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最終效果:
一、要用到的文字和紋理
關於糖果文字的字體,並不十分局限。我個人推薦的使用圓圓胖胖的英文字母,看上去有可愛感,比如我在這裡使用的BubbleGum Regular。紋理的使用,我採用了斜紋,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紋理。可以百度自己喜愛的紋理
二、開始創建文字
第一步:
打開PS,新建一個寬800px高600px的新文檔,如果只用於網頁上瀏覽無需列印則將解析度設置為72。
第二步:
可以將背景填充藍色背景。其實背景色只是為了接下來創建文字的需要。這時,可以在畫布中央用BubbleGum字體寫上你的文字,例如我在這裡寫的「sweet dream」,當然這是為了應景。
第三步:
把這兩個文字圖層複製一層,然後將複製層的填充降低至0,在這裡,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給文字增加高光。具體的做法讓等到教程的末尾我們再拭目以待。
三、圖層樣式的應用
接下一步一步為大家展示我的操作參數和應用參數的效果。就從「sweet」開始吧。
第四步:
給圖層應用圖案疊加。對了,就是讓我們的白色文字鋪上斜紋圖案。這一步比較簡單。大家可以看到我把縮放調整到10%,這意味著這一功能可以縮放圖案的大小。
第五步
給文字增加立體感的時候到了,第一步從「斜面和浮雕」開始。大家可以看到「斜面和浮雕」的參數面板,其中分為結構和陰影兩個部分。結構顧名思義就是對整體的立體感的塑造,比如對象的深度之類進行設置。在開始這一部時,你對文字就要虛擬一個光源,這樣在心裡清楚哪裡應該為陰影哪裡為高光。對於光澤等高線需要你手動調整,才能讓邊緣的深度變得更加有層次感。
第六步
來到「等高線」這一樣式的參數,我們再稍微修飾一下深度的表現形態。這時,也需要我們手動設置等高線的曲線。
第七步:
「紋理」一項,在我們的圖案疊加的基礎上,再運用一層紋理,這層紋理給文字增加了更多細微的質感。
第八步:
接下來讓我們應用「內陰影」這一效果。在其參數面板中對陰影的混合模式設置為白色的「顏色減淡」,它的角度應該是和我們在第五步中設置的光源的方向剛剛相反,這樣才能表現出陰影。而這裡的陰影雖然是運用了比較高光的發亮的效果,但其他是利用了邊緣的深度來創建的,強化了整體效果的透明感。
第九步:
這時,我們想要讓高光區域也同樣變得更有透明感,光線更強一些。那麼我們就要拿出「內發光」的樣式。通常,內陰影和內發光是結合一起使用的。內發光的參數面板讓我們先將混合模式設置為「線性減淡」,顏色可以運用深棕色的漸變色系。顏色的選擇是配合了我們的圖案的色系。
第十步:
給文字的整體添加上「光澤」效果,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光澤的色系也需和黃色搭配,為一種淺黃色。設置角度的時候牢記住自己的虛擬光源的位置。
第十一步:
由於在這裡,我們看到文字經過幾次高光的影響紋理的細節不夠清晰,這時,我們就需要讓細節更凸出,做法就是應用上「顏色疊加」,疊加的混合模式變為「正片疊底」,目的是為了讓細節凸顯出來,但又不至於太過暗淡。
第十二步:
為了讓文字更具立體感,我們可以為它應用上「漸變疊加」,漸變疊加的目的是為了加深文字的頂部和底部,因此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漸變模式運用的是對稱漸變。
第十三步:
最後一步給文字添加上陰影。陰影的光源位置也需要謹慎處理。
四、添加高光
還記得我們的複製層嗎?填充雖然被降低為0,但給它添加圖層樣式依然有效。這時,我們打開「sweet」的複製層的圖層樣式中的「斜面與浮雕」,為文字添加高光。而與此同時等高線變為弧形,增添了文字表面高光的圓潤感。
最後的成品:
把這兩個圖層的圖層樣式複製到另外一行文字,再稍微加以修飾,最終的效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