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美國收割財富的三件武器,我們已經有了兩件半,未來5年是關鍵》文章中,介紹了美國收割財富的三件武器,它們分別是供應鏈、軍事和美元,並且詳細闡述了美國是如何依靠這三件武器收割財富。我把這套理論命名為《國際財富循環論》,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一下這套理論,在各國是如何得到推廣的。
想要實現國際財富循環,必須先建立強大的供應鏈,通過供應鏈製造的商品出口賺錢,然後本國貨幣地位逐漸增強成為全球貨幣,然後用本國貨幣在全球投資擴大供應鏈的範圍或種類,然後又賺更多的錢,這樣財富就循環起來了,不過這裡面還離不開強大的軍事,為何離不開軍事後面會講到,所以國際財富循環離不開三件武器:供應鏈、軍事和貨幣。
這裡說的供應鏈是一個廣義的機率,大可以包含所有產業,比如手機產業、汽車產業、醫藥產業等,小可以具體某個產業,比如手機產業也可以算一個供應鏈,因為手機產業中有攝像頭、晶片、光刻機、螢幕、馬達等零件,每一個零件都是供應鏈中的一環,它們全部組合到一起就成了一個供應鏈。所以在國際上有的國家掌握了大的供應鏈,比如中國,大到航母、高鐵,小到打火機、原子筆芯都能生產。有的國家掌握了小的供應鏈,比如日本,它在許多材料領域掌握了核心科技,它國無可替代。當然按照高中低端也可以區分,比如歐盟、美國等掌握高端供應鏈,中國等掌握中低端供應鏈。
實現國際財富循環的首個現代國家是美國,二戰後美國的工農業十分強大,所以它掌握了龐大的供應鏈體系,雖然它不是每一個供應鏈都掌握,但是它拉攏了日本、韓國和歐盟等來補充缺失的一環,所以當時美國想要生產什麼都能生產什麼。依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美國製造的商品在全世界掙錢,然後美元地位在全世界的地位提高,然後逐漸成為國際貨幣,然後美元又在全球投資擴大供應鏈的範圍,比如智慧型手機剛出來美國就大力投資,然後在全世界開始推廣普及起來,美國在其中就扮演兩個角色,不管是安卓系統還是IOS系統都是智慧型手機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它們靠它躺著掙錢,而且還控制了只能手機這個供應鏈,這裡面還有光刻機、晶片等,背後大部分利潤都被美國分走了。而智慧型手機能崛起就離不開美元的投資,比如到中國投資設廠,比如在全世界宣傳智慧型手機的優勢。
美國依靠供應鏈和美元,在全世界形成了最大的國際財富循環,這套循環本來是良性的,後來美國發現利用供應鏈和美元還可以收割它國財富(搶錢),於是就把國際財富循環升級成了國際財富循環強盜版,也就是美元收割多國財富的歷史,網上有許多介紹這裡就不展開了。導致的後果就是美國發現供應鏈做得太大太廣投入的資金很大,而且產出很慢,沒有美元收割財富快,於是開始大面積的去工業化,也就是把供應鏈中許多環節交給它國,這樣就導致它自己掌握的供應鏈越來越少了,只剩下幾個高端的供應鏈被它掌握,結果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曾經美國依靠強大的供應鏈出口各種商品賺錢,然後發展到後面就是只出口高科技產品賺錢,然後用美元換取中國等國的商品,中國等拿著美元找澳大利亞、沙特等國購買資源來生產,最後沙特、中國等國就把賺得美元拿來買美債,美國通過美債回收了美元,但是美債不可能一直發啊,所以美國依靠出口高科技產品也賺錢,來還這筆債務,本來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後來美國去工業化了嘛,開始用美元在全世界薅羊毛,認為這樣賺錢更快,所以出口的商品也越來越少了,導致掙得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債務也就慢慢還不起了,結果就是美債的規模越來越大現在美國已經還不起了。所以美國自從把國際財富循環升級成了國際財富循環強盜版後,發展就開始失衡了。美國現在打算洗心革面,所以這兩屆美國政府都在高喊製造業回流,歸根結底就是想重新掌握更多供應鏈的主導權。
第二個實現國際財富循環的是日本和歐盟,70年代日本看到美國實現了財富循環後也開始學習,當時日本在國際上的供應鏈規模相對較大,許多東南亞國家都被納入到了日本供應鏈的體系,為此日本利用地位開始增強的日元在東南亞投資,當然也包括投資中國。當時日本的確建立起了國際財富的小循環,之所以說是小循環因為當時日元的影響力有限,而且供應鏈也只針對東南亞和東亞等國,而且供應鏈的種類並不全面。但是也幫助日本快速崛起並且擴大了國際影響力,特別是80-90年代日本走向了巔峰威脅到了美國。
