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復工潮」將陸續在全國各地上演。而作為本輪防疫中「最硬通貨」——口罩,需求量無疑也將呈現幾何級數般遞升。
「跨界制罩」如今已然成為一場史無前例的全行業「運動」。而作為製造業標杆的汽車產業,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也展現著「大企擔當」。
當下,汽車行業已湧現了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以及廣汽集團三家車企宣布緊急投產口罩,全力保障醫療防護緊缺物資供應。
昨天,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生產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已下線,根據上級部門統一調配,該批口罩將主要用於民用用途。
而比亞迪方面也預計,公司自產的口罩預計2月17日量產出貨,到本月底產能將達到500萬隻/天,同時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雖然廣汽集團目前生產口罩的設備和生產線的方案仍在商討的過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上述三家車企加起來的口罩日產能,或將能達到千萬級別,屆時將大大緩解眼下「一罩難求」的局面。
這開創了全球汽車業的先河,這也將是中國汽車業最暖的時刻!
一、車企「制罩」靠譜嗎?
從造車到「制罩」,在外界看來可能是一次中國汽車企業的「創新」,但背後更多實則是它們在本次疫情之下的所展現的責任和擔當。
車企運用其強大的資源調配和組織能力,為本次一線防疫愈發緊張的醫療物資,提供了強大的後援。
事實上,小小一個口罩雖然看似簡單,但其背後的生產流程和工藝要求,嚴謹程度並不亞於生產一輛汽車。
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口罩看起來做工很簡單,但背後的生產流程實則很複雜的,當中牽涉著不同生產企業之間的協調。
「比如說中間捏緊鼻子的那個鋼圈,就不是口罩廠自己生產,而得是上游的生產廠來給它配套;再比如說掛勾耳朵的繩子,也需要其他的協同廠家來配套生產,這就相當於一個鏈條。」 劉敬楨表示。
正如本次率先投身「轉型」的上汽通用五菱,就是通過聯合一家為企業提供車用隔音棉的供應商廣西德福特來合力生產口罩。
據悉,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也是生產汽車隔音棉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在原材料的採購渠道、存放標準等方面,廣西德福特集團本就具備天然的優勢,而上汽通用五菱也剛好憑藉自身在製造和銷售上的積累,兩家一拍即合,可以說是汽車產業的一次創新舉措。
根據上汽通用五菱的規劃,在生產口罩的無塵車間建成後,將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包括4條N95生產線和10條一般醫用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
另一家準備投身「制罩」的比亞迪則更為「激進」。比亞迪方面表示,其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將於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到本月月底其口罩的產能將達到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個人認為,疫情當前,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改造生產線生產醫療物資,體現了這些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為汽車行業樹立了榜樣。」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功夫汽車表示,對於生產製造企業來講,在醫療物資短期的特殊時期,發揮自身優勢,比簡單的捐錢捐物更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改造一條口罩生產線來說,無論是成本還是技術難度,對於車企來說都不是一件難事。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會長雷利民介紹,一條口罩生產線,根據生產品種和自動化程度不同,其成本在20萬元到40萬元之間;而生產口罩所必須的無塵車間,對車企來說更不在話下。
二、後續或將湧現更多「跨界大拿」?
2月3日,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曾表示,目前我國口罩的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而綜合工信部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資料,以2018年就業人口計算,現有產能還需要擴大至少30倍,才能滿足眼下的需求。
華創證券則估算,若全面復工,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醫護人員消耗量每天可能在5隻以上),至少需要5.3億隻口罩。
昨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正全力以赴增產擴能。截至到2月7日,全國口罩企業復工復產率73%,其中醫用口罩產能利用率達87%。
可以預見,隨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復產,再加上車企等各行各業的跨界支援,口罩的供應將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事實上,車企眼下要全面復工,對於員工自用的口罩也必須率先保障。
據統計,廣汽共11萬工作人員,每天需要20萬個口罩;比亞迪集團有22萬人復工生產,需要將近50萬個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共有2.5萬員工,按照每人每天兩個計算,也需要約5萬個口罩。
比亞迪方面告訴功夫汽車,目前階段對口罩的需求巨大,比亞迪2月17日量產後,將以政府、醫院、重點地區及戰略合作夥伴的供應為主。「我們正在積極增加產能,以便後續滿足更大需求。」比亞迪方面表示。
與此同時,廣汽集團方面也表示,為儘快掌握防護口罩生產設備成型、焊接以及機械、電氣等相關技術和生產流程,廣汽部件技術中心已於2月7日派出多名黨員員工赴東莞口罩生產設備製造商快裕達參加為期15天的學習。
儘管目前各大車企都在備戰復工,但是企業距離正常運轉無疑還有一段時間。車企利用此段時間生產口罩一方面不僅能極大馳援一線防疫工作,另一方面也能確保員工後續復工的安全需求,也算是現階段一個「雙贏」選擇。
在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以及廣汽之後,或許還將有更多的車企投入到「制罩」的戰線中,齊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三、功夫拍案
「企業的這種奉獻精神,會得到民眾的擁護,企業形象和品牌提升非常明顯。」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功夫汽車說到。
在一線防疫物資愈發緊張的形勢下,眼下越來越多的車企投身到口罩的「生產大軍」中去。目前儘快迅速提高疫情防控保障能力,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首要重任。而汽車企業本次的「硬核跨界」,無疑作出了最好的示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sspMnABgx9BqZZItC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