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於重慶心向野
生長於山野安於室
……
- 重慶 · 松間 -
重慶,這座有著「8D之城」「魔幻之城」美譽的城市,因其獨特的山勢地貌,讓每一個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震撼。
馬路上面是房屋!馬路下面也是房屋!房屋上面還是房屋!簡直就是奇幻!
其實,重慶不僅有粗獷豪邁的山城景象,以及火鍋茶館的市井氣息,也有安靜文藝小清新的休閒之所,重慶南山的松間旅館便是其中之一,在這裡時常讓人流連忘返。
一個松林環繞的山野旅舍
松間,是隱藏在山野里的一個小旅館,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山公園北路。這裡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內與塗山寺、老君洞、大佛寺等古建築相映生輝,點綴著山城重慶分外妖嬈。
在南山,有「重慶最美書店」之稱的南之山書店,有看夜景一流的一棵樹景點,也有綠意盎然的植物園。身處在這一片詩情畫意的地方,松間自然也有它的獨特之處。
曲徑通幽處
松間位於在南之山書店的對面,是由一棟小別墅改裝而成的民宿。它原本是一棟方方正正的民居,簡單幹凈的屹立在松林之間,可能少了一份遠眺的美景,但多了一份居住空間應該有的寧靜。
這裡是真實存在的重慶森林,「曲徑通幽處」用在松間身上真是很貼合,隱匿在南山後山林中,避開了主幹道上的馬路,是南山靜中之靜。
松間的空間白凈有趣,從餐廳到天台鑽石房,一共五層。走近它的時候,映入眼帘的是一棟純凈的白房子和夢幻的旋轉樓梯,底下是錯落有致的水泥色系階梯和仙人掌。
從入戶花園開始,設計師便用乾淨整潔的建築結構與錯落趣味的庭院台階巧妙的融合,環抱的樹木,自然而舒適,天然的環境,作為空間的裝飾,那是再奢侈不過的美景。
人與自然、設計之間的關係,就是儘可能的達到一種和諧;在這裡,沒有炫技痕跡的設計,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在自然空間裡生長出來的一樣。
露頂灑松風
松間小旅館,與其說是建在森林深處的白色房子,倒不如說這一方靈木幻化出了一個叫「松間」的夢。
這裡有吃有住有玩,一樓有一個叫「席間」的小餐廳和露天的網紅泳池,二樓是客房和露台咖啡廳,而房子的背後還有個後花園。
不僅如此,這裡還坐擁松林間滿眼的綠,無論走到哪都被綠色包圍著。林間小院子裡那一字排開的純白桌椅,純凈整潔,很有野趣。要是能跟朋友們來林間開個party應該會很棒。
晴天的時候登上屋頂露台又是另一番滋味了,不是白紙黑字寫著嗎?—— 露頂灑松風,下午茶,酒廊,吹吹風。
誰說天亮著就非得保持清醒?這個屋頂接受小酌微醺,縱容你的白日夢。屋頂下有森林餐桌,屋頂上則有愜意的放空,隨時隨地享受自然的野趣。
此間有真意
樓梯轉角處的那一行極具禪意的字句「此間有真意」,看見時頓了一下,「真意」是什麼?也許一時參透出來,但在這裡居住一晚,大腦會得到徹底的放鬆。
進入室內的公共空間,設計大量運用了如塗料、水泥、水磨石、原木等基礎材質、以及裸露的鋼材等。但運用並非粗製濫造,而是在探索一種最為真實的生活訴求。
大面積的落地窗,可以直接欣賞室外森系「水彩畫」,聽著淅淅瀝瀝的春雨敲打在樹葉上,再前仆後繼的落地,反彈出泥土濕潤的香氣,經由四面八方的開敞著的落地窗侵入屋內,很容易就入了神。
這裡的每一件家具都價格不菲,純凈天然的空間,每一處都顯得克制且用心,雖簡約卻精緻耐看,值得你細細琢磨。
最神奇的空中烤爐,造型顛覆三觀,在這裡考個棉花糖什麼的,非常切題。如若是冬天,燃一爐熱烈的爐火,再從書架挑一本對味的書,會讓你忘記周遭的一切。
松間客房只有六間,從而將較大比重的投入運用到了生活的基本面。這些與人真實接觸到的方方面面(如家具、衛浴、暖通設施、灰色空間的營造等),也許才是生活的根本。
四野,是其中一間客房的名字。一棵穿過白色閣樓肆意生長的松,是這屋的主人。微醺歸來時,一屋的光影交錯早已為你點亮,復古的藍牙收音機里正播著低沉慵懶的爵士樂。
這時的「四野」像極了一位默契體貼又給到你足夠空間的伴侶,讓你既能四仰八叉躺在閣樓的榻榻米上數星星,沉浸於身在山中,在四下無人的野趣中,與那松林相看兩不厭。
所有的用品都是非常有品質而且小眾,特別是那個設計成了巨大鑽石形狀的玻璃窗,一進去第一眼看到時,絕對所有人會哇的叫出來,簡潔純粹,有一種裸奔的美感!
