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 防守西昌瀘山夜火

2020-04-02     南方周末

距離火場還有兩公里處,漂浮在空氣中的草木灰就輕易侵入外科口罩,直逼口鼻,眼淚止不住地分泌,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酸澀的焦味。

一隊剛從山上撤下的森林消防隊員在路邊休整。「這風太妖了,根本搞不清楚火頭要往哪邊跑。」

消防員說,理想狀態下,五分鐘可以加滿一部消防車,他們連續抽了五個小時,中間幾乎沒停過,而山火已燒至山腳,距離抽水點不足三十米,小溪卻出現斷流的跡象。

2020年4月1日晚,西昌大火東線,大火逼近公路。 (南方周末記者 李玉樓/圖)

2020年4月1日傍晚,邛海水面倒映出一片火海,本已於午後撲滅的西昌大火東線,再度燃燒。

據西昌發布通報,19時10分,受風力影響,南線火線向東蔓延,火線約五公里。

與邛海相鄰的瀘山是距離西昌市區最近的防線,瀘山著火則西昌城區可見,昨夜今晨,南方周末記者沿海濱中路行進,直擊山海之間的瀘山夜火攻防。

大火臨近西昌城區,周邊有兩個加油站、一個液化氣儲配站、千年古剎光福寺、多所學校、民居、景區等。 (西昌市委供圖/圖)

「這風太妖了」

海濱中路位於邛海與瀘山之間,在北端起點處被關卡截斷,只能徒步通行。

時值零點,西昌的風愈發難以捉摸,總是一陣一陣的——時而推著人,時而頂著人,瀘山火場湧來一股熱浪,半分鐘後又會被邛海飄來的涼風吹散。

山頭樹冠上的火苗在凌亂的風中呈螺旋狀躥出十餘米高,一陣風會讓山火明亮一個色度,引得圍觀者倒吸一口冷氣。

距離火場還有兩公里處,漂浮在空氣中的草木灰就輕易侵入外科口罩,直逼口鼻,眼淚止不住分泌,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酸澀的焦味。

往南過了西昌學院,消防車多了起來,警笛聲此起彼伏。

邛海賓館門口,一隊剛從山上撤下的森林消防隊員在路邊休整。「這風太妖了,根本搞不清楚火頭要往哪邊跑」,一位重慶口音的消防員慨嘆。一旁的戰友附和道「幸好挨著邛海不愁水」。

這是森林消防員們難得一遇的便利——大量位於原始森林的火場難以找到水源,只能依靠人員運水上山撲救。

沿海濱中路看到的大多是消防救援隊伍,他們來自四川省十二個市州,操著口音各異的四川話。消防救援隊伍自月色小鎮起鋪設一條直徑近半米的巨大水管,將水源從邛海送往六公里外的火場。

七八台消防水車並排在瀘山森林公園的半山腰上,數十米的高壓水槍呈七十度面向山體作業,仿佛對準了天上那輪燒得通紅的血月,但在數百米高的山林前還是顯得有些無力。

現場的消防指戰員解釋稱,噴水作業是為了讓半山腰林區儘可能濕潤,從而形成隔離帶以阻斷火線——洒水是當晚該處救援的主要任務。

山勢陡峭,火勢大,夜間難以撲救,防守為先。

火線逼近居民區

六公里的水管並不能保障所有用水。行至中段,一隊內江消防官兵在路旁的一處河溝中覓得一處水源,消防車不斷駛來補水,擁擠時隊伍排著四輛車。

這是一處水深不足半米的山間小溪,但水流湍急,五六個隊員站在溪水中試圖尋找儘可能深的位置,以提高抽水效率。

一位隊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理想狀態下,五分鐘可以加滿一部消防車,他們已連續抽了五個小時,中間幾乎沒停過,而山火已燒至山腳,距離抽水點不足三十米,小溪卻出現斷流的跡象,情況危急,他們派員重新尋找水源。

消防員在一處水深不足半米的山間小溪處抽水。 (南方周末記者 李玉樓/圖)

長達五公里的漫漫火線上,有的烈焰灼天,有的則星星點點,呈現著燃燒的不同階段,也暗示著火線的蹤跡——在火線南端的邛海灣附近,幾位家住山腳的村民久久不願離去,村幹部請來消防車為村莊灑出一片隔離區,勸說村民儘快轉移到安全位置。

這幾戶村民原本計劃在年初搬遷安置,卻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陣腳。村民張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家在30日背後山脊著火時就撤離了,這兩天燒到山腳,每晚都要過來看一下,今天看樣子是把我家周圍的林子都燒光了,如是看,倒也就安全了。」

4月2日凌晨一時許,火線逼近邛海灣一帶居民區,片區背後有大量竹林,燒出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響。鄰近工地將混凝土泵車開出用作水炮,噴出近百米高的水柱,火勢在一小時內明顯緩解,至清晨已無明火。

鄰近工地將混凝土泵車開出用做水炮,能噴出近百米高的水柱。 (南方周末記者 李玉樓/圖)

4月1日晚,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處置前線指揮部召開聯席調度會議要求,確保明天(4月2日)之內實現完全將明火撲滅,確保守住余火不發生反彈,確保不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目前,西昌森林火災現場彙集了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攀枝花森林消防支隊、阿壩森林消防支隊、甘孜森林消防支隊、涼山森林消防支隊,總隊訓練大隊、應急通訊與車輛勤務大隊,總隊機關應急救援分隊510指戰員。

另據西昌發布,截至4月2日6:00,西昌已集結撲火隊伍1022人,分東線(瀘山正面)、南線(電池廠後山片區)、南線(大營農場響水溝片區)、西線(經久鄉)、北線(馬道深溝)5個區域全力開展明火撲救和煙點余火清理工作。

4月2日清晨,海濱中路鳥鳴犬吠如故,在消防車內和衣而睡的消防員跳下車收拾管道,附近村民抱著被褥回到家中。

一支百餘人的民兵隊準備從烈士陵園上山撲滅余火,背側仍飄來濃煙,南線的戰事依舊吃緊。

南方周末記者 李玉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WF1PHEBnkjnB-0zZm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