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典型亞熱帶生態系統的照片
最新的研究表明,珠穆朗瑪峰周圍和喜馬拉雅地區的植物覆蓋面積正在擴大。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使用衛星數據測量了這個廣闊地區的亞次生植被(在樹線和雪線之間生長的植物)的程度。
之前,我們對這些偏遠,難以到達區域的生態系統知之甚少。這些生態系統主要是由低矮植物,比如草、灌木和季節性積雪組成,研究表明此區域覆蓋的永久冰川和積雪面積是其5到15倍。
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1993年至2018年美國宇航局Landsat衛星的數據,測量了海拔4150-6000米的四個高度的亞熱帶次生植被覆蓋量。
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結果都不同,在5000-5500米的區域,植被增加的趨勢最大。
研究人員發現,在珠穆朗瑪峰周圍,四個高度的植被均顯著增加。通常認為該高度範圍頂部的條件接近植物可以生長的極限。
儘管該研究沒有檢查這種變化的原因,但發現與建模一致:模型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喜馬拉雅地區的「溫度限制區域」(植物無法生長的溫度太低)出現下降。
別的研究表明,喜馬拉雅生態系統極易受到氣候引起的植被轉變的影響。
埃克塞特Penryn校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凱倫·安德森博士說:「已經對喜馬拉雅地區的冰融化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一項研究表明,該區域冰流失率在2000年至2016年之間翻了一番。監視和了解主要山區系統的冰流失非常重要,但是珠穆朗瑪峰地區的亞熱帶的生態系統所覆蓋面積比永久性的冰雪覆蓋的面積要大得多,我們對它們以及它們如何調節供水的了解甚少。雪在這裡季節性地降落和融化,我們不清楚亞熱帶次生植被的變化將對水循環產生什麼影響,這是至關重要的,該地區被稱為'亞洲水塔',為亞洲十大河流的源頭,超過14億人依靠這裡的水。」
安德森博士說:「現在需要進行一些非常詳細的實地考察,並對這些發現進行進一步驗證,以了解高海拔地區的植物如何與土壤和雪層相互作用。」
《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發表這份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bXMmW8BxtCz63RLcb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