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最大衛星,伽利略1610年發現,我國古人或在兩千年前就發現

2019-07-09     科學求知者

前兩期我們介紹了木衛一和木衛二,今天來介紹木星的第三顆伽利略衛星——木衛三。

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也是除太陽以外的太陽系第八大天體,半徑達到了2632公里,比水星還大。實際上,木衛三和土衛六的太陽系最大衛星之爭是一場「馬拉松」,小編小的時候讀書時,土衛六還比木衛三大。經過先進的方法測量之後,科學家得出的結論終於給這場「爭鬥」畫上了句號,木衛三力壓土衛六,登頂榜首。

木衛三的大尺寸,讓它也變得很容易觀測。1610年,它和其他三顆衛星一起,被著名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成為了人類利用望遠鏡發現的最早的衛星。

然而,根據我國天文學史家席澤宗先生的研究,我國先民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就發現了木衛三。他指出,《唐開元占經》里記載了戰國時期楚國天文學家甘德在對木星進行觀測的時候,曾經記錄說:「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他認為,甘德所說的,就是木衛三。而根據觀測數據,木衛三最亮時可以達到5等星的亮度,比肉眼看見最暗的6等星亮2.5倍左右,因此甘德發現木衛三還是有可能的。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甘德才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木星衛星的人。

科學家研究表明,木衛三很可能是一顆由一半水冰和一半岩石構成的天體。這導致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1.936g/cm³。因此,即使它比水星體積大,但是總質量卻只有水星的一半。

據科學家描述,木衛三是太陽系水資源最豐富的天體,比上一期說到的木衛二還要多。根據哈勃望遠鏡對木衛三極光光譜的分析,木衛三的海洋可能深達400公里。甚至有科學家推測,在所謂的400公里海洋下面,還有另外兩層性質不同的海洋,也分別有400公里厚,海洋總深度超過1000公里。如果這個說法準確,那麼木衛三的含水量將超出地球30倍以上!

而在這三層「俄羅斯套海」之下,很可能存在著一個由硫化亞鐵和鐵構成的內核。這也就意味著,木衛三有一個完整的天體分層結構。而它的內核,為木衛三提供了一個磁場,來保護自己不被各種輻射所侵害。

在整個星球的固體、液體結構以外,木衛三還有一個大氣層。不過,這個大氣層實在太過於稀薄,儘管它含有氧氣和臭氧,但看起來在孕育生命方面,是不能給木衛三加分的。

即便如此,擁有海洋和磁場的木衛三,雖然比不上土衛六,但至少比水星、冥王星等天體多一點孕育生命的可能性。而且,隨著太陽不斷變熱,人類未來或將不得不向太陽系外圍探索。屆時,木衛三或許是人類的一站中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d7T-2sBmyVoG_1ZO6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