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參加「新冠派對」後死亡,教會美國年輕人正視疫情還要多久?

2020-07-14     華輿

原標題:一男子參加「新冠派對」後死亡,教會美國年輕人正視疫情還要多久?

編輯:向前

中新社·華輿訊 你能否想像這樣一場派對:派對的主題是新冠,派對規則很簡單,已經被確診為新冠的數名患者會和你一同被邀請進派對,你的任務便是接近他們並讓自己染病。所有人將錢集中在一個罐子裡,如果誰率先染上新冠,便可以從罐子裡拿走所有的錢。

你一定會說,參加這樣的派對一定是瘋了。

然而已經有人為自己的瘋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據美國媒體報道,近日,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的一名30歲患者因感染新冠,醫治無效去世。而導致他染病的根源,便是一場荒謬至極的「新冠派對」。

(福克斯新聞截圖)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所謂的「新冠派對」由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舉辦,「他們的想法是把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病毒這事是不是真的,以及能不能傳染別人。

與此同時,紐約州也發現了類似的「新冠派對」。並且據當地衛生部門的說法,在對一些派對成員進行密切接觸者調查時,對方非常地不配合。「他們會說:『我沒有義務告訴你』、『別再打電話過來了』、『我什麼都不會說』」。

自6月下旬以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加速上漲,與此同時,確診者的年齡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造成如今的現象或許可以給年輕人中類似於「新冠派對」這樣新奇的玩法「記上一功」。

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經有部分美國年輕人開始了他們的「新冠派對」。當地時間3月25日,美國肯塔基州州長安迪·貝希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州一群20多歲的年輕人參加「新冠派對」後,已有至少一人確認感染新冠病毒。

雖然貝希爾當時並未直接透露這場「新冠派對」具體舉辦的時間、地點與參加人數,但如此惡劣的行徑遭到了這位州長的強烈不滿,貝希爾稱:「我們正在為我們父母和祖父母的健康甚至生命而戰,別這麼麻木不仁,故意去一些地方,把你自己暴露在會殺死別人的東西面前。」

美國年輕人對於新冠的漠視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此之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針對學生群體進行了一次街采,不少學生都抱怨新冠疫情影響了春假,並聲稱仍要盡情享樂。一名名叫布雷迪·斯洛德的學生甚至表示:「如果我得了新冠,那就得了。到最後一刻,我也不能讓病毒阻止我去派對。」

(視頻截圖)

在當時,這段採訪視頻的點擊量很快便超過了4000萬。在遭到諸多網友輪番炮轟後,斯洛德不得不在Instagram上發文道歉:「就像我在發表評論時那樣,我們這一代人可能覺得自己堅不可摧,但我們有責任傾聽並遵循我們社區的建議。」

年輕人們抱有自己無堅不摧的信念是有原因的,雖然從檢測結果上看,年輕人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幾率與老人無異,不過,大量病例顯示,年輕群體中輕症和無症患者較多,最嚴重的病例往往集中在50歲以上人群。

這種末世中的「優先生存權」給了不少年輕人不小的優越感,而後,這種優越感逐漸向著更加扭曲的方向發展。今年年初,隨著新冠一同爆發的,還有一種名為」歧視「的病毒,不少人將新冠病毒稱為「老人消滅者」(Boomer Remover),這場由歐美年輕人發起的歧視行動被媒體稱為新冠病毒下醞釀的「代際戰爭」。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很快,Boomer Remover 就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標籤。其中,Boomer 一詞在西方常被用來指二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如今已經年長的人。美國二戰後嬰兒潮(1946—1964年)出生的人,如今年齡剛好在56~74歲之間。

儘管有年輕人一再強調所謂的「老人消滅者」的說法只是一種玩笑的說辭,但大多數的老人卻不這麼想。對於老年人來說,已經身處險境的自己得到的不是下一代的支持與鼓勵,反而是詛咒與謾罵,即便這樣的說辭被粉飾為玩笑也同樣不可饒恕。

對於那些將新冠病毒稱為『老人消滅者』的邪惡之人,我希望你們的父母把錢都留給動物收容所。

「我們都有一天會變老。想想你們的父母和祖父母。什麼樣的精神病患者會去嘲笑曾經給予他們生命、如今即將離世的人?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參與「新冠派對」的人的行為邏輯大概會感到困惑:哪怕他們再認識不到新冠的危害,哪怕對他們而言,新冠真的只是一場小感冒,但參與以染病為前提的比賽也著實有點得不償失。Boomer Remover的流行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切:面對一場全人類的危機,自己因為年輕的優勢可以得以全身而退,甚至還有餘力讓這種危機不斷擴散,但其他人呢?世界是否會因此迎來一種新的自然法則,從而達到部分人理想中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其背後的動機不禁讓人細思極恐。

不過,「新冠派對」的死亡病例大概可以讓這種可怖的想法畫上休止符。哪怕這些年輕人再漠視周遭人的生命,現在也該為自己的命考慮考慮了。現如今,仍有大批的歐美年輕人認為新冠的危險只是危人聳聽,讓年輕人對新冠產生畏懼只是一個全民演繹的鬧劇。死於「新冠派對」的患者對護士說的最後一句話或許可以讓他們警醒:「我想我做錯了。我以為這是個騙局,但事實並非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PPETXMBfGB4SiUwS1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