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勘院惠星:從電站設計端看2020年競價、平價策略

2020-03-22     索比光伏網

2020年3月12日,由東方日升主辦、光伏們承辦的光伏市場趨勢暨高功率組件應用技術在線研討會成功召開。會上,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資源與總圖所所長惠星從政策、電站標準變化對設計方案的影響以及提升發電量、設備選型、降低成本、精細化設計等方面對2020年平價、競價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講解。

「2020年競價項目競爭配置工作的整體思路、項目管理、競爭配置方法仍按照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試行,優先建設補貼強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項目。一些地區技術方案比選時間要求比較多、比選方案也會相對複雜一些,所以時間上還是很緊張的。」惠星分析。

在平價、競價市場環境分析,投資企業應根據市場環境監測平價的顏色來判定在做前期工作的項目在申報是否有可能。土地面積充足的西北地區均為橙色地區,橙色地區新增規模取決於電網。惠星建議,補貼差額在0.03元以內綠色區域,如遼寧、吉林、黑龍江建議做平價項目;補貼在0.03-0.08的地區建議做競價項目,同時應考慮地區2019年的實際開工情況;補貼大於0.08元的地區,競價項目可能非常激烈,要提早做一些工作。另外,惠星表示,競價項目還應考慮收購小時數。

實際轉換效率才是真正提升發電量的指標,因此在先進技術選型上應更多關注實際轉換效率。據惠星介紹,在降低度電成本方面,高功率組件特別適合地形平坦的地區。設備成本占比越低,土地及土地相關各項稅費,土建原材料價格、鋼材、水泥等成本占比越高,高功率組件的綜合降本效果越好。此外,在選擇支架合適的運行方式時,應充分考慮項的目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用地面積能否有效率用、各項稅費占比、環保要求是否嚴苛等。條件允許時,推薦採用固定可調、平單軸跟蹤、仰角可調雙軸跟蹤等先進技術提升發電量。

在精細化設計方面,惠星建議企業做方案時應考慮精細,對於地形比較複雜地區,包括對各個方位角的調整、損失輻射量比選、發電量比選都需進行綜合情況考慮。

惠星指出,優化整個系統方案需考慮容配比情況。在實際項目建設過程中,限制因素還包括:項目用地面積是否允許、非技術成本高低、發電量應考慮棄電率與保障收購小時數,因此綜合考慮以各項成本與發電量情況下的LCOE最優為目標。

除容配比測算外,光伏系統設計方案優化還應儘可能採用先進設備高效組件進行降本以收益最優進行競價方案測算,結合綠色設計與全生命周期考慮,並採用光伏+的方式,利用先進商業模式彌補項目的損失等。

微信公眾號「光伏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5DuAXEBiuFnsJQVjl1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