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小燕子」紅了,鐵達尼號沉了,《走近科學》開播了

2019-10-14     變相怪姐


七旬老太竟然突然懷孕?

全村村民為何半夜脫髮?

下葬男子突然復活,究竟是人是鬼?

樓道深夜頻頻傳出慘叫聲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讓我們一起走近科學。

這段來自《走近科學》的著名開場白,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吧?再配上鬼片一樣的質感、令人毛骨悚然的BGM,給無數人留下過不可磨滅的童年陰影。

然而就在9月30日,《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集《治理水花生》,再也沒有了下集預告,開播21年的《走近科學》徹底大結局了

21年前的1998年6月1日,《走近科學》正式開播。

作為央視首個大型科普類電視欄目,《走近科學》當初的定位是一檔嚴肅的科普節目,每期節目由一條新聞線索引出,破解新聞熱點背後的科學問題,甚至還讓6個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一堂,就為了引發觀眾對科學的興趣和關注。

奈何觀眾對「逼格」完全不買帳,在播出的第五年,《走近科學》的收視率跌到了全台倒數第二,一度面臨著停播的尷尬境地。

為了生存下去,鬼才節目組決定改變畫風,重新將節目風格定位為破除封建迷信,並創造出初代「震驚體」的敘事套路——

開頭的故事必須懸疑詭異,中途的發展一定要恐怖離奇,結局的原因一定要足夠沙雕。

《走近科學》可謂中國最早的標題黨,UC震驚部和公眾號反轉黨在故事上平地起高樓的本事,在它面前也就三腳貓的功夫。

這一改版,節目立馬活了過來,不僅收視率飆升,十三年來不斷有人沉迷入坑,B站上更有眾多「走近科學十級觀眾」科普講解。

由於節目內容太過神奇,進入網絡時代後更異軍突起,成為「網際網路初代快樂源泉「,其中好些故事,都能讓人笑出豬叫。

比如經典的《飛棍疑雲》,很多80後、90後都經歷過被飛棍支配的恐懼。

2005年,吉林通化發現了震驚全國的飛棍。一個正在值夜班的工作人員,在小區的攝像頭中多次看到一條閃光的神秘飛行物。

神秘飛行物閃著白光、目測長度2至3米、外型呈波浪狀,最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飛行速度超乎人類認知範疇,僅用半秒就飛過30米的廠房,時速達到了200千米以上。

《走近科學》立刻對其展開調查,經過研究,懷疑這可能是國際上出現過的不明飛行物「飛棍」,於是節目組請到世界華人UFO聯合會目擊調查部主任張靖平展開深入調查。

那麼這條神秘飛棍,到底是入侵地球的外星飛行物?還是未知的遠古生物呢?

1998年,「小燕子」紅了,鐵達尼號沉了,《走近科學》開播了

不!大家都猜錯了,通過張靖平和節目組的現場調研,這條「飛棍」,其實是一隻個頭很大的飛蛾!?

因為飛蛾在攝像頭前近距離飛行,再加上設置的慢快門模式自帶重影功能,於是一隻普通的飛蛾就變成了震驚全國的「飛棍」。

還有一期《吐血奇人》,也讓怪姐印象尤為深刻。

故事是這樣的:一名叫做農永光的奇男子,他天賦異稟,能隨意控制身體里的血液,和節目組談笑間口吐鮮血,臉色不變。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招神奇的本事:能用嘴從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中吸出鮮血。

節目組一聽,難道這是什麼遺落民間的吸血鬼後代?

於是帶著農永光,專門到當地的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首先醫生讓農永光現場演示了吐血技能,並驗證了吐出的血液都是人血,和他的血型完全吻合。

然後醫生對他做了全身檢查,確定他的身體構造為人類,但在檢查中,醫生髮現農永光牙齦的齦下結石比較重。

醫生根據他牙齦紅腫的現象,對口腔進行了仔細檢查,最後謎底揭曉:農永光的吐血技能是因為牙齦發炎!

農永光是農民家庭出身,從小跟著父母做農活,每次做農活時,他的牙齒咬合就會形成強大的負壓,由此造成他只要咬合用力,牙齦就會大量出血。

至於吸血,完全就是嘴裡吐出來的血……

不過說到《走近科學》的鬼扯顛峰之作,還是整整播了5集的《誰在背我飛行》

這起發生在70年代的離奇飛人事件被稱為中國UFO三大懸案之一,劇情是這樣的:

黃延秋,河北省的一個農民,他自稱連續三次被兩個不明飛行人帶走。第一次是晚上10點躺下睡覺後,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在南京!

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第二次,這一回,飛行人背著他一夜之間從河北飛到上海。

第三次神秘失蹤最誇張,飛行人背著黃延秋,9天內跨越了19個省市,累計飛行一萬多公里,平均每分鐘飛行20公里,飛行速度接近音速。

更離奇的是,不明飛行人還在黃延秋家裡留下了姓名:高登民、高延津。

當時的專家根據黃延秋的描述,用模擬畫像的方式畫出了兩個飛行人的樣貌,但怎麼找都沒找到他們的下落。

怪姐還記得,當年看完節目嚇得晚上不敢出門,覺也睡不安穩,就等著下集播放,謎底揭曉。

結果……節目組找來了心理醫生對其進行測試,認為黃延秋有嚴重的偏執病,幾次失蹤都是自己在夢遊狀態離開家的!

除了這三個「經典故事」,《走近科學》的段子還有很多,隨便打開一期都能樂上一天

比如一棟死過人的單元樓出現靈異事件,每逢有狗進入都會發出慘叫,調查後證實是因為樓道的電線漏電,電得狗疼,所以才會發出慘叫……

一隻基因突變的熊貓,長相和普通大熊貓類似,但毛髮、習性差別巨大,最後動物專家證實,這其實是一隻染過色的松獅。

一戶村民養的牛竟然奇蹟地產下了一個蛋,村民把牛蛋當寶貝,專家通過X光化驗,得到結論這其實是一坨比較大的牛屎。

一個農村天降藍色隕冰,村裡的老人認為是無根之水,於是凍在冰箱裡每天舔兩口強身健體。節目組這次採訪了地理、氣象學等專家都找不到答案,直到諮詢了一位民航人士,才知道從天而降的藍色隕冰,其實是來自飛機衛生間——經過化學處理後結成「藍冰」的人類排泄物……

一個叫做「鬼剃頭村」的村莊,所有村民每晚都會被剃頭,剃落的頭髮早上被整齊地擺放在枕頭上。最後《走近科學》實地考察,發現這個村莊以前經常開礦,地里的蓮花白在種植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金屬鉈,導致全村食後中毒,才會嚴重掉發。

雖然改版後的《走近科學》贏得了收視率,但在近十年里,「震驚體」的風格也讓它飽受爭議,被批評為打著科學的幌子譁眾取寵

張騰岳在《吐槽大會》上自黑「走進偽科學」

當然,這些故事在現在看來,不免讓人覺得是在侮辱觀眾智商,但換一種角度,上文提到的那些例子,一個看似荒誕、沙雕的答案,卻可能讓當事人擺脫一輩子的困擾。

走出愚昧,離常識和科學近一步,《走近科學》真真正正地做到了。

它用一個個匪夷所思的「鬼故事」,消除了我們對靈異和超自然現象的恐懼;

它教會了跟風的你我,不要盲目相信,要有質疑的精神、有衝破迷信的膽量;

它陪伴著我們從小孩長大成人,用「怪奇物語」點燃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和認識。

《走近科學》雖然停播了,但它會是中國電視史上最獨一無二的科普節目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4nmym0BMH2_cNUgW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