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一段時間,烏克蘭出售給了美國一款艦載多功能雷達系統,其實就是「音樂台」艦載火控雷達,這款雷達是蘇聯艦艇裝備的主要雷達,當然我國的艦艇也是裝備了這款雷達,當年引進的「現代級」驅逐艦,就是裝備的原版雷達,當然後來的兩艘051C和兩艘052B飛彈驅逐艦也是裝備的原款產品,後來我軍的052C/D驅逐艦和054A型護衛艦安裝的是改進型國產化產品。
當時,這個新聞一出來就炸鍋了,很多人認為美國得到了這款雷達,會找到我國052D驅逐艦的弱點,其實仔細看來,還不是這麼回事。我國引進之前的「音樂台」雷達之後,除了上述8艘艦艇裝備了原版雷達之外,後期也進行了改進。美國得到了這款原版雷達的目的也是為了研究中俄的艦艇雷達信息。經過分析,之前那8艘軍艦稍加升級,新的雷達還會有技術上優勢,並且我國海軍目前的主力艦艇裝備的是改進型的雷達,未來還會進行換代和升級,對我國艦艇的影響不大。
瓦良格號航母,來中國的路上費勁了波折
不過,在筆者看來,烏克蘭的武器裝備還是真的好,中國和烏克蘭也一直在軍事上有所合作,有很多大型項目,曾賣給中國大量先進軍事武器,我們得感謝烏克蘭。比如說「瓦良格」號航母,在其他艦艇、坦克、飛機 、以及航空發動機和艦船動力系統都有涉及,總共有多達30多項軍事上和技術合作。
烏克蘭現存僅有的一架安-225運輸機
在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從原本蘇聯的一個加盟國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在烏克蘭獨立以後,我國和烏克蘭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軍事和科技合作,那麼我們從烏克蘭獲得了哪些軍事技術呢?冷戰時期,蘇聯的軍事技術十分先進,在某些方面甚至遠遠超過美國,而在蘇聯解體之後,我國十分敏銳的發現了機會,立即啟動了一項名為「雙引計劃」的項目,這項計劃的目的就是從烏克蘭引進先進軍事技術和人員,這其中就有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裝備。
「瓦良格號航母」和T-10K艦載戰鬥機
說起中國的航母發展,不得不感謝烏克蘭,其中費盡周折搞到的「瓦良格」號航母,也就是目前遼寧艦的前身,助力了我國海軍艦艇的發展。特別是在建造遼寧號的過程中,建設航母上我們吸取了很多的經驗。當然在建造這艘航母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特別是艦載機攔阻系統問題上,遇到了難題。後來遼寧艦的成功,也大大助力了中國航母的發展。
再者就是艦載機,當時中國打算從俄羅斯購買蘇-33艦載機,可是俄羅斯的要求比較高,不能購買幾架,要一次出售24架,並且單價也比較高。就這樣,我國又把目光轉向了烏克蘭,烏克蘭沒有航母,但是有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就這樣,烏克蘭把T-10K艦載戰鬥機賣給了中國,這種艦載戰鬥機是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藍本,而我國根據這種艦載機研製出了殲-15戰鬥機,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款艦載戰鬥機,已經裝備於我國的遼寧號和山東號航空母艦,有力地維護了我國的海空安全。
不過俄羅斯對於烏克蘭這樣的行為非常生氣,因為T-10K同時也是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的原型機,烏克蘭這樣等於是賣了俄羅斯。不管怎麼說,與烏克蘭合作實惠得多,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加速了殲-15戰機的研製速度,即便那時候買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研發國產艦載機要有很多的路要走,在艦載機發展,烏克蘭的功勞還是很大的。。
尼特卡艦載機訓練中心
當然,有了艦載機和航母了,訓練飛行員還是個難事。在艦載機訓練方面,烏克蘭也給中國很大的幫助,允許中國使用自己的「尼特卡」艦載機訓練基地,可以培訓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畢竟「尼特卡」艦載機訓練基地是蘇聯時期最全面的艦載機訓練系統,有效地在短時間內提升我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在陸地上的訓練水平,並且直接助力了我國艦載機飛行訓練基地的建設,烏克蘭對我國航母的發展的上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航空技術往來比較多,助力L-15高級教練機,引進3架伊爾-78加油機意義重大
有了烏克蘭的發動機,助力了L-15高級教練機的發展
烏克蘭與中國在航空領域也有合作,還出售給中國L-15高級教練機的發動機,幫助中國研發了L-15教練機的氣動外形,為中國航空工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除了軍用飛機以外,中國的民用航空工業也有烏克蘭技術的身影,我國的ARJ21支線飛機,民用版本的運-8飛機都有烏克蘭的參與。
