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聲援楊笠,這樣的冒犯請多來一點

2021-01-01     毒藥君

原標題:姚晨聲援楊笠,這樣的冒犯請多來一點

套用楊笠的段子,罵姚晨的人到底是什麼人?見仁見智的問題。

編輯丨雷伊斯

因為《脫口秀反跨年》上的段子,楊笠被罵了。

因為聲援楊笠,姚晨又被罵了。

姚晨在聲援微博中提到了冒犯,她說:每當這樣一份冒犯被慢慢接受,我們的世界也就多了一份關於生命的、人性的可能。

同為女性,並且出道便是靠喜劇角色站穩腳跟的姚晨,無疑很懂楊笠,很懂脫口秀。早在上世紀,美國脫口秀女王Joan Rivers就曾解釋過表演過程中的冒犯,她說:「都他媽給老娘放鬆點,這些只是笑話而已,傻瓜。」

其實,「冒犯」一詞,不僅帶出了脫口秀的藝術特點,還牽涉到更多歷史遺留問題。

這早就不是姚晨第一次被罵。自《武林外傳》和《潛伏》火了後,姚晨正好趕上微博時代。她在微博上對諸多公共議題發聲,招粉的同時也招罵。

拿今年疫情來說,姚晨轉發了無數條救助微博,或幫人擴散信息,或籌集物資。但即使這樣,還有人罵她「熱搜是買來的」。

在我看來,此前一波又一波罵姚晨的人,和舉報楊笠涉嫌性別歧視的人,有著歷史繼承的關係。

只不過因為話語空間受擠壓,公共可討論的議題進一步縮減,使得討論女性議題成為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於是四面八方的網友集中在這一塊狹小的話語空間中,意見各方變得更加劍拔弩張。

看似嶄新的兩性話題引發的論戰,背後牽連的是如何做一個公民,又如何對待異見的老問題。

首先關注公共問題,在公共問題上發言,就足以「冒犯」到許多人。我們文化中有一種傾向是各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如果你管了,就容易被人懷疑是不是暗地裡收了什麼好處?

當姚晨想在微博上做一個公民時,她還得解釋:「至於有人懷疑我的微博是不是出於商業安排,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華誼從沒有管過我的微博。」

自己開了工作室後,姚晨仍然要面對「買熱搜」的質疑。

姚晨的解釋很樸素,但足以說明要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動機,她說: 「首先,我不懂政治,也無心參與政治,我發的多是和民生相關的內容,因為我就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階級,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我深有體會和感觸。」

而要在今天喧囂的輿論場,針對公共議題發聲,其實本身就需要勇氣和耐心。

哲學家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但今天的輿論場,這句話變成了「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人身攻擊你,轉手舉報你。」

從幾個月前舉報「動畫人物染髮」,到最近舉報楊笠挑起性別對立,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一群多麼容易被「冒犯」的網民啊!

其實,被冒犯也是一個好消息,這說明你終於聽到了此前你不曾聽到的聲音,你封閉的世界終於打開了一點點。

這種聲音,可以是姚晨在《星空演講》中提到的,她作為一個中年女演員的 尬與惑

姚晨在演講中提到,2012年,她好不容易遇到幾個好劇本,結果懷孕了,經紀人也懷孕了,整個團隊不得不休產假。

陪伴孩子的幾年裡,她變得更為豐富和敏感。後來,她離開大公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正準備大幹一場時,結果又懷孕了。而且,經紀人也懷孕了......

姚晨用輕鬆的方式,講述了她經歷過的身材焦慮、年齡焦慮,孕期如何工作等 尬與惑的問題,也讓我們一窺女性在社會中的真實處境。

我想說的還是常識:如果生活中確實存在「兩性不平等」,那麼不管是楊笠的段子,還是姚晨的演講,都在為我們打開一扇看見問題的窗戶。

同樣,如果這個社會確實存在其他問題,那麼,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本身,而不是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也許多一些共情,就會少一些舉報。多一些對於異見的容忍,就會多一份做人的自由。

況且說實話,舉報確實算蠻卑鄙的一種手段。當然,北島先生早說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但我至少希望,在一個正常的公民社會裡,高尚不會成為高尚者的墓志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lg9wXYBur8RWXSAl-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