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90後不簡單!在井陘礦區名號響噹噹

2019-07-29     大陘網視頻中心

她是一名90後,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石家莊礦區舉行的守初心,擔使命,迎旅發演講比賽中,她以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出現在激情澎湃的演講舞台,她就是---石家莊礦區霞鵬果蔬種植場的負責人吳海霞。



吳海霞這個特殊的身份帶給她的是一段刻苦銘心的創業經歷和故事。說起最初的創業激情與念頭,《當家的女人》這部電視連續劇圍繞著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經歷和不懈奮鬥的劇情故事,不僅感染著她的心靈,也催生了她自己內心的創業動力。

吳海霞至今記得自己上學那會即將畢業踏入社會,原本在外工作的機遇很多,可是想想家裡的情況,上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下有身患殘疾的弟弟,想想這些感覺家裡真的需要我,自己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鄉,畢竟家裡搞蔬菜種植自己專業也是學的園藝,自己可以在自家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



吳海霞大學畢業那年,爸爸在大棚里忙完農活之餘還要去當裝卸工,平時感覺不到爸爸的辛勞。偶然的一個中午,吳海霞看到爸爸在那給別人卸水泥,火熱的水泥把爸爸的後背燙的火紅,那一幕讓她眼淚不由的掉了下來,心想自己必須要強大。

沒有什麼自己做不了的。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挺難的。吳海霞對2009年在煤場和爸爸一起卸車,卸一噸煤掙一塊錢的情景記憶尤新。曾經有一次爸爸帶奶奶去看病,煤場打電話需要去卸車,爸爸當時回不來只好替爸爸卸車,站在車上看看那一整車的煤一鐵鍬一鐵鍬的往下卸,那個時候的吳海霞真切地能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就這樣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多年。

年邁的爺爺奶奶年老體衰得病了,需要人照顧,2014年5月,爺爺查出患有尿毒症。自己打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急在心上,疼在心裡,這種病在石家莊礦區沒有醫療設備,無藥可治,沒有辦法轉入市裡醫院,一住就是半個多月,出院之後一周還要三次透析。

那時爺爺已是85歲的高齡,透析完爺爺不能下地走路了,要用輪椅推,上樓沒有電梯,需要人背回家,媽媽還要照顧癱瘓在床十來年的奶奶,爸爸要工作,家裡人也要生計,看病也需要錢,當時的念頭只有一個,沒有什麼我幹不了的,考慮到這些,我承擔起背著爺爺的求醫之路,每周三次背著爺爺往返上下7樓,一直堅持到2015年3月16日爺爺生命終止的那一刻。現在每當自己下班回家走在樓道里總會想起那時的畫面,那時的動力我都佩服自己。2017年10月奶奶也離開了我們。

這時,吳海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創業。國家支持農業發展,政府也有補助,抓住這次機遇,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重新翻建大棚。自己開始設計,測量,放線,每天奔走在地里,不懂得請教她的老師,把原有的土,用鉤機、鏟車,運輸工具把土方拉走,每天在現場指揮,直到3個日光溫室落地建成。在這其中也遇到很多困難,施工當中沒有拖拉機司機,自己開,遇到棘手的問題自己動手干,在眾多困難面前,吳海霞堅信,在不久的日子裡會越來越好。




吳海霞說,以點帶面,我將依託項目所在社區社區起龍山的旅遊景點,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充分發揮自己所長,想法帶領全村人致富是我努力奮鬥的目標。

在艱難地創業過程中,吳海霞嘗遍酸甜苦辣感悟很深,當你遇事感覺特別艱難的時候,先別急著說放棄,因為也許你正走著人生的上坡路。你的努力,決定了你未來的樣子。那些你想要的,靠自己。創業雖然是件很痛苦的事,並且會讓創業者不得安寧,甚至流下淚水,但是創業者卻不會就此放棄,因為「放棄」就意味著,你本來有一個機會可以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可你卻從這個機會旁邊繞了過去;你本來差一點點就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了,可你卻在最後關頭把這個理想掐滅了。



吳海霞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我對我的未來充滿希望,我會努力一直奮鬥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eHIQWwB8g2yegNDOa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