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前2小時,都在媽媽肚子裡乾了啥?寶媽:看完心要化了

2019-10-11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身邊的很多寶媽們送懷孕開始就各種緊張和焦慮,寶寶還是個小萌芽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各種擔心,因為一直聽說前三個月是不穩定期,在這個時間沒很容易就流產滑胎等現象出現,於是本來要立志做辣媽的女人們,在懷孕開始就變成了,在家圈養的「大熊貓」,這可能就是母性光輝吧,從這一刻就開始散發。等過了三個月媽媽們就覺得自己的身子重了,也就覺得還是安心在家等到孩子出來的時候再做辣媽吧!一般孩子會給媽媽們信號,告訴媽媽自己要出來了,那麼在孩子即將出來的前兩個小時,寶寶們都在媽媽餓肚子裡做了什麼?

寶寶出生前2個小時,在媽媽的肚皮做了這些事

1. 找媽媽

當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呆了10個月的時候,孩子一點點有了依戀感覺,面對自己的龐大和空間的不足,孩子越發感覺不舒服,這時就會有要發動的孩子了,因為一直在媽媽的肚子裡,所以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就更大,當感覺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本能地想找媽媽解決,所以這個時候孕婦們就會感覺到孩子要發動,要出來求抱抱啦!

2. 排便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大部分的營養補充都是羊水的作用,而且在很多產房裡都會出現一個非常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就是在醫生幫著孕婦順產的時候,在孩子剛出來的那一刻,就朝醫生噴了一大潑屎,小孩子的屎都是沒有什麼味道和細菌的,因為他們在媽媽的肚子裡大部分都在吸收羊水。

3. 亂動

因為當月份大了之後,就說明孩子也在逐漸變大,女人的子宮最大也就那麼大,孩子變大但是子宮沒大,那就是讓孩子感覺很不舒服,於是這個時候的寶寶會動的比較頻繁,想要趕緊出來見外面的世界,和趕緊掙脫這種束縛。

寶媽想要順利生產,在進產房前要做這些

1. 多運動

如果寶媽要順產的話,就要在生產前多做運動,讓孩子儘可能的往下走,這樣宮口開的快,孩子位置也好,在你生產的時候就能少受罪。這樣對孩子來說也是減少了難產的風險。

2. 多吃有軟化功能的食物

生產前的宮縮陣痛真的是難以忍受的,時間越長越磨人,而決定你到沒到生的時候的,就是看你的宮口開了幾指,要是你宮口較硬軟化的慢,那你就會疼很久,所以在生產前多吃一些有軟化作用的食物,幫助你軟化宮口儘快結束戰鬥!

-----------------------

對此你們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