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婆婆的真實晚年生活是怎樣的?三個女人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2020-04-12     深情解讀

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我總在想,三十年後,我會過著怎樣的晚年。但無論如何,我不願過我父母這樣的晚年,太苦。為了家庭,操勞了一輩子,從未享過一天的福。

我努力賺錢,挑燈工作,為的就是晚年能自己掌控生活,減少為錢而忙,不再重走我父母的老路。

尤其是我媽媽,真的好累好累,現在的她,白天在醫院裡打零工,下了班就回來做飯帶孫女做家務,剛會走路的孫女太鬧了,她又要幹活,沒精神看管她,索性就背在肩上,或洗碗做飯,或干農活。

我媽從未抱怨過生活之苦,在她的意識里,好像天生就應該為家庭付出,為兒子付出的。

她說:「不管兒子媳婦好不好,趁自己還乾得動,就多干一點,能賺錢就養他們,賺不來錢了就等死。」

她的話未免有些悲觀,但又有什麼辦法,好像農村婆婆們都這樣,一輩子只會付出,從未想過要求回報。

就算想要回報,也不會要求兒子回報,只會要求女兒了。從前的我,很計較,父母那麼辛苦,從早忙到晚,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兒子們而操心,而我,從二十多歲畢業以來就離開家自立了,一路走來,結婚生子,都靠著自己的雙手打拚,從未靠過父母,內心有時也會不平衡。但過了30歲以後,也想通了,能靠自己的能力拚出一片天地,也是一種本事。

看著父母白髮蒼蒼,才發現,父母只剩餘生,而沒有什麼奮鬥可言。他們的希望,也就是家人團聚,兒女成才,孫子孫女健康成長。

我父母的晚年生活,是眾多農村老人的一種,還有很多其他生活方式,我就挑幾個典型的農村婆婆生活方式來當代表,總有一種會刺痛你的心,人生之苦是從當婆婆開始的。

1. 邱阿姨,一邊帶孫一邊開小店,熬夜通宵是常事

邱阿姨在村路口開了一家小店,全村幾百口人,家家戶戶都有幾個孩子,男女老少都喜歡打麻將消遣時間。

邱阿姨的小店生意很好,尤其是這段時間,大家都沒有出門,也沒有復工,打麻將的人就更多了,小孩消費能力也很強。

靠一間小店養活全家,根本不成問題,邱阿姨一邊帶孫子一邊看店,有時候客人打麻將通宵,她和老伴也會輪著守到通宵。

邱阿姨的兒子媳婦在工廠里打工,經常要加班,幾乎管不了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邱阿姨跟老伴在帶。

人到老年,生活才真正苦。年輕的時候,或許為了金錢而忙碌,小孩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缺席。

等到孩子長大了成家了,自己卻老了,當了爺爺奶奶才真正開始學帶娃。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輪迴,大家都不要著急,你在當父母的育兒路上缺席了,總會在當爺爺奶奶的路上補回來。

2. 羅阿姨,為帶孫子放棄打工,不到50歲當奶奶

羅阿姨很年輕,今年還不到50歲,皮膚白皙,頭髮烏黑,沒有半點老人的模樣。

她的兒子很早結婚,18歲左右就娶妻生子了,而羅阿姨結婚也很早,所以,40歲出頭就當奶奶了。

正值中年,正是人生奮鬥的時光,大多數人往往在40歲左右才走上事業的巔峰,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長大了,不用自己怎麼操心,可以放手去拼搏了。

可沒想到,兒子才剛成年,就談了戀愛有了孩子,作為婆家總得負責。於是羅阿姨辭了職在家專心帶孫子,兒子媳婦出去打拚去了。

有一次遇見羅阿姨,攀談起來,我說你那麼年輕就當婆婆了,不錯啊。

她說:嘿,我寧願出去打工,自由自在。若不是帶孩子,我現在說不定早就賺了錢出去城裡買新房了,還住這棟舊房子。

她說的是實話。

但凡我們村裡,有點能力又有點錢,人生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的,都去縣城裡買了商品房,從此過上「高端」生活了。

人都有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只是現實不允許,計劃趕不上變化,你以為人生應該這樣規劃,這樣走,可現實卻是往那邊走。人到中老年,體力跟不上年輕人,你不得不屈服於現實,讓年輕人去拼。

3. 廖阿姨,受了媳婦的氣只能獨自承受,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

廖阿姨的情況比較特殊,年輕的時候就跟老公離了婚,兒子的撫養權歸她,獨自撫養孩子長大,再也沒有改嫁。

農村夫妻,不像很多明星,公眾人物或者有錢人那樣,就算夫妻離婚了,孩子還會共同撫養,沒撫養的一方還會給錢或者定期探望。

農村夫妻很現實,離婚了就跟從未結過婚一樣,孩子給了另一方就好像跟自己沒關係了似的,很殘酷。

不僅僅廖阿姨是這樣,好幾對離婚夫妻都是這種情況,無論孩子給男方還是女方,另一方就跟死了一樣,不會再出現了,這對孩子不公平。

廖阿姨一人養大孩子,別提吃了多少苦,等到孩子長大了娶了媳婦生了娃,自己也老了。打不了工賺不了錢的時候只能在家帶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養家的重擔全靠兒子媳婦。

兒媳時常抱怨,要麼埋怨孩子沒帶好,要麼就抱怨生活不幸福,將情緒都發泄給婆婆。

廖阿姨只能獨自承受,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人到老年,守寡之苦恐怕比年輕的時候還痛苦。


人老了,孤獨的情緒會充斥整個內心,而年輕的時候,一心想著為家為孩子,以為只要熬出頭就好了。可真到老了,才發現,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熬出頭,不過是一個以死亡為終點的過程。

如果真的有熬出頭這種好事,那恐怕就是死亡了。死了就真的一了百了,沒牽沒掛,也沒煩惱了。

人到老年以後,會逐漸看兒女的臉色,他們已經無法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了,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了收入,就沒了說話權。所以,大多數老年人,會趁現在還乾得動的時候,沒日沒夜的干,不為別的,只為了自己心安,不給兒女造成負擔。

-end-

作者:新面紗,【深情解讀】欄目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el3e3EBiuFnsJQVP3t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