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夾海河而立,自金剛橋至海津大橋,短短10多公里有16座橋跨立兩岸,但津門第一橋,卻隱隱地被僅有11年橋齡」永樂橋」占據。即使是本地人,對夜色中的「天津之眼」也無法忽視。
永樂橋原名慈海橋,為紀念「永樂天津建城」而改名,橋上的直徑140米摩天輪,讓它想低調也不可能。
這座通車才11年的大橋連接著紅橋區三條石和河北區大悲院兩地,嚴格說起來,它是在子牙河上,距三岔河口的海河首橋——金剛橋還有幾百米。也正是這段距離,讓它可以向東俯視海河16橋,雄霸津門大橋的c位。
尤其是到了晚上,河水、燈光、大橋交相輝映,醒目而浪漫。
永樂橋的巨型摩天輪,據說己超過英國泰晤士河畔的「倫敦之眼」,成為世界第一。
摩天輪上共設置了64個懸掛式座艙,旋轉一周大約30分鐘,到達最高處時, 人們可欣賞到海河全景以及方圓40公里的風景,當然也會成為別人必拍的一處風景,是名符其實的「天津之眼」。
但就是這麼一個美到哭的摩天輪,卻不幸背上了「分手魔咒」。
關於魔咒的成因,有人還煞有介事地做了分析:
「摩天輪周圍,由於太極旋轉產生的氣場太過猛烈,能量會干擾到身處其中的情侶的情緒,可視作重生之輪……」
其實,遊客太多,排隊久,才是情人們發生摩擦的原因吧。有信心的Couple不妨來驗證下?
永樂橋的前身是一座浮橋,寬不過幾米,人們從上走過,奔赴三條石的工廠,和大胡同的商戶。而在它的上游,曾是天津最後的官方渡口——北開渡口。擺渡人田師傅回憶稱,「以前的擺渡都是木船,擺渡人都駕得一手好船,別看海河水面不寬,但遇到大的風浪,這櫓可難搖呢。」
有一段時間,船渡改為浮橋,所以田師傅工作變得簡單了許多,當有船來的時候,他要把兩邊的橋封上,然後拉動纜繩,將中間的水鼓拉到一邊。
北開渡口2007年關閉,轉過年建成的永樂橋,不僅讓兩岸愈加通暢,更是睜開了新時期的天津之眼。
文稿/三十三
責編/采芹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