如果你戀上了「四野」,這裡還有:「一夕」,「二宿」,「三餘」,「五曜」和「六時」,每一間都帶著獨特的氣質,撩撥你入戲不同的角色扮演。
作為一所對外運營的山野旅舍,松間同樣需要照顧到外來客群的不同需求。所以,在房間的營造上,松間選擇了幾個不同的視覺方向,從各個層面來滿足旅客的不同體驗需要。
在這裡,陽光、親子、輕奢、傳統、異域等等都是松間所使用到的元素;設計使綠植與山水的關係環抱其間,那種生於野、安於室的狀態,便是生活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
幸福下午茶
松間還有個認真做飯的小廚房,叫席間,配菜制,應四季不定時更換菜單。這裡的日常看似簡單到食物是如何從大地到餐桌,但又複雜到要探索和處理人與自然的每一寸邊界。
管理團隊一個個也是真正美食愛好者。「如果用一道菜來形容,那我是爆炒,老郭是文火慢燉的雞湯,阿媛則是可口細膩的蛋糕」。「松間」的美食主理人Ze這樣形容自己和另兩位合伙人。
作為旅舍配套的餐廳,在營造上為了要讓居住者零距離地感受到來至山野的滋養,松間的餐食為無菜單料理,住客只需提供就餐人數,而吃什麼由老闆來定,按位配餐。
出於真心熱愛這片松林,他們還把來源於此的靈感融入到一道道料理中。比如松間的頭牌甜點「松果蛋糕」,除了造型上透露出對松的執念,還為它設計了獨家吃法。
有別於名媛貴婦般的小抿淺嘗,而是爽性的從頂部切入,再果斷的一勺到底,將一整個糕體的縱切面融入口中,任層次分明的濃郁感在口腔慢慢暈開,直到齒尖觸到焦糖松子的酥脆,「嘎嘣」一下咬碎,一股令人愉悅的香甜便滿溢唇間。
松間的另一道茶點也忠實的貫徹著松間的奇思妙想—— 你以為它是布丁吧,其實它是蛋糕;你同意它是蛋糕了吧,它又還會爆漿;關鍵那噴涌而出的不明液體,竟是40度的朗姆酒;有酒精的甜點,大概也只有愛酒之人才能想得到吧。
如果能趕著春的尾巴,品到那一味「腌篤鮮」,可以說是十分幸運了。冒尖的春筍,剛出苞的嫩黃豆,再配上三年的雲南火腿,佐之一點小蔥薑片,再慢悠悠的等著文火將它們馴服於一鍋白湯之中,一口下肚,春味四溢,任再漂泊的心,也被療愈了。
還有那一道被爆炒逼出靈魂的「石鍋黃喉」,在接觸牙齒的一瞬間斷裂,沒有一絲的猶豫和牽連,是無辣不歡的人,留著淚也要掃蕩光的江湖快意。
還有兩道心頭好,雖此地不接受點菜,亦無菜單,還是忍不住要為它們正名,文案都想好了,一道叫:「酸酸甜甜的不止愛情,還有Ze的糖醋排骨。」另一道叫:「乾貝蒸飯最好的歸宿,是在松茸土雞里泡個湯。」
從下午吃到晚上,從屋頂喝到樓下,再帶著一絲微醺枕著整片松林安然入睡,想必,這個夢,除了秀色之外,也定是可餐的吧。
- 結束語 -
在松間,夕陽的餘暉就是啤酒花的顏色。酒過三巡,或在山谷劇場的石階上一坐,或在松間放映室一躺,切換個頻道,悠哉悠哉,去感受一段膠片里的人生。
一群人,一頓飯,最美不過松林的人間煙火。在這裡,成為朋友的理由,也許是因為被同一棵樹上的松果砸中,也許是因為用同一個角度拍到黃昏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