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行業怎麼樣?年輕人千萬不要一畢業就去當監理!

2019-05-07     C20先生

監理行業怎麼樣?年輕人千萬不要一畢業就去當監理!

監理二字早已有之,「監」是監視、 督察的意思,《 詩經· 小雅· 節南山》就有:「何用不監」;「理」,通常指條理、準則,如戰國韓非子認為:「理者,成物之文也」。以此引申「監理」的含義可表述為:以某項條理或準則為依據,對一項行為進行監視、督察、控制和評價。

現代推行的監理制度可以概括為以合同、規範、圖紙為準則,監督建設方及施工方的行為,保證工程投資、進度、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

我國於1988年開始工程監理的試點,1996年在建設領域全面推行工程監理制度,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程建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設監理制度已成為我國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但也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監理作為第三方,本來地位應該是高於業主及施工單位,公平公正對待業主及施工單位,但在當前的形勢下,面對業主單位的強勢,監理更多的只能是站在業主方面督促施工單位快乾活少索賠。很多業主平時對監理工作干預較多,有時不通過監理工程師就直接向承包商下達指令,妨礙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這種局面在高速公路項目較少見,在市政道路、房建工程可以說是普遍存在。

二、政府監督管理缺乏力度,我國推行建設監理時間不長,監理行業還比較脆弱,監理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還不夠穩固,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導。

三、監理本身素質良莠不齊,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90年代初,剛開始實行監理制度的時候,監理人員都來自施工單位,很多去報考監理工程師的都是公路局領導及施工單位經理總工等,經驗都十分豐富。

隨著競爭的加劇,監理費用一再被壓縮,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工地逐漸變成了幾個歲數大點的總監及監理工程師帶著一幫剛畢業一兩年的監理員在干,監理水平下降一方面造成業主單位對監理的不信任,另外一方面也造成工地監管力度變弱,由此也造成了不少的問題。

從事工程這麼多年,打交道的監理工程師天南海北到處都有,自己也從事過將近一年時間的監理,對於監理這個行業也算有深入的了解。

05年,浙江長興,方工,橋樑監理,50多歲,哈爾濱人,性格直爽,剛正不阿,有什麼事直截了當從不拐彎抹角,平等對待施工單位及業主,敢於回絕業主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方工經驗豐富,工地上很多的事情你沒有想到,他都提前幫你考慮好了,有空時就教導你該怎麼施工該怎麼干,可以說從他那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這樣的監理也許才是真正符合國家建立監理制度的初衷,對工程建設有正面促進做用的人,可惜這樣的監理碰到的並不多。

06年,自己也去江西一工地當了一段監理,對於監理的生活及狀態也算有了深入的了解。南方雨水多,記得從過完年一直到五月底雨基本沒有斷過,工地一直沒怎麼幹活,事情很少,每天的生活就是看電視到凌晨兩三點鐘,第二天一直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吃飯,下午去工地轉下,很閒也很無聊。偶爾幾個標段的監理一起吃飯,談論的不是怎麼增強專業知識,而是交流怎麼對付施工單位。

一個老監理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年輕人千萬不要一畢業就去當監理,當監理久了專業知識一點沒學會,人也變懶了、嘴也變饞了、人也變刁了,等你想去干施工什麼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什麼專業知識也不會,也吃不了那個苦,人基本上等於廢了。」於是在乾了幾個月監理之後,還是又回歸到了施工行業,雖說忙點累點,但活的真實踏實,更有成就感。

鐵路工程前些年發展一直十分緩慢,一直到近些年,國家開始大力推行高鐵建設,才開始突飛猛進,飛躍式發展。鐵路相對於高速公路發展較晚,市場不成熟不規範,幾乎還處於壟斷階段,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都是鐵路系統的,路外單位很難參與。鐵路工程,監理制度施行的更加不徹底,業主單位自己組織的檢查及發出的指令比監理單位的還要多很多,而且往往比較強勢,說一不二,動不動就是連監理及施工單位一起罰款,誰也不敢反駁。

監理行業在我國發展已經將近三十年,截至2017,全國共有監理企業7483多家,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15萬餘人,監理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監理工作為我國建設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當然監理制度由於國情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缺陷,未來還要在提高監理的重要性、獨立性及監理人員自身素質等方面不斷完善才能更好適應新形勢下的建設需要。最重要一點也許是必須提高監理待遇,只有監理工資遠高於施工單位,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監理行業,這才是提高監理行業水平的根本。

作者:再別康橋(基建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fJeHWwBmyVoG_1ZN3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