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周能為中國科幻電影做些什麼?

2019-11-22     毒眸官方號

近日,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正式落下帷幕。

從11月16日開幕至21日閉幕,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牛首山進行了一場為期一周的科幻電影的聚會,展映了40部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新鮮科幻影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科幻電影人如河森正治、王紅衛、史蒂芬·哈梅爾圍繞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進行了極具前瞻性的探討,而藍星球與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錫切斯奇幻電影節建立的戰略合作將中國科幻電影與國際接軌,意義非凡——

這是國內首個科幻電影主題的國際型跨界文化活動,開創了中國在科幻電影展映、主題論壇、國際合作以及跨界對話等多方面的新視野和新格局。

國內首次大規模科幻影片展映競賽 全球科幻電影新鮮力量初露鋒芒

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之夜以《2001太空漫遊》中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音樂開場,在「星際」、「賽博」、「接觸」、「奇點」四個樂章串聯下,頒發了科幻影片競賽單元的主要獎項,並回顧了中國科幻電影走過的歷程。

頒獎禮上,作為本屆藍星球科幻影片競賽單元評委的中國金牌監製/策劃王紅衛介紹了首屆藍星球征片情況:

本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共徵集到185部科幻影片,來自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愛沙尼亞、黎巴嫩、法國、澳大利亞、烏克蘭、塞爾維亞、韓國、日本、土耳其、西班牙、黎巴嫩、墨西哥、中國等17個國家,涵蓋虛擬現實、平行宇宙、探空探索、人工智慧等科幻題材,可以看出包括中國在內新一代科幻電影人的視野與格局。

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科幻影片競賽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明日故人》

頒獎詞:以偽紀錄片科幻,虛構了一個機器人對黎巴嫩歷史進行解讀與重構,構思奇特,想像卓絕,思辨性與趣味性兼具,拓寬了科幻電影的邊界。

最佳導演:源根 《大廚》

頒獎詞:嘗試探討人工智慧對傳統技藝的威脅,選擇中國廚藝放在唐人街語境,在傳統與近未來之間、東西方跨文化之間做了巧妙而精確的表達,導演技法非常成熟。

最佳編劇:辛成江 《十六》

頒獎詞:中國有豐富的武俠奇幻文化傳統,同時遊戲動漫深刻影響當代社會,兩者的結合一直佳作難覓。《十六》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跨次元的文本構思和劇作呈現,讓人驚喜,值得鼓勵。

最佳表演:《伊莎貝拉》

頒獎詞:簡單精巧的圖靈測試故事,精準的表演讓影片可信、有張力,極具觀賞性,人與機器的互動表現非常豐富微妙。科幻短片能達到這種水準非常難得。

最佳視覺想像:《超真實》

頒獎詞:科幻電影正在緊隨時代而變化,本片的視覺想像,讓你相信這是即將到來的未來,色彩豐富又極為虛幻,打破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豐富了我們對正在變化的科幻電影的認知。

藍星球·STAR獎:《地下室富翁》

頒獎詞:《地下室富翁》取材於現實,用科幻元素將其荒誕化處理,引起普通觀眾的強烈共鳴和愉悅的觀影體驗。通過對觀眾看片時的生理數據採集和分析,該片以喚醒頻率和強度勝出,獲得首屆藍星球STAR獎

同時,組委會還為《珊瑚島上的死光》、《舒克和貝塔》頒發了「藍星球啟明獎」和「藍星球奇點獎」,表達中國科幻電影銳意創新同時不忘初心。

藍星球電影周本次共展映40部,分為「紅岸基地」、「黑色方碑」「英倫奇觀」「歐陸驚奇」「最終幻想」「奇點時刻」「設定未來」等10個單元,南京主場地放映結束之後,接下來全國巡展已經提上日程。

藍星球年度論壇的國際格局:在全球背景下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藍星球的年度論壇以「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啟示錄:全球背景下的東方科幻探索」為題。

主持人開場時說:「如果從中國電影歷史的縱向無法得知中國科幻電影問題的答案,那麼我們可以橫向來看。」

年度論壇推出了一個國際化的科幻電影論壇嘉賓陣容:

來自中國:科幻電影的重要推手、《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文學策劃王紅衛,以及著名科幻作家韓松、陳楸帆、江波,電影策劃嚴蓬,水滴獎發起人沙錦飛等;

來自日本:日本著名導演、世界頂級科幻機甲大師 河森正治和著名製片人佐藤道明;

