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機械錶的人應該多少都聽過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的名號,它是一個能夠檢測出手錶精準度的第三方機構,獲得瑞士天文台認證的手錶基本上來說每日走時誤差可以確保控制在-4~+6秒的範圍內,整個檢測過程是以去掉擺陀的機心為對象,測試周期可長達15天(不包含需經識別、分類與上鏈等工序的工作日),期間機心會經過三種溫度(8℃、38℃與23℃)、五方位(錶冠朝左、朝上、朝下以及面盤朝下和朝上),以及七項檢測標準的關卡,在滿足所有條件的前提下,一枚機心才能正式獲得瑞士天文台的認證。
搭載通過檢測認證過機心的手錶,手錶品牌都會配備一張「COSC證書」,它是「瑞士官方天文台檢測機構」的縮寫。
通常獲得天文台認證的手錶,在面盤上可見」CHRONOMETER」字樣以供辨識。
在資深的鐘表玩家眼裡,搭載天文台認證過機心而定手錶或許只是一款基本好表的門檻而已,但是對一般消費者或初入機械錶世界的人來說,瑞士天文台認證有一定程度可供辨別手錶品質良莠的指標性。因此,我們的確有需要對這項認證多一些了解,若你對天文台認證還處在比較懵懂階段,那麼以下有關該認證的幾項數據和事實是需要你先掌握的。
1. C.O.S.C.是一個為大眾服務的非營利機構;
2. 實施的對象限定為瑞士製造的機心;
3. C.O.S.C.旗下共有三間檢測實驗室,分別在瑞士的日內瓦、Biel和La Chauxde Fonds。共聘請約60位正職人員以及70位約聘人員;
4. C.O.S.C.是受到位於瑞士Berne的瑞士認證服務機構(Swiss Accreditation Service, SAS)所承認的組織;
5. C.O.S.C.由於測試是逐只測驗,所以即使是同款的兩隻表,測試結果在數字上也可能有若干差距;
6. 每年送到C.O.S.C.檢測的機心(包括機械錶與石英表)約有超過180萬枚;
7. 三間檢測實驗室每日檢測機心的總上限為6000枚;
8.在受檢的手錶機心中,大約有百分之二至三的手錶會遭到淘汰。
9. 若把範圍縮小鎖定在瑞士出口的「機械機心手錶」,則每年約有21%能獲得C.O.S.C.認證;
10.測試機心只測試沒有擺陀的裸機;
11.在盤面做出Chronometres的標記之外,還隨表附上天文台認證證書。證書不僅載明了所有測試數據,表上也會有不同的天文台編號。多數表廠的天文台證書會留在原廠,消費者見到的是表廠自製的天文台表證明卡。
天文台表的測試過程非常規範:從第一天開始,觀察表的狀態在24小時後呈現的差值,記錄下來就是日差。每天的日差以秒為單位,正、負表示快慢。前十天日差平均值即為每日速度變化。前十天每兩天之日差間差值的算術平均值,就是平均速度變化;差距最大的兩組差值,就是最大速度變化。而不同位置速度差異則取第1、2天與第9、10天平均每日速度變化之差值、最大速度差異則是前十日差值與平均每日速度最大之差值。通常在測試中不可中斷,只有第10天可因需求暫停。
測試期間溫度必須維持在攝氏23度,溫度誤差不可超過一度,只有在第11天改為8度,第13天則定在38度,求出每度平均每日速度變化值即是溫度影響值。至於持續速度則是指最後一天與第一、二天平均每日速度之差值。
然而,這項認證檢測的過程和項目在今天看來是有缺陷的。比如C.O.S.C.只針對檢測裸機心,而非整個手錶的檢測。機心檢測後還需經過安裝在表殼中,裝配過程中會有可能導致機心出現故障,所以這樣的檢測不能說明機心就真的非常優質!
對於以上缺陷,天文台認證官方給出的答覆是:每年要測試如此大量的帶殼手錶,這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檢測儀器和過程,因為每塊表的規格都不一樣。此外,如何精確測試那些可顯示各不相同的,千奇百怪的錶盤運用的操作過程,也是一個問題。因此,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憑證,即便在裝配過程中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天文台測試的數據及穩定性。這樣的話,品牌就應該加強自身在裝配過程中的裝配問題,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裝配質量上保持高度的警覺,並且進行非常嚴格的測試。
為此,勞力士、歐米茄、積家先後在天文台認證檢測標準之上,再推出了自家的一套檢測標準。
歐米茄Master Chronometer
歐米茄的測試標準——Master Chronometer。歐米茄2015年推出這一標準。擁有MASTER CHRONOMETER的表,需經過兩次檢測認證。須先獲得瑞士天文台認證後,再經過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所(METAS)認證的8項嚴格測試,才可獲得MASTER CHRONOMETER腕錶的稱號。這是一種比COSC(天文台認證)更為嚴格的測試方式,內容主要包括六方位測試,在15000高斯的磁場裡測試防磁性能,接著在儲能與走時之間來回測試,讓日誤差保持在0-5秒以內。
勞力士Super 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
勞力士頂級天文台認證的主要檢測項目如下:勞力士成表的精準度要求誤差每天不得多於-2/+2 秒(C.O.S.C.的標準則為每天-4/+6秒);每隻勞力士手錶首次防水性能測試,將需注入過多氣壓,然後將手錶浸進載滿水的高壓潛箱。防水深度為100米的手錶會以其所示壓力另加10%進行測試。而防水深度為300、1220及3900米的潛水手錶則需另添25%安全係數的壓力進行測試。
積家1000小時認證
為了模擬佩戴者使用腕錶的不同情況,以測試腕錶的精準性。積家生產的每一枚表都經過最嚴苛的1000小時品質管制。在這1000小時(約41.5天)的測試里,腕錶需要經過抗冷、熱和不同大氣壓力的考驗,並通過程度不一的衝撞測試,模擬未來佩戴腕錶時可能會遭遇的各種情況。經過1000小時測試合格的腕錶,在表背上雕刻有黃金圖案作為印記。
更多腕錶資訊還請您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每天五分鐘帶您了解腕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