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少跑醫院,還可以給他們吃顆定心丸」!「戰「疫」宅生活③」

2020-02-18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2020年的春節不同尋常,許多人的生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改變,有人開玩笑,終於到了在家躺著就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網絡問診、居家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影音娛樂、新零售電商等「宅經濟」,成為人們「宅生活」的各種「神助攻」。福建新聞廣播推出《戰「疫」宅生活》系列報道,關注疫情之下,「宅經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

2011年從業,執業生涯已經有近9年時間。福州市第二醫院急診兒內科醫生陳爽還是第一次遭遇今年這種情況。

2020年2月12日起,福州市衛健委在「榕醫通」上開通「在線義診」諮詢服務,千名醫生在線,覆蓋各個科室,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榕醫通」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進行遠程問診,免費諮詢各科專家。

其實早在2月7日,陳爽醫生就已經報名「在線義診」,他通過相關渠道得知,此次「在線義診」中,內科、急診科、感染科、兒科、心理諮詢等科室是急需科室,此後的接診經歷也證明,他的接診量確實是幾位同事中最多的。「因為孩子要是有個頭疼腦熱,家長都恨不得立刻往醫院跑。」陳爽醫生說。

(進入「榕醫通」APP)

因為此次由福州市衛健委在「榕醫通」上展開的「在線義診」諮詢服務,醫生們完全本著自願原則,利用個人閒暇時間積極參與,這項便民舉措也得到了許多醫生的熱情響應。陳爽醫生說,從2月12日到2月14日,短短的2、3天時間,他就接診了近30位患兒家長。

(陳爽醫生的「線上義診」截圖)

陳爽醫生介紹,幾天裡,有向他諮詢兒童發燒、兒童咳嗽,還有諮詢兒童囟門閉合不好,如何補鈣的。這種特殊時期,家長們的心情,他非常理解。尤其是兒童發燒,家長最好立刻到醫院求診,而這一時期,通過線上求診,他能夠判斷出孩子的溫度、精神狀況還可以,其實不必馬上到醫院就診,這等於減少了老百姓跑醫院的次數,也給患兒的家長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對患兒如何補鈣的線上義診)

「謝謝你」、「客氣了」、「祝你健康」充滿在線上義診的字裡行間。陳爽醫生說,特殊時期這一特殊體驗之後,他認為,今後,線上問診的渠道還可以繼續保留,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跑醫院」,也希望今後繼續完善一些功能。不僅在福州,在我省各地,都有各類線上問診渠道。記者從地址位於泉州的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了解到,2月12日——13日,線上問診量就達到841例。

除此之外,為有效防控疫情,榕醫通「防控公共服務平台」還上線了「疫情科普」、「疫情闢謠」、「發熱門診導航」、「愛心捐贈」等功能,在線解決公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諮詢問診、心理疏導干預、社會互助等需求。

據了解,為滿足廣大群眾線上問診的需求,服務開通前期,福州市衛健委發出了徵集「在線義診」志願者的倡議。倡議一經發出,大量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市屬公立醫院的醫生踴躍報名。

志願報名活動於2月8日開始,當日就有679名醫生志願者完成報名;2月11日22時,千名通過資格審核的醫生志願者登錄系統註冊的ID號,在線更新個人資料,完善個人接診信息。目前,醫生端安卓版和ios版的開發均已完成,並於2月12日正式開始上線使用。

另據了解,本次在線義診千名自願者醫生大多來自全市公立醫療機構一線,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們將利用閒暇時間,為市民在線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緩解市民恐慌緊張心理和醫院部分科室停診所帶來的不便,引導患者合理就醫,減輕各級醫療機構就醫壓力,降低醫療機構聚集性感染風險,共同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01

「網際網路」+環境下在線醫療發展

2015年7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衛生醫療服務。這一政策指引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在線醫療服務平台的迅猛發展。據艾瑞諮詢2016年發布的《中國在線醫療行業數據檢測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在線醫療行業APP端月度使用次數已達17.1億次,PC端則為4億次左右。

具體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內或省內各大在線醫療平台上,很多醫生在工作之餘為患者同時提供免費和付費在線醫療諮詢服務。患者則通過平台發布醫療需求,由有空閒時間的醫生進行解答,從而獲得醫療幫助。

02

在線醫療諮詢影響患者就醫選擇

在線免費醫療諮詢對醫療需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免費諮詢服務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獲取醫療信息的成本,使得患者在做出決策之前能夠獲得更多的醫療信息。進而使得患者能夠在不同等級醫院、醫生之間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進而改善當前醫療服務需求扎堆的現狀。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線醫療平台也改變了傳統醫療服務中醫生只能被動等待患者上門挂號治療的現狀,醫生可以通過服務主動尋找和接觸患者。這就使得一些大型三甲醫院和知名醫院的醫生和一些基層醫療機構,乃至一些私立醫院的醫生在同一平台上服務患者。這一體驗將影響患者對醫院和醫生的選擇,從而最終影響各醫院的患者分流。

03

在線醫療服務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診中環節, 一些用戶接受通過網絡諮詢或電話諮詢的形式與醫生溝通, 交流病情。而對於診後環節, 對康復期指導和健康管理階段,患者利用的在線醫療服務還較少。面對潛在大病的可能性, 醫生在線上能夠給出的最佳建議往往仍是推薦患者到線下醫院去就診。

比如,陳爽醫生提出,在線問診減少了百姓跑醫院的次數,讓患兒家長吃了顆定心丸,他也建議,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之後,在線問診仍可繼續探索,繼續完善。怎樣讓百姓患病全程都有可能在家接受診療、用藥指導及康復護理,仍是多方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uBgWXABgx9BqZZI1h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