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放大招,布局計算黃金十年

2019-09-19     CEO最前線

仍處在「實體清單」中的華為首次提出計算戰略。自救需要「聯接與計算」兩大關鍵技術,華為缺一不可。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梁睿瑤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被訪者

「未來十年,是計算行業新的黃金十年。」

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今天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大膽預測。更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首次發布計算戰略,並啟動新一輪15億美元的沃土計劃,承諾投資15億美元,彙集500萬開發者以構建開放生態。

從有線時代到5G,華為在聯接領域積累30多年,進入智能時代,聯接所到之處,計算無處不在。然而,在當前國際形勢之下,華為仍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中。

對此,胡厚崑用開場白進行了回應:「華為就像今天上海的天氣一樣,秋高氣爽、雲淡風輕。華為過去半年頂著巨大的壓力走過來,現在還不錯。」

產業自救需要未雨綢繆,「聯接與計算」兩大關鍵技術,華為缺一不可。

獨立諮詢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3年,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華為在計算領域已布局10年,這個行業開放且高度依賴生態。

2015年,華為首次發布了沃土計劃,目前已經發展了130多萬開發者和14000多家ISV(獨立軟體開發商)。胡厚崑表示,未來,沃土計劃會持續投入15億美元,使開發者的規模擴大到500萬人。

相比谷歌對於全球開發者的吸引力,華為尚在起步。在會後的群訪環節,《中國企業家》問胡厚崑「相比谷歌,華為對於開發者的吸引力和優勢在哪裡?」的提問,胡坦言,華為對於開發者的優勢在於to B業務,他告訴《中國企業家》,技術創新之外,華為整個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業務都是面向to B,這種與to B客戶深度的聯接配置,有利於華為抓住機會。

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發表主題演講。來源:被訪者

發布會現場,華為展示了一張南半球星空圖,圖中布滿了20萬顆肉眼難以辨認的星星。如果一名天文學家要從中找某種特徵的星星,需要計算169天。但在AI(人工智慧)算力的加持下,華為Atlas 900 AI訓練集群,只花了10秒。

Atlas 900目前是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它可應用於天文探索、氣象預測、自動駕駛、石油勘探等領域。華為將Atlas 900部署到雲上,並推出華為雲EI集群服務,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給科研機構和大學。

在計算領域,華為採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他們不直接對外銷售處理器,不做應用,而是提供工具和團隊,幫助合作夥伴做應用開發和遷移。

美國何時向華為解禁尚不可預測,但胡厚崑給其客戶吃了一顆定心丸:「去年華為發布的AI戰略與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今年已經全面落地。」胡厚崑直言,客戶可以放心與華為合作。

以下為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副總裁黃瑾採訪實錄,內容有刪減:

左二至左四依次為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副總裁黃瑾。攝影:梁睿瑤

記者:任正非提議可出售華為5G專利,目前進展如何?

胡厚崑:任總在最近採訪時,做出了這個提議,這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大家都知道,5G市場進展非常快,圍繞華為5G的供應鏈又有很多爭議。我們這麼做,是為了讓全球供應鏈產生更多競爭,對用戶和產業發展都有好處。

另一方面,關於華為5G的安全問題,目前存在很多沒有依據的猜疑,如果用商業化方式掌握5G技術,可以減少大家對於安全性的質疑。

記者:華為基於怎樣的外部環境發布計算戰略?

胡厚崑:華為(雖然在)今天發布整體計算戰略,但早在10年前就開始布局了。去年我們就發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今年做了更系統的梳理。

華為發布計算戰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一,從華為戰略來說,未來一定是智能世界,而智能世界要有兩個很關鍵的技術作為底座,即聯接和計算,華為一定要在這兩個領域做好;第二,計算行業本身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計算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人工智慧計算將會成為主要的計算工具,那麼它的算力需求非常大。

今天我們用了一個詞:暴力計算。回頭看我們的行業,其實大家對於提供這樣的算力,還有很多的困難,這也給華為提供了一個機會。我們始終認為,只要問題存在,我們就應該解決,這個市場規模足夠大。

記者:華為AI產品背後是怎樣的道德框架?

