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觸敏捷,是源於一位做開發的朋友。他就屬於那種效率極高的,大家一個禮拜的任務他2-3天就能做完,代碼質量高 bug 少。最主要的是,他除了寫代碼以外,有足夠多的時間研究新技術,指導其他同事,在團隊中口碑極好,後來還研究上了管理,聽說這傢伙後來做了首席架構師,還兼任團隊 Leader。
他有個習慣,每次寫代碼之前都會仔細想一想需求,想好後先寫測試用例代碼,再動手寫代碼。一旦寫代碼就特別快,一氣呵成。
那時我偷偷問他,「你寫代碼之前還要寫測試,多麻煩啊,怎麼還能寫那麼快那麼好?」他眨巴著眼睛,一臉壞笑:「代碼寫得快靠得是思考快,而不是敲字敲得快,構思好了再寫不就是記錄自己想說的話嗎?再者,我先寫測試後寫代碼,磨刀不誤砍柴功,好多問題在前面都解決了。」
我再看他寫的代碼,簡潔優雅,頓時羨慕得不得了。他告訴我,「這就是測試驅動開發,敏捷的核心技術實踐之一。」他改變了我對程式設計師的認知,也改變了我對這項工作的認知,原來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不只是擼代碼啊。
我一直熱衷於探索研發管理的效率、效益和精髓。帶著疑惑,加之當時公司也確有敏捷方面的需求,我從此開始研究和實踐敏捷開發。剛接觸的時候我覺得理念很好,但有些理想化,那時我並沒有從內心接納敏捷。
隨著過程推進,我逐步感受到了敏捷帶來的好處,尤其在團隊管理方面,敏捷為我省去了大量的時間。
我自己在深入進行敏捷實踐的同時,接觸了很多國內的研發團隊,這些團隊的規模不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
同時,程式設計師們普遍有一些困惑:他們很關心現在的研發管理趨勢,當公司引入敏捷後,自己卻不明白工作跟以前相比有何不同,也不清楚自己在整個開發過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個人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展現。
如果你想成為技術 Leader,敏捷作為一種變革,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會帶來新機會,不僅要懂,還要比別人領先一步。
一些一線和中層管理者也會擔憂:工業革命的時候,機器在很多崗位上取代了人,現在敏捷來了,強調團隊要自組織,我的崗位會不會也被取代了呢?敏捷來了之後,是不是管理方式上也會有新的變化,到底應該怎麼改變自身的管理風格才能更好地適應它?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敏捷的書,會講一些基礎知識和理論,但是敏捷畢竟有很強的實踐性,只了解理論是不夠的。學透敏捷難道就真的就沒有一種適合大多數同學的方法嗎?。
很多敏捷開發相關的知識點與工作中的技巧,一篇文章是很難說完整的。這次小編針對這個難題特地分享一份PDF文檔《敏捷開發修煉之道》,有助於開發人員在開發進程、編碼工作、開發者態度、項目和團隊管理,以及持續學習等5個方面積極修煉,學習這些內容,養成這些好的習慣,你可以極大地提升自己的編程實力,更快速、更可靠地支付高質量的軟體,從而成為真正的高效程式設計師!需要這份《敏捷開發修煉之道》的朋友私信我即可免費獲取!!!
是的!免費分享!你沒看錯!!!
由於篇幅限制,小編這裡只將此文檔的部分內容展現出來了,需要獲取完整文檔用以學習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小編,後台私信:【資料】獲取免費領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