早期引進的蘇系戰機,R-27是主力空空飛彈
2008年,中航工業第二集團和烏克蘭的安東諾夫公司在北京建立了聯合研發中心,專門致力於貨運飛機的研發。在空空飛彈領域也有合作,之前我國引進了大量的蘇-27和蘇-30戰機,裝備的都是配套的空空飛彈,但是俄羅斯一直擔心升級後會被中國仿製,烏克蘭基輔雷達廠生產的「阿加特」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的改良版,抗干擾能力要強於俄羅斯的版本,我國也是對現有的俄制R-27空空飛彈進行了升級,同時也積極研發了自己的空空飛彈,其中就誕生了霹靂-12和霹靂-15中距空空飛彈,我國四代以上戰機完全實現了超視距空戰的能力,裝備的空空飛彈也是世界一流的產品。
我國伊爾-78加油機正在給蘇-30MKK戰機加油
除了軍用和民用航空之外,我國還從烏克蘭購買了二手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眾所周知,伊爾-78加油機是俄羅斯目前裝備的主力空中加油機,是在伊爾-76運輸機的改裝而來的,載油量達到了80噸。對於我國空軍來說,比較缺乏大型空中加油機,其中自己研發的轟油-6的載油量只有不到20噸,載油量還不如美俄主流加油機的四分之一。只能勉強給殲-8和殲-10戰機進行加油,加油能力有限。
轟-6N轟炸機,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而我國近年來裝備了大量的主力戰機,除了購買的蘇-30戰機和蘇-35戰機之外,還服役了一大批殲-16戰機,這些重型戰鬥機都需要空中加油,還有經過改裝的轟-6N型轟炸機,在未來一大批像空警-500預警機都需要進空中加油。轟油-6顯然滿足不了它們。我國在2006年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伊爾-76和伊爾-78加油機的合同,俄羅斯不斷修改價格,伊爾-78空中加油機就被擱置。蘇聯解體之後,有一批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歸屬了烏克蘭,烏克蘭除了幾架自用之外,也是出於經濟緊張,賣給了中國。中國有了伊爾-78加油機的意義重大,重型戰鬥機和轟炸機的航程得到了保障,也會助力國產空中加油機的研發。
助力我國海軍發展
我國的海上安全近幾年來比較嚴重,特別是在東海和南海地區,以美國為首的海軍,經常舉行聯合演練,並且在此秀肌肉,我國周邊的安全局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國海軍積極發展和裝備新的裝備,保衛著自己的核心利益,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必須要做的。
馳騁大洋的遼寧號航母編隊
而除了航空工業,我國的海軍也需要感謝烏克蘭,在前面提到了是遼寧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是在烏克蘭出售給我們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向我國出售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以後,烏克蘭還幫助我國修復了這艘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還幫助我們研發了自己的動力系統,保障了002型航空母艦計劃的順利推進,同時解決的還有GT-25000燃氣輪機,保證了我國海軍艦艇的下餃子式建造。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
除了海軍的水面戰艦,烏克蘭還向我國出售了四艘「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該型登陸艇可以運載3輛坦克或者10輛裝甲車以及230名作戰人員,最高航速可達60節,其中兩艘在烏克蘭國內建造,另外兩艘由烏克蘭轉讓技術,在我國的廣州黃埔造船廠生產,這筆轉讓使得我國獲得了氣墊登陸艇的生產技術,為日後的大批量生產奠定了基礎。
烏克蘭「鎧甲」雷達
烏克蘭的防空雷達方面也是繼承了當年蘇聯的大量裝備,其中在反隱身雷達方面也是一直有所領先。烏克蘭擁有知名的黃玉設計局,該設計局的知名的「鎧甲」雷達性能比較先進,該型雷達本身不發射信號,通過接收目標的電磁輻射信號來探測目標。這種雷達可以對付隱身戰機,中國引進「鎧甲」雷達之後,我們自己的反隱身雷達技術也是突飛猛進,研製出了很多先進的反隱身雷達,並且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準。
烏克蘭對我國國防的發展貢獻比較大
其實,除了烏克蘭的這些軍事技術以外,為我國國防現代化立下赫赫戰功的還有烏克蘭的大批軍工技術人員,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我國的軍工發展盡心盡力,而我國也將一些至高無上的國家榮譽授予了這些烏克蘭專家,他們向世界演繹了最真摯的中烏友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8ov3HYBetPpsA5IFT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