來自美國:好萊塢以科幻創意著稱的《太空旅客》製片人史蒂芬·哈梅爾,以及《西部世界》科學顧問大衛·依格曼

來自英國: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創始人 路易斯·薩維

來自歐洲:西班牙錫切斯電影節核心成員 葛洛麗亞·費爾南德斯

全世界在科幻電影方面有經驗、有探索的區域的代表匯聚於藍星球的年度論壇,四場主題演講、兩個圓桌論壇、一次縱橫交織的關於科幻電影的頂級觀點交鋒。

王紅衛用40分鐘梳理了自己這代人從最初的科普讀物、美國科幻電影,到《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出現這40年,中國科幻電影的清晰脈絡,分析中國電影從業者和觀眾在科幻電影概念認知上的問題,並強調了「科幻電影」中「科」的重要性。

河森正治則從自己出道40年來,從《超時空要塞》開始進行的東方的科幻動漫方面的創新路線。佐藤道明則指出,日本雖然在科幻真人電影方面作品不多,但日本科幻動漫創作者堅持本土化創作,對好萊塢科幻電影影響巨大,同時也強調了河森正治、大友克洋等著名創作者對科技發展的長期關注。

路易斯·薩維分享了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19年來通過短片鼓勵發掘科幻電影新人的經驗,尤其是他推出的48小時拍科幻短片的挑戰賽,效果極好,《星戰外傳:俠盜一號》導演加里斯·愛德華斯就是從這裡被發掘出來的。

西班牙錫切斯電影節核心成員葛洛麗亞·費爾南德斯同時也是《亞洲電影》雜誌主編,她以國際化眼光,分析了亞洲電影在科幻、奇幻類型上的探索,包括日本大量怪獸片、B級片的觀察,都極具參考價值。

從一開始接軌國際 讓中國科幻電影向前看、向外看

據悉,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已經與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西班牙錫切斯奇幻電影節、波士頓科幻電影節、義大利的里雅斯特電影節等國際重要科幻電影節建立戰略聯盟,組委會表示,藍星球一開始就站在國際視角,進入國際主流科幻電影文化的大家庭。

11月18日,倫敦科幻電影節的路易斯·薩維和錫切斯電影節的葛洛麗亞·費爾南德斯首先選擇「紅岸基地」單元的中國科幻影片進行觀看。

當晚,剛剛看完這個單元影片的路易斯·薩維和葛洛麗亞·費爾南德斯當即決定,邀請本屆藍星球最佳導演獎的《大廚》(源根導演)、最佳編劇獎的《十六》(辛成江編劇導演)和展映單元的《尋隱者不遇》到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和錫切斯電影節進行展映參賽。他們認為,這幾部中國導演的科幻短片,太有特色了,是你在歐美的科幻電影里看不到的。

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把全世界17個國家最新鮮的科幻影片帶給中國的影迷和科幻迷,是為了打開我們的科幻電影視野,拓寬我們的認知。同時已經將中國年輕導演在科幻影片上的嘗試推向了世界主流科幻電影國家和地區,豐富了國外觀眾對於科幻電影的體驗。

這種出海,可能只是一小步,多年以後回望,可能意義非凡。

發掘後備力量 藍星球打開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本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還推出了關注中國科幻電影新生力量的重點活動:中國電影想像力計劃和科幻電影創投會。

中國電影想像力計劃,聚焦於即將上映和正在籌劃的國內科幻、奇幻以及所有具有想像力的電影項目,發布最新影像物料,分享新鮮資訊和幕後花絮,在新華網以及國內外百家重磅媒體矩陣和業內代表的關注下,發現中國電影工業崛起的力量,讓市場和觀眾對於中國科幻電影、工業電影保持期待。

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科幻電影創投會,從220個科幻電影項目中經過層層篩選出的11個項目方的代表進行了路演,由導演/編劇張小北、製片人單東炳、編劇嚴東旭、影評人衛西諦和視效製片人蔡猛組成的創投評委會現場評估打分,最終選出了並頒發了以下獎項:

最佳科幻電影項目:《她的回憶》 導演:張大尉

最具科幻創意獎:《矽星》導演:辛成江

最具市場潛力獎:《回收員》導演:李佳甲

最具視效創意獎:《她的回憶》

樂創文娛·藍星球最佳科幻短內容發展獎:張大尉《杯子蛋糕》、《她的回憶》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作為打出「科幻、科技、科普、科創」的跨界綜合活動,在科幻電影活動的同時,還推出了歐美跨界融合大師班、科學傳播論壇等科技和科普活動,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牢固的科學基礎,並以前瞻性的眼光,從科幻電影為起點,全面推動全民提高科學素養,不斷推動科技文化創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e05lG4BMH2_cNUgWr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