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戰鬥中的「戰鬥英雄」,17歲參軍,憑鮮血打出來的平民上將

2021-03-09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對越戰鬥中的「戰鬥英雄」,17歲參軍,憑鮮血打出來的平民上將

戰爭年代總是會有無數的英雄湧現,每一場戰爭都是這樣的,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也是參與了幾場對外的戰爭,其中包括抗美援朝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後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國也湧現出大量的戰鬥英雄,在這些英雄中,有一位英雄的事跡格外突出,他的名字叫李作成。

李作成1953年出生於湖南安化,1970年,17歲的李作成參軍入伍,擔任解放軍某部排長,入伍兩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入伍九年後,李作成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我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作為連長的李作成自願上戰場作戰。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李作成的連隊與越軍激戰26個晝夜,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僅僅只用了5個小時就擊斃了47名越軍,這樣的戰果也使得李作成的連隊被人稱為戰神。

甚至在一次戰鬥中,李作成獨自一人面對大量的敵人,他端起衝鋒鎗不斷向敵人射擊,他的衝鋒鎗經過長時間的射擊,槍管已經變得十分燙手,但李作成並沒有在意到這一點,他的手直接握住了滾燙的槍管,而戰鬥間隙,李作成才發現自己的手上已經被滾燙的槍管燙出了許多血泡,同時他也發現自己的右胳膊被敵軍的子彈擊穿,但是在戰鬥中李作成卻完全沒有在意到這兩點。

在攻入敵方的陣地以後,李作成手中的衝鋒鎗被敵軍子彈擊中,他完全顧不上,撿起另一支槍,帶領戰士們繼續向敵軍碉堡攻擊,在戰士們將敵軍碉堡封鎖之後,李作成獨自一人爬上碉堡,向碉堡中投了6顆手榴彈,將碉堡中的敵人全部消滅,順利的拔除了部隊前進道路上的一顆巨大的釘子。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以後,李作成的連隊因為作戰勇敢被中央軍委授予了「尖刀英雄連」的榮譽稱號,整個連隊榮獲集體一等功,而李作成本人也因為身先士卒,指揮得力被授予了「戰鬥英雄」的稱號。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以後,李作成並沒有居功自傲,他還是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他所在的廣西軍區獨立師被整編,而李作成本人也被晉升為營長,後來又擔任了團參謀長的職務。而到了1982年,年僅29歲的李作成成為了團長,這在和平年代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在成為團長以後,李作成也指揮部隊對侵犯我國邊境的越軍士兵和特工進行了打擊,有力地維護了西南邊境的和平與穩定。

11年後,李作成又被調任第41集團軍第123師師長,還曾經帶領部隊參加過抗洪搶險等任務。1995年,李作成再次被晉升,成為第41集團軍副軍長,兩年後,基層士兵出身的李作成被授予少將軍銜,這樣一個貧苦農家走出來的軍人成為了一名共和國的將軍。

1998年,我國的長江中下游流域爆發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李作成帶領部隊參與到抗洪搶險的任務中去,出色的完成了抗洪搶險任務,而李作成也因此被提升為第41集團軍軍長,當時的他只有45歲,他也成為了當時解放軍最年輕的軍長。2008年,李作成被任命為成都軍區副司令員,2009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13年被提升為成都軍區司令員,正式成為了我國七大軍區的司令之一。

2015年,也就是李作成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六年之後,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順利獲得了解放軍最高軍銜。而在全軍所有的現役上將中,李作成是唯一一個戰鬥英雄出身的上將,如今的李作成是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這樣的榮譽對他是實至名歸的,他們當年為了我們的和平,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如今給他們怎樣的榮譽都不為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wJpFXgBMMueE88vqZ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