由於日本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美國想要阻止它輕而易舉,除了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外,美國還對東南亞國家進行經濟做空,也就是用美元薅羊毛,由於日本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保護自己的供應鏈安全,所以東南亞國家就不跟著日本混了重新抱美國大腿,日本的國際財富循環就被美國破壞了,之後日本地位一落千丈只能偏安一隅,日元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大幅降低。
歐盟也實現了國際財富小循環,歐盟掌握了不少高端供應鏈,依靠出口高端商品歐盟各國賺了許多錢,歐元國際地位僅次於美國,不過歐元和歐盟的供應鏈也有限,主要在歐洲和非洲和中東的部分地區,所以它也只是建立起了小循環,不過它們也威脅到了美國。美國一直在阻止歐盟把國際財富小循環變成大循環,為何是阻止而不是破壞呢?因為美歐交集太深了,如果破壞了歐盟它自己也要遭受重大損失,比如光刻機為例,美國現在單獨靠自己已經造不出高端光刻機了,必須依靠歐盟成員國,而且歐盟還是美國商品出口的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如果徹底識破臉皮,美國將失去歐盟的市場得不償失,所以美國一直是阻止而不是徹底破壞。比如德國投資的北溪二號項目,它就是歐盟能源供應鏈中的最重要一環,而能源又是工業供應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美國阻止北溪二號就是想要阻止歐盟擴大供應鏈的範圍,而德國不顧美國阻撓堅持修建北溪二號,就是想要擺脫美國,否則早晚一天美國會薅羊毛到自己頭上。
歐盟本來可以建立一個較大的國際財富循環,因為歐盟是僅次於美國掌握高端供應鏈最多的組織,而且中低端也掌握了許多,歐元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還不錯,但就是因為歐盟的軍事力量太弱了,這裡的弱是他們沒有統一的軍隊,北約的老大畢竟是美國霸占著。而且歐盟自己還要美國派兵保護,其實靠近歐洲的許多國家想要投靠歐盟,擺脫美國的控制,但是看到歐盟自己都沒實力保護也就不敢投靠歐盟了。這也是為何現在法國極力勸說歐盟各國組建歐盟自己的軍隊,除了它想當歐洲老大的原因外,就是想要用軍事作為支撐建立起國際財富的大循環,一能避免美元收割財富,比如現在美國遭遇危機就印鈔轉移危機,全世界各國就不得不承接這種危機,沒有誰願意但是又不得不接。二是實現大循環後能賺更多錢國際影響力也大增。
第三個建立國際財富循環的就是我們,我國雖然掌握的高端供應鏈相比美歐少許多,但是中低端領域我們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所以我們的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開始增強,我們也開始各國建立起了人民幣互換協議。而且我們的軍事力量排個世界第三當之無愧,最多10年世界第二的位置就將屬於我們,所以我們建立起了國際財富大循環。美國一直想要阻止我們的國際財富循環,請看仔細是阻止而不是破壞,美國倒是想破壞,結果我們比歐盟跟美國的交集還深,美國的供應鏈是離開了中國,那它的供應鏈就基本不復存在了,而且它將失去重要的市場之一,對美國來說得不償失。所以美國現在是不敢破壞我們的國際財富循環,特朗普不是嘗試了嗎?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被攆下台。
美國曾想扶持印度等國,讓他們建立起強大的供應鏈來取代我國,但是美國又擔心印度發展起來了,依靠本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又會成為美國的威脅,所以美國現在是左右為難。未來,東協如果團結起來也會形成自己的國際財富小循環,當然印度是最有希望的國家,至於俄羅斯、沙特這種資源國家,想要實現這種國際財富小循環太困難了,但是它們完全可以學習歐盟尋找互補的國家結盟,那麼就能實現小循環。所以未來的世界發展趨勢就會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結盟,美元一超的地位將被瓦解,形成多強的局面,也只有這樣的局面對全世界才公平,也只有這樣的局面,才不會有國家想把國際財富循環變成強盜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hck9HgBMMueE88v4x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