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與器重 ‖蔣曉雲

2020-08-06     老家許昌

原標題:拋棄與器重 ‖蔣曉雲

「許昌大儒慕甲榮」連載之13 3

拋棄與器重‖老家許昌

(接上期。欲欣賞「許昌大儒慕甲榮」連載之13 2的精彩內容,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孺子不可教也 ‖蔣曉雲 )

慕甲榮緊緊地握著陳枳的手:「謝謝老先生給晚生如此大的面子!」

張志中已經在書院門口等著了,天色漸黑,仍不見慕甲榮回來,他有些焦急,在書院大門口走來走去,他踢到一個饅頭大小的磚頭塊,彎下腰撿起來扔到了牆角邊,然後掂起掃帚把書院門口打掃了一下,把門口雜亂的木頭攏在一起,他又走到了大門口,這才聽到了馬車的聲音,他一陣驚喜向聲音望去,一定是慕甲榮回來了。

在蒼茫的夜色中,張志中大踏步迎了過去,慕甲榮從馬車上跳下來,張志中朝車篷內瞅,就見禹發達、陳枳和他兩個孫子。

張志中有些不解,他沒想到去請禹發達,怎麼車上還多出一位老者和兩個孩子?慕甲榮看張志中驚疑的樣子,指著他們一一介紹。

張志中一聽二人的名字,雙手抱拳說道:「二位先生的大名如雷貫耳,今得二位先生,此乃梧桐書院和瀟湘書院之幸也!快快有請。我已經吩咐人打掃了房間,安置了床鋪,今天晚上陳枳就住在我的屋內,明天給陳枳老先生安排挨著我的那個房間,記住,要按照我屋內的配備,給他們二位配齊了!」

張志中說著親自為二位搬行李,他高興呀,勁頭很足,時不時還逗逗這小哥倆。小哥倆有些怯生就躲在爺爺身後。

當一切安排妥當後,張志中和慕甲榮商量了一下,決定讓禹發達到梧桐書院,陳枳留在瀟湘書院,他們倆在這方圓百里名聲很響,很快就能成為書院的兩面旗幟。

瀟湘書院按照弟子年齡分為三個階段:十歲之前以蒙學和四書、識字、寫字(硬筆)等為主要教學內容,讓這些初入學的弟子接受蒙學教育。

慕甲榮還讓這一階段的先生經常在一起交流蒙學的教育方法,總結經驗並記錄下來。

針對十歲至十四歲弟子,在讀五經、古文、詩詞的同時,加入了對對子、訓詁、文字學基礎、習字(軟筆)、初等數學等課程。周二四六每天讀十頁《資治通鑑》;十四歲以上的弟子,主要訓練八股文,除此之外就是作詩,還開設了自然科學相關的課程,並開始解經讀史。

慕甲榮投入大量資金,對老師實行獎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加大力度改善辦學條件,雖然生源並不多,書院投入的資金大大超出了收入的部分,但慕甲榮對改善辦學條件的投入沒有絲毫吝嗇。

慕甲榮利用業餘時間,組織老師到省城高校學習,任命陳枳老先生負責教學研究,陳枳果然不負慕甲榮的期望,立即組織書院幾個骨幹老師,搜集到幾次童試、鄉試、縣試、會試和殿試考試的試卷,對試卷認真分析,歸類,並針對類型題對弟子進行強化訓練,隔一個月就要對每個弟子進行階段總結和反思。

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弟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文章,慕甲榮每隔一個月,都要組織這些老師對這段時間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反思,並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有一個叫程煥采的在班裡成績最差,對這樣的訓練他有些吃不消,也因此失去了信心。這時,陳枳提出來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弟子進行差異性輔導,即分作快慢班,並舉出程煥采的例子來讓大家發表意見。

慕甲榮聽了大家的不同分析,決定嘗試一下。陳枳要照顧兩個孫子,提出來帶基礎有些差的弟子,慕甲榮答應了他的請求,有幾個年輕的老師就在背後議論慕甲榮不會用人,陳枳可是書院一流的教師,讓他去教基礎差的班級,豈不是大材小用嗎?面對他們的質疑慕甲榮默不作聲,也不予解釋。

程煥采被調到了新的班級,班裡都是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弟子。陳枳稱他們班為基礎班。

程煥采看到班級里都是一些成績較差、調皮的弟子,心裡一下子不能接受,認為是書院要拋棄他們,他感覺無地自容,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正在難堪之際,慕甲榮和陳枳來到了書屋,其實慕甲榮也正是擔心有些同學想不開,他想過來開導開導。站在講台上,他掃視了一圈,看到他們一個個低垂著腦袋悶聲悶氣,就知道了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慕甲榮對著同學們大聲說道:「同學們,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麼,是不是在想學院要放棄你們而不管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學院將安排最好的老師來教你們。基礎班就是先打好基礎,然後才能趕超先進,你們千萬可不要有自卑的念頭,其實你們中間很多弟子恰恰是我很器重、很賞識的,田翔宇非常聰明,我聽說三年前就開始到父親的藥鋪幫忙了,算盤打得嘩嘩響,從沒有出過一次錯……」

(我兒子就不是讀書的命,連你們都把他們這些差的弟子挑出來,他們還有什麼前途呀,這不是放棄他們嗎?…… 精彩故事,明天繼續。

為此,鍾愛許昌文化的我們,於2016年1月申請成立了志在宣傳許昌文化的微信公眾平台——「老家許昌」:「老家」隨身攜帶,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8月5日,「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台已刊發原創文章4000餘篇。

註: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

(砸稿時,請註明「原創首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eb7w3MBeElxlkkaSg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