胡厚崑:AI技術是個熱門話題。如果具體到AI領域,需要結合AI技術從底層架構,乃至到上層的AI開發。華為在AI產業中的位置在偏底層位置,我們會提供開源框架,支持應用的平台,但是華為不去自己做應用。

從華為所處位置來講,第一,我們保證提供的技術是安全的,華為要成為安全可信的技術提供商,會在安全性上做很多創新措施;第二,從安全可信角度,AI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數據的保護,跟AI相關的數據相當一部分涉及隱私、商業機密,數據保護得越好,AI發展得越好。

最近,在AI應用開發上面出現了很多討論:如何防止AI被亂用?我們不涉及應用開發,但是積極參與討論,相信這樣的討論有助於最後建立行業共識。

記者:很多推ARM伺服器的公司倒閉了,基於風險,華為有沒有別的考慮?

黃瑾:2018年,基於ARM架構的晶片在230億片左右,每年十幾億部手機,手機上的幾百萬應用程式,都基於ARM生態。所以ARM從邊緣和端的優勢,正逐步在向數據中心延伸。

以前很多基於ARM的應用不能在數據中心應用,問題在於性能。華為鯤鵬920是基於ARM的,具有多核、大帶寬等優勢,性能超越主流通用CPU25%。

胡厚崑:ARM在新的計算時代有新的優勢,華為選擇ARM是看中這點,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我們也清楚,計算產業的成功僅僅選擇好的架構是不夠的,架構處理器是硬核、基礎,真正的商業成功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建立產業生態。

記者:對5G部署收入情況有怎樣的判斷,包括亞洲的情況?

胡厚崑:我們5G的全球進展是非常好的,我最近幾個月都不怎麼關心5G商用合同了,因為5G合同太多,已經有50多份了。

5G商業部署正處在一個加速期,營收形成規模還需要一段時間。明年年底,我們可能會看得更清楚一點,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第一批5G網絡部署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記者:相比谷歌,華為對於開發者的吸引力在哪裡,優勢在哪裡?在未來可能無法使用谷歌軟體的情況下,華為對開發者的吸引力會面臨怎樣的挑戰,華為如何應對?

胡厚崑:華為會通過公有雲,提供強大的開發工具和技術支持。華為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我們接觸的行業非常多,在傳統的to B領域,華為與客戶的聯接是非常深的。華為雖然在做技術,但歸根結底,我們是一家用技術來解決問題的公司。

從產業的發展來看,第一波數字浪潮在to C,而下一波浪潮一定是在to B。華為整個方案和服務,是面向to B市場,這有利於我們抓住機會。

我們的定位是幫客戶解決商業問題,很多案例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怎樣去降低成本等等。我們把開發者也看作夥伴。開發者加入華為的好處,一是有大量機會接觸行業需求;二是擁有華為公有雲的技術支持。

中國科創板新機遇/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為何企業遲遲做不大?

現代社會,資本正以前所未有的輻射力,擴張力與驅動力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京東、騰訊、阿里巴巴等叱吒風雲的領袖企業,正是藉助資本的力量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麼?

現今社會,信息高速流轉,這為廣大中小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市場上湧現了一批如唯品會、滴滴打車、小米之類的成長迅速的明星企業。

其它大多都是艱難經營,在生存的泥潭中苦苦掙扎的企業。

企業不大!智慧不夠!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家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勤奮且富有創業精神的群體。新的市場環境,不僅僅需要企業家們的勤奮和付出,更需要持續得學習,以拓寬視野增長智慧。

資本在現在的企業經營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了解並掌握資本的智慧成為現代企業家的一項必備技能。我們旨在搭建廣大中小企業家與投資大咖、資本專家交流溝通的平台。

讓資本先鋒可以「助力實業,濟世為民」,讓企業家可以「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用資本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幫助企業解決以下問題——

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位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點擊左下角的「了解更多」 打開會議連結,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如果站外看不到「了解更多」連結的話,可以進入今日頭條APP顯示點擊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NYxS20BJleJMoPMqw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