把握國家推動「中國製造2025」戰略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契機,明確以鐵路行業與核工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融投並舉,後續向其他特種行業應用拓展,快速做強做大智能裝備業務領域,將康拓紅外打造為集團公司智能裝備板塊旗艦企業。通過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空間院探索了事業單位在整體轉企前的改革路徑,是空間院改革發展和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實踐,為後續開展相關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空間生物領域,充分發揮空間院在航天搭載方面的獨特優勢,緊緊把握與華潤集團合作重要戰略契機,藉助其資金、管理和市場優勢,以重組後的航天生物為發展主體平台,大力發展空間生物實驗服務、生物原料藥、生物保健品等重點業務,構建國家級空間生物創新平台,助力國家生物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發展。

在節能環保領域,發揮以真空鍍膜、機電一體化、熱控為代表的技術優勢,把握國家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契機,聯合重點行業用戶,將太陽能光熱、高效集成冷熱源系統、熱控產品等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太陽能光熱業務將通過加強與大唐新能源、中船新能源等能源類企業的合作,綁定用戶資源,實現產品的銷售和業務拓展。

此外,空間院還積極推動航天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把握與萬達影視、中國科技館的合作契機,拓展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產業區域布局

無論是體制機制創新,構建現代企業制度,還是歸核聚焦,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最終的落腳點都是要實現航天產業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空間院充分發揮建院50 餘年積累的航天優勢技術和人才智力資源,積極投身區域發展,支持地方建設,目前,空間院在全國已設立各類機構上百家,近五年與地方政府、企業合作開展重要項目300 餘項,涉及智慧城市、精準農業、生態環保、國土普查、社會綜合治理等多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通過進一步梳理產業區域布局,空間院將集中優勢資源,更好地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導向,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加快開創產業發展新空間。

為積極把握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機遇,利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國家政策,自2019年開始,空間院進一步對區域業務發展和機構布局情況進行梳理分析並提出布局建議,聚焦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地區進行重點布局,進一步提升院在各區域的發展能力和水平。在京津冀區域,重點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產業升級轉移、優化區域功能布局,立足北京總部基地,統籌推進天津、河北懷來、雄安新區四地的業務發展。在長三角區域,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優先布局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以浙江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杭州市著力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有利機遇,空間院聯合院內多家單位,通過整合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實現體系化的能力輸出,在杭州市落子布局設立杭州中心,是空間院推動可持續發展、拓展新發展空間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將面向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打造前沿技術創新平台、重點產業孵化中心以及智能裝備研發與集成基地。在珠三角區域,空間院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立足深圳前海「高新技術、文化創意、現代物流、金融業」四大支柱產業和區位優勢,推動院內商業航天、晶片設計與人工智慧、航天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資源在深圳市的布局,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台,以點帶面,不斷提升院在珠三角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參與度,增強院產業發展的後勁和韌勁,打造院新的經濟增長極。

四、結束語

當前,在更加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下,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國企改革的各項工作再次提速,「雙百行動」、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等,這些重要舉措將全力推動國有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指明了方向。航天技術應用產業作為推動空間院發展的重要引擎,將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改革創新發展的重任,為更好地支撐空間院建設世界一流宇航企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衛星應用》2019年09期

《衛星應用》2019年09期

往期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hNohW0BMH2_cNUguz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