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思維推進思政課程建設

2019年12月28日,「首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建設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高層論壇」在上海召開。

增強思政教育協同效應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李曄表示,高校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需要協同建設。要把課程思政作為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備課的過程,也是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過程。教師通過學習、授課、反饋,不斷加深理解思政課教育精髓,提高教學水平。我們應積極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謀劃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一體化教學。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認為,給大學生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能夠真正從理論上學懂弄通、入腦入心,帶動學生進入理論體系。教師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要善於營造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氛圍和氣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必須嚴格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要將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核心文本。

在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志丹看來,辦好思政課是一項政治任務,完善思政課課程體系關係到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大計。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保證,通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理解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課題,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要通過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效應。

用整體思維設計思政課程

同濟大學教授陳大文表示,思政課教育教學要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要考慮不同教育階段的有效銜接。要基於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進行分工,並且要有教育心理學作為理論支撐。小學適宜講「金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大量的金句,有很多論述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用於理論教育啟蒙;中學應該講原著;大學則要講問題,應針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大學生的關切進行解答和回應。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涵錦提出,以概論課的方式來宣傳與時俱進的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理論建設和宣傳的重要經驗。對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具體目標、主要內容、課程建設方法,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得到很多重要啟示。

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杜仕菊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要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闡釋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這門課的內容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關,要更加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價值性和知識性的高度統一。

加強思政課程學科研究

上海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董金明認為,應結合具體專業來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除了將理論體系、哲學基礎等一般性的問題講清楚之外,還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性教學。同時,應當加強學科研究,無論是應用轉化還是專業結合,都需要學科研究作為支撐。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應當更加注重跨學科交流,加強和專業課老師的協作,馬克思主義學科教師要和經濟、法律、海事等專業教師加強交流。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楊國斌表示,上好思政課對教師要求很高。一是政治要強。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教師自身必須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政治站位,才能真正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和深刻。二是情懷要深。思政課教師要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以及憂患意識,這樣才能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深講透。三是視野要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涉及方方面面,要求教師要有寬廣的視野和豐富紮實的知識儲備。四是思維要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科學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這要求思政課教師也應具備這幾種思維素養。

會議由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上海市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基地主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查建國 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