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作戰曾經是我軍的傳統技能,因為當時人民軍隊武器裝備差、火力貧弱,想要在最大限度縮小雙方的武器差距,最好儘可能以夜戰、近戰來解決。
志願軍繳獲的夜視步槍
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的空中優勢極強,我軍展開了戰役級的夜間作戰。戰爭中,美軍儘管投入了當時的先進夜戰器材,同時消耗大量照明彈,但到了晚上依然是中國軍人的天下。
當年的中國軍人是藉助微弱的月光進行夜戰的,到了今天當夜視器材已經發展到相當程度的背景下,我們的軍隊夜間作戰和訓練,也更多地使用技術裝備來使得我軍的「夜老虎」部隊如虎添翼了。
2020年6月1日的央視《軍事報道》節目就展示了一場解放軍陸軍的夜間作戰演練。
註:這種打光是拍攝需要,下同
這次演練的主角是西藏軍區某合成旅偵察營,演習地域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地帶。我們知道,在如此高的海拔地帶,也被稱為是「死亡禁區」,普通人正常行走都很吃力,而我們的偵察兵則可以全副武裝的夜間戰鬥,可謂是高原精兵。
據央視報道,這次演練是在全戰術背景下,展開夜間滲透破襲演練,全面檢驗偵察分隊特殊地域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我們現在的偵察兵已經不是原先那種一根繩子一把刀的狀態了,而是信息化裝備武裝起來的偵察兵,而信息化也是建立在機械化載體之上的。
在機動至預定地域的過程中,偵察兵們都是乘猛士車的。當然了,夜間作戰演練,車輛都開啟了微光夜視儀,閉燈駕駛。
其實表面上看,有微光夜視儀閉燈駕駛好像也沒什麼。但是請大家注意,這可是海拔4700米的高原地域,地形是非常複雜的,因此即便有微光夜視儀輔助,也對駕駛員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為是全要素的演練,在車輛機動過程中還有路障攔截。
由於偵察部隊一般不會像工程兵那樣有各式特種車輛,因此遇到這種情況之前都是人工爆破,開出一條通道。
但現在技術更先進了,我們的偵察兵放飛無人機,使用無人機至障礙物上空投擲炸藥實施爆破,成功開除出了一條通路。
偵察營戰士黃靈浩接受採訪時表示:無人機投放TNT的話,相比於人工投遞TNT,它的效果會更好,效率會更高,還能減少人員的傷亡,為下一步行動能爭取更多的時間。
其實,這種能在夜間執行任務的無人機既然可以實施精準爆破,那麼其實也可以在敵人的輕型工事、露天火力點、人員集結地、輕型車輛上空投擲高爆炸藥。
這種戰術在中東國家近年來的實戰中已經廣泛使用,那些極其簡陋的無人機都能發揮不少的作用,而我們專門的設備及專業化的戰士操作其實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來,尤其是對那些防空幾乎等於零的對手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報道中展示的是清除路面障礙物,但這種無人機的作用範圍是更加廣泛的。
接下來,在即將到達預定目標地域時,導演部設置了敵軍襲擾我偵察分隊的科目。
我偵察兵狙擊小組使用帶夜視器材的狙擊榴前出,前往應對,先打掉了敵軍的探照燈。然後掩護火力組進入射擊陣位,畢竟這年頭能用火力說話,能在儘可能遠的範圍內殲滅對手,那就儘可能遠戰殲敵。
火力組使用火箭筒、迫擊炮等輪番對敵軍輕裝甲目標實施打擊,在敵軍目標被摧毀後,戴著單兵夜視儀的偵察分隊向敵指揮所發起衝擊。
與此同時,指揮員利用車載紅外偵察系統引導偵察分隊,引導偵察分隊對敵軍其他目標進行打擊。
偵察營營長馬乾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們這次夜間敵後穿插破襲戰鬥演練,共消耗迫擊炮彈、槍榴彈、火箭彈等各類彈藥2000餘發,既檢驗部隊前期新裝備訓練成效,又利用極端複雜敵情摔打鍛鍊了部隊。
註:以下圖片來自於西藏軍區官方公眾號「高原戰士」
夜間作戰,對於有技術裝備優勢,同時還有武器、訓練優勢的一方來說,其實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在現代戰爭的技術條件下,沒有足夠夜視裝備,是很難憑藉肉眼去抗衡的。我們希望,在技術裝備的輔助下,人民軍隊的夜戰能力仍是世界一流水準,以更好地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