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長大後,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喜歡回憶,回憶兒子小時候的故事,在我的記憶里,兒子是那樣的完美,帥氣,懂事,聰明,可愛。
兒子小時候和現在的孩子不一樣,當年和公公婆婆在一起,婆婆教我養育孩子還是那種傳統的方法,恐怕現在已經沒有人用老輩子流傳下來的方法了。
記得當年我是村子裡第一個在醫院生娃的媽媽,而且當年還做了旁切手術,由於自己本身體質就不好,更懂得做那女人的不易。
老公在產假期間,都是親自照顧我和兒子,每天給兒子擦身,洗澡,洗尿布,還要照顧我,老公把我娘兒倆照顧的乾乾淨淨。
老公的假期到了,照顧我和兒子的責任,就託付給婆婆,婆婆把她的育兒經驗全部在兒子身上施展出來 。
老公走後,公公用拖拉機拉來一車的沙土,奶奶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篩土,然後婆婆再把篩過的沙土放在爐子上燒熱,涼涼。感覺溫度適中再把它倒進沙土褲子裡,然後把兒子放進去。不管是拉屎還是撒尿都不怕了,每兩個小時換一次,兒子在裡面又舒服,又暖和。
那個冬天,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兒子一直穿沙土褲子,後來天氣暖和了,就不給他穿了,兒子還不習慣,一到晚上就會哭,然後又給他穿了一段時間,再給他穿上沙土褲子,夜裡就會睡得很好。
再後來,一段時間裡,兒子特別愛生病,也許是遺傳我的基因吧!每次我感覺不舒服,孩子就會感冒,也許這就是母子連心吧。兒子很多地方都隨我,六歲以前兒子從沒有離開過我。我就是兒子的世界。
我不愛說話,也不愛交際,喜歡讀書,喜歡乾淨,喜歡安靜。兒子這方面特想我,也許這就是言傳身教的結果吧。
兒子從小很乖,話不多,每天閒暇之餘,我們母子一起看書,小時候,每天晚上給他講故事,一晚上講五本故事(小兒書,每晚朗讀五本)然後再睡覺。每晚講故事之前都要洗臉洗腳然後上床講故事。
兒子從小愛乾淨,衣服髒了,也會學著自己洗。每天自己洗臉,洗手,而還懂得幫我打掃衛生。每次我生病時,兒子都會懂事的陪在我身邊,有一次,婆婆喊兒子出去玩,兒子懂事的說:「我媽媽不舒服,我要陪著媽媽。」
喜歡兒子,為了培養兒子的積極性,兒子表現優秀我都會給他獎勵。兒子從小就懂得幫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跟兒子商定,每干一件事都要有小小的獎勵,一次一元錢,沒想到這規矩一出,兒子干起活來一發不可收拾。
兒子幹活的積極性更強了,每天幫我掃地,擦桌子,洗衣服,而且嘴巴越來越甜,每次幹完活停下來,他都會過來幫我捶捶背,揉揉肩,還幫我按摩額頭,那種幸福感無法用語言形容。這一系列做完以後,兒子就會很乖巧的說:"媽媽,我是不是該發工資了。」
當我把錢給他時,兒子捨不得花都放在他的存錢罐里。有一次,我和老公通電話,兒子知道那天我生日,兒子從小賣部給我買來一個小馬玩具,兒子把小馬遞到我手裡:「媽媽,這是我給你買的生日禮物,媽媽喜歡嗎?」
「你哪來的錢?」我問兒子。
「這是我自己掙錢攢的,今天一天的工錢正好夠買這個玩具。以後,你想買啥,跟兒子說,兒子給你買,我手裡還有錢呢。」兒子的話我好感動。所以,從小對兒子花錢從不吝嗇,兒子也不亂花錢。
我從不刻意的去強迫孩子做什麼,我覺得大人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都說家長是孩子的複印件,我認同這句話,如今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雖然沒有成家成名,但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喜歡兒子,即使他是一個普普通通公民,只要他孝心有愛心,我依然愛他,以他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