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常替女兒寫作業,女兒16歲卻考上重點大學,咋回事?

2020-06-05     育兒趣學園

原標題:媽媽經常替女兒寫作業,女兒16歲卻考上重點大學,咋回事?

不知道各位父母們有沒有和貓爸相同的經歷: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感覺心力憔悴。簡簡單單的幾頁紙,他愣是磨嘰幾個小時,一會頭疼,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又要上廁所。好不容易安靜下來,半天寫了幾個字,然後抬起頭來用無辜的眼神看著我:「爸爸,我不會做……」

每天作業都要寫到10-11點,女兒天天睡眠不足,我也是天天黑著眼圈上班,而更可氣的是,這麼辛苦寫出來的作業還每次評不上優秀,而有些作業很明顯是父母幫忙寫的,卻被評上了優秀,孩子和父母還能早點休息,那麼父母這樣做真的好嗎?

今天我就特意的研究了一下家長替孩子寫作業的問題,答案還真是讓我大跌眼鏡,我們先一起看一個例子:

這位媽媽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她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育兒作家,對自己的女兒培養非常成功。她的女兒圓圓學習成績十分優異,曾經兩次跳級,07年的時候,16歲的圓圓以超過清華錄取分數線22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關於她的育兒經驗,在一期採訪中她是這樣說的:我經常替孩子寫作業!比如老師讓1個字寫10遍,孩子會寫的字,我只要她寫1個字就好,不會寫的字,寫3個能記住的話,剩下的都由我來代勞了!

她認為:「孩子的時間也是時間,孩子的精力也是精力!」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重複的作業上,還不如省出時間閱讀、休息、玩耍,這樣孩子既能獲得快樂,又不至於討厭學習。

那麼尹建莉的育兒經驗值得其他家長們借鑑嗎?

關於寫作業的好處,教育學家們早就研究過,發現作業帶來的好處是與孩子的年齡相關的。一般來說,高中學生從作業中獲益最多,初中學生從作業中獲益很少,而小學生們幾乎很難從作業中獲益,所以專家們也建議:孩子最好11歲後再寫作業!

那麼對於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問題,老師們是怎麼看的呢?

一位一線小學老師表示:從家長的角度看,孩子的作業確實太多了,我們也知道每個孩子的學習都是有個性的,對於知識點掌握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老師沒有辦法對幾十個孩子因材施教,所以題海戰術也成了提升孩子成績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貓爸說:

關於孩子寫作業,從現狀來看,除了家長替寫,孩子們自己的想法也越來越多,有在網上查資料的,有的直接抄書後的答案,甚至手機上有些APP,可以一鍵掃出答案。

這樣的作業交上去,孩子能掌握要學的知識嗎?還有意義嗎?

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明白,寫作業不是目的,讓孩子掌握知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才是目的。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尹建莉替女兒寫作業,女兒成績反而更好了,因為她把時間都用在了刀刃上,從而使女兒的學習更有效率,然後在餘下的時間裡學習一些更有用的知識,比如閱讀等。恩,現在貓爸知道應該如何安排女兒的作業了,你知道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djPmHIBfGB4SiUw3F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