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完結篇》:功夫電影「安樂死」,接下來怎麼辦

2019-12-24     莫秀才拆電影

功夫片曾是華語電影最重要的類型片,如今享譽全球華人圈的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吳京等巨星,都是依靠功夫片起家。但最近20年,功夫片明顯變得不景氣,幾乎是甄子丹一個人,在支撐這個類型片。

甄子丹最近多次宣稱,《葉問4:完結篇》(以下簡稱《葉問4》)將是自己功夫片生涯的終點,實際上,《葉問4》可能也是中國功夫電影的終點。

正如袁和平所說,李連杰和甄子丹都沒有接班人,現在演藝圈裡會武術的幾個人中,吳京已多年不拍功夫片,吳樾甚至連動作片拍的都不多,趙文卓不知道在忙活啥,張晉和釋小龍似乎還難挑大樑……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功夫片脫離現實,與現代人的審美相去甚遠,已經沒有多少觀眾愛看功夫片,這是功夫片「走向死亡」的最根本原因。

雖然《葉問4》基本宣告了功夫電影的「死亡」,但死的並不難看,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葉問4》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截至發稿時間,《葉問4》內地票房已經接近4億人民幣,根據權威平台的預測,本片最終票房很可能在8億元左右,那它將成為這個系列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更為難得的是,《葉問3》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仍然維持在7.3分,與《殺破狼》和《葉問2:宗師傳奇》相當,在最近兩個月上映的所有國產片里,也算佼佼者。

如果功夫片真的到此為止,那也算是體面的「安樂死」了。那麼,《葉問4》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呢?如果回答得簡單一點,秀才哥認為這是一部「克制」的電影。

首先是劇情克制,影片的故事發生在葉問的晚年,葉師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安排好自己的兒子。基於這樣的基調,電影拍得既不熱血,也不慘烈,跟前幾部影片相比,《葉問4》顯得沉穩、平靜,如同電影里葉問這個人一樣,已經沒有任何與人爭鋒的慾望,幾次出手都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的勉為其難。電影的風格和人物的性格融為一體,做到這樣確實不容易,

其次是表演克制。港片曾經以「盡皆過火,盡皆癲狂」著稱,這種過火和癲狂是全方位的,其中就包括表演,所以演港片出身的演員,在表演上往往尺水丈波、誇大其詞,《葉問4》里的演員則沒有這種誇張的演繹方式。甄子丹在葉問這個人物身上應該花了很多心思,他在片中的表演內斂,成熟,甚至完美模仿了葉問晚年佝僂的體型,如果以後他能憑藉這部電影獲得金像、金雞影帝,也不會讓人意外。此外,陳國坤飾演的李小龍,也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明年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里,或許會有他。

再次是動作場面克制。很多導演拍功夫片,往往將功夫作為影片的唯一賣點,從頭到尾堆砌大量的動作場面,仿佛這樣就能賣出高票房。其實即使一部電影被稱為功夫片,功夫也只是刻畫人物、推進劇情的一個輔助工具而已。《葉問4》在動作場面的運用上非常克制,全片雖然動作場面不少,但打鬥時間都不長,即使是最後的大決鬥,也只是須臾之間決出勝負,這樣既能做到讓人意猶未盡的效果,又更符合實際。

最後,《葉問4》在渲染民族情感上也很克制。我們知道,由於《戰狼2》《紅海行動》等影片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多電影人開始將渲染民族情感作為電影立項的一項重要指標。《葉問4》反映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狀況,按理說,這個題材是很容易跟民族情感、愛國情懷掛鉤的,電影對這方面也確實有所涉及,但做得很克制,都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出現大段煽情的低端操作。

除上述四點外,《葉問4》的「克制」還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全片從頭至尾只有一個人死亡,這個人就是葉問自己。再比如父子情是《葉問4》里最核心的情感,但影片在葉問即將離世時,對這種情感並沒有大肆渲染,而是以一種「平凡見真情」的方式在描摹這份深情。

總的來說,《葉問4》雖然算不上偉大,但將它作為中國功夫電影的終點,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若果真如此,在送走了功夫片之後,中國電影接下來還能拍出怎樣讓世人矚目的類型片,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撰文:秀才哥,請勿隨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uo2OG8BMH2_cNUgzV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