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村裡發了200多萬的「新年紅包」!啥好事啊?

2020-01-13     新華融媒大三農

一年忙到頭,最期待過年,除了闔家團圓的熱鬧,大人小孩搶個紅包,圖個樂子,當不得真。

可在淄博市淄川區將軍路辦事處公孫村的村民就領到了一份數目可觀的「新年紅包」

1月11日一大早,大家就都趕到了村委會。

一說到領錢的事,哪還有不積極的?

在我們攝製組到達之前,早就坐滿了人。

一年一次的年終分紅大會,就這樣開始了……

別看現在分紅熱火朝天,放在前幾年,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20幾個婦女「來找茬」?

孫書記是村裡的帶頭人,2014年,面對迫在眉睫的改革,他決定從舊村改造開始。

舊樓改造前

舊村改造,舊宅換新樓,這可是歡天喜地敲鑼打鼓的事,可是很多事,偏偏就不按常理來,舊房改造就要拆遷,拆遷就有釘子戶,公孫村也不例外。有一天,孫書記上了一天班剛到家,忽然聽著院子裡狗撕貓咬嘰嘰喳喳吆吆喝喝好不熱鬧,開門一看,好嘛,門口站著大約有20多個婦女。卻原來,她們不讓拆舊房,原因是,舊房換新房,一平方換一平方不合理。

「咋不合理唻?」孫書記問。

「俺的房子都是好房子,和那些破爛房子一個換法當然不合理!」領頭的婦女說得理直氣壯。

孫書記沒有急躁,反倒心平氣和。

「我說說,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現在,咱們村裡是在推開舊村改造工作,甭管你現在住著什麼樣的房子,都是舊村一部分,原則上都需要改造。現在舊村改造是需要的這塊地,不是需要的你的房子,新舊都是一樣的拆法。我也不強拆。大家回去考慮一下,明天早上要是想通了就罷,想不通去村委找我,我留著你的房子,不拆了。」孫書記說完這番話,突然就安靜了,大家沉默了一會,不一會兒就散去了。其實,孫書記心裡也沒底,第二天,早早地就趕到了辦公室,左等右等,婦女們,沒有再露面,從此以後,舊村拆遷工作,順利進行下去。

看得到、算不清、管不了

村裡資產村民們不關注,村幹部三年換一屆,面對產權制度改革這些棘手的問題,也同樣是馬馬虎虎。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村民們對村裡的資產是看得到、算不清、管不了。通過這次舊房改造,村委會發現了更大的問題。

舊樓改造後新建的老年人服務中心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部署推進會上指出:「這個新型集體經濟,新就新在不是傳統的『一大二公』的集體經濟,而是集體成員邊界清晰、集體產權關係明確的股份合作經濟。」

那麼,如何才能謀劃一條長遠的發展之路呢?

我國幅員遼闊,有些地方30多年前就已開始探索,有的地方卻連家底都沒摸清楚;有的發達村集體資產數十億元,有的村帳上卻沒什麼錢,不可能「齊步走」「一刀切」、一套方案包打天下。

正在他們發愁的時候,一次機會來了……

既當家、又監管、還分紅

2014年,將軍路辦事處組織了一次去南方學習的機會,一場「及時雨」就這麼來了,大伙兒也都想借著這次機會取取經。

此次南方之行,一下子讓他們找到了未來發展的路子。

「股權確立和流轉」深深地印在了每個人的腦子裡。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就已悄然開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每個村民,村民變股民。此後,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地也陸續開展改革和探索。

公示股改領導小組及基準日

說到這裡,有兩個關鍵的事不得不提,第一個就是制定《公孫村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股民資格界定方案》,以村民戶籍農齡為基本依據,以改革基準日界線,界定股東人員人數,編制股東名冊,張榜公示後,正式建立股東名冊台帳。第二件事就是成立公孫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擬定章程草案,形成章程。股東戶投票推薦產生股東代表,由村黨組織提名首屆董事會、監事會名單。經過大量的工作,股改完畢後,將村總資產量化為4888萬股。

成立了股份制改革,村裡的資產一下子成了全部股民的,誰都不敢動。每人一股,生不加、死不減,但可以享有繼承權。以前存不下的、容易流失的集體資產,大伙兒一下子都上心了起來。

新建小區

舊村改造,土地流轉,資產融資都煥發了新的活力。不動產也實現了收益。也實現了群眾對集體資產分股合心、聯股聯心。

200多萬,不一會就發完了

中午我們臨走前,分紅大會基本就要結束了。陸陸續續還有人來領錢。


每人一股,一股2000元,最多的一家領了1萬多,而且程序簡單,1個星期就到帳了。聽說2020年還要分的更多。2014年以來,壯大了集體經濟,大伙兒們的收入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山東省是農業大省,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累了大量資產,但也存在資產權屬不明、成員邊界不清、管理組織不健全、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限制了集體資產的有效配置和順暢流轉,抑制了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2018年,山東省被選為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通過各方努力。2020年將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從2015年國家布局首批試點,到今年5月份第四批試點名單公布,目前試點範圍已覆蓋到全國80%左右的縣;從清產核資到用集體資產股權抵押貸款,從南國沿海經濟發達村到中西部窮村,試點單位既大步快走,又穩字當頭……4年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賦民權、順民心,取得了各方滿意的驕人成果。

從過去的「按紅手印」到「拿著紅本分紅利」公孫村一直在改革的路上前進著。

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都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如果沒有,那就說明還沒到最後!農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hmTnW8B8wMrh2Li6Z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