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每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東西,都是值得後代人珍藏的寶貝,先不論東西本身的價值,單是那份親情的傳遞就價值連城。
但有的人還是會好奇,家裡的寶貝究竟值不值錢?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鑒寶節目,很多人都帶上家裡的寶貝去鑒寶。
這不,有一個小伙就帶著一串佛珠前來鑒寶,說是皇帝戴過的朝珠,他媽媽壓箱底的寶貝。
看過這串珠子後,與他一同前來鑒寶的姑娘認為,這串珠子「太過完美,看起來不夠真切」。
結果,專家看了之後,說這個看起來是古代東珠朝珠,但背雲裝錯了位置,珍珠看起來光澤也不對,最終認為這串珠子可能是唱戲時用的,並不是皇帝戴過的朝珠。
鑒寶失敗難免心裡會失落,但是現場專家也講解了關於古代朝珠的知識,學習了相關歷史知識,也算不虛此行。
那麼,古代東珠到底是什麼樣?皇帝佩戴的朝珠又是什麼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高貴又神秘的東珠朝珠。
什麼是東珠?
古代的東珠其實就是珍珠,但並不是一般的珍珠,在清朝,人們將產於東北松花江、黑龍江等流域的珍珠稱為「東珠」(或北珠)。
東珠因圓潤飽滿、光澤耀目,用其製成的首飾光彩熠熠,盡顯奢華,因此受到宮廷權貴的青睞。
他們都將東珠視作珍寶,將其製作成各類首飾,或者鑲嵌在皇冠服飾上,用以彰顯至高無上的身份地位。
劇照
但在當時,由於沒有如今這樣先進的技術,東珠的采捕相當不易。據記載,「每得一珠,實非易事」,往往「易數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
采捕不易,珍珠產量滿足不了宮廷需求,那就只能擴大規模。因此朝廷還設置了「珠軒」,專門配置官員管理東珠的相關事宜。到了雍正時期,東珠越來越少,雖「偶有所獲,顆粒甚小,多不堪用」。
由此可見,東珠在古代的地位以及其珍稀程度。
什麼是東珠朝珠?
了解了東珠,接下來就來說說東珠朝珠。
朝珠,是清代禮服的一種佩戴珠串,掛在頸項垂於胸前。在古代帝後畫像或者古裝劇中,相信大家都見到過。
劇照
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
由於清朝皇帝信奉藏傳佛教,所以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而且這也可作為皇帝賞賜物品之一。
弘明 允禵之子(吉服)
每串朝珠有四個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頭」,在背後還有一個下垂的「背雲」,在朝珠兩側,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為「記捻」。
在當時,朝珠的材質也有很多,包括東珠(珍珠)、珊瑚、翡翠、蜜蠟等等,眾多材質中,以東珠朝珠最為珍貴,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三人才可以佩戴。
清順治 東珠朝珠 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皇帝來說,在不同場合朝珠的材質都有規定。據載:皇帝朝珠用東珠,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綠松石珠,均明黃絛。
青金石朝珠 清宮舊藏
而對於官員來說,朝珠除了由皇帝賞賜之外,也可自己購買,較高貴的材質一串也價值千金,但東珠是萬萬買不到的,也足以可見當時的東珠朝珠代表著至上皇權,絕對是彰顯清朝輝煌盛世的瑰寶。
清乾隆 御製東珠朝珠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
成交價:RMB 13,225,000
東珠在古代屬於極其珍貴的寶物,而清朝東珠朝珠也是屬於國家級珍貴文物,只能在博物館見到。
但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想要購買一串品質上佳的「東珠朝珠」相對來說已經比較容易,也不再受到其他因素限制,甚至還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同時擁有多種材質的「朝珠」,實在是妙哉。
當代文玩人的「朝珠」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市場上各類材質的珠串都有,常見的有南紅、蜜蠟、翡翠、青金石、綠松、珍珠和各類珍稀木質類等等,大家也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製作成朝珠,或佩戴,或珍藏皆可。
南 紅
在古代,南紅一直是皇室貴族專用寶石,因其艷麗的色澤,深受大家的喜愛。在清朝,南紅更是受到重用,人們對南紅的瘋狂喜愛甚至一度導致其絕礦。
因此,皇家貴族們必戴的朝珠也有南紅材質的,現在完整的老南紅朝珠一般只有在博物館中才能看到了,珍貴非凡。
但從文化價值來說,南紅朝珠在古代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在當代也有著同樣的意義。
如果你喜歡這一抹純正的中國紅,再搭配上各式材質的配飾,做成獨一無二的專屬「朝珠」佩戴也是可以的。
蜜 蠟
在清朝,蜜蠟也是朝珠的重要材料之一,歷史上眾多名臣都喜歡佩戴。
和珅佩戴蜜蠟朝珠畫像
蜜蠟屬於有機寶石之一,質地脂潤,色彩明媚,佩戴在身極其亮眼。在古代,蜜蠟不僅用於製作朝珠,還被中醫用作療養之石,極有靈性,價值連城。
蜜蠟朝珠 清中期
在現代,文玩圈也有很多寶友喜歡蜜蠟,用其製作成「朝珠」佩戴或收藏,其細膩柔和的質感和飽和度極高的色澤足以讓人沉迷。
再加上它的神秘力量和靈性,一串蜜蠟珠子佩戴於身,不僅能調節心理,護身辟邪,還能給予人很多的玩味和樂趣,實屬不可多得的寶物。
翡 翠
清代東珠製成的朝珠極其珍貴,其實翡翠朝珠也屬於個中珍品,因為當時的翡翠朝珠一般都選的是全綠的珠子。
最著名的,可能要數慈禧賜給光緒帝那條帝王綠翡翠朝珠,每顆珠子大小近乎一致,屬於翡翠朝珠中的極品,在2014年香港三希堂春拍賣會上,起拍價就達到1.8億人民幣,艷驚四座!
在現代,佩戴翡翠珠串也是高貴品味的體現,翡翠自身的價值眾所周知,再加上珠串屬於工藝極難、耗材很多的一類,因此,能夠擁有一串屬於自己的「翡翠朝珠」也是相當值得驕傲的事情。
青 金 石
在清朝,皇帝在祭天時,要身穿藍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象徵青天。因此,古代人們其實是將青金石視為禮天的寶石,是上天威嚴崇高的象徵。
清乾隆 月白緙絲彩雲金龍紋單朝服
清康熙 青金石朝珠
青金石朝珠色澤深藍似深邃的蒼穹,《石雅》雲:「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復金屑散亂,光輝燦爛,若眾星麗於天也」,它天然的色相深受大家青睞。
經歷了千年時光沉澱,它依然是貴族般的存在,其莊重的藍色,據說是藏傳佛教中藥師佛的身色,佩戴於身可護佑平安健康,令人安心。
因此,喜歡這種高貴藍的寶友們,也可配置一條青金石「朝珠」,佩戴在身不僅彰顯儒雅高貴的氣質,還能協調情緒,消除煩躁,舒緩疲勞感,全方位護養身心。
玉麒說:
清代的朝珠是一種極具文化特色的飾物之一,其實現代有的佛珠也保留著當時的形制,當然,很多都已經比較簡化了,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
時代變遷,無論珠子形式如何變化,我們最終注重的是自己擁有的「朝珠」背後的價值和靈氣,它們不僅具備收藏傳承意義,還能給自己帶來庇佑和好運,實屬不可多得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