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作為一個學生,要經歷的真正大考有三次,分別是中考、高考和考研。其中的每一次都是決定性的,考生、家庭都有巨大的付出,中考是這三大考中的第一個,起著打好基礎開好頭的作用。在這些大考中,家長不僅僅是堅強後盾,還是有力的參與者。中考成功,孩子順利考入高中,三年後考重點大學,家長、家庭教育依然是重要因素。
但是,相比於初中,隨著高中階段學習特點的巨大變化、孩子成長面臨問題的複雜,家庭教育的策略也要相應發生變化。作為從教多年的重點高中班主任,在多次和高一新生家長的溝通中發現,有不少家長對高中存在誤區,不利於孩子的學習。由此作為高中班主任,我要說:孩子將要上高中,家長別走進這三個誤區,教訓很大。三個誤區具體指的是——
1、孩子中考成績好,高考成績也一定不錯的
這是個普遍存在的誤區,一定程度上中考成績和高考成績沒有必然聯繫,中考成績更多的是代表學生在過去模式下的學習水平,而高中是全新的模式,孩子能否適應並繼續進步,還很難說。從以往的情況看,在每個班,三分之一的學生會進步明顯,三分之一的退步很快,剩下的保持基本穩定。這個變化已經舒服幅度很大,大多數家長一時間難以接受,難免會在學校管理、老師教學等方面找原因。
這些方面或許有原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孩子對高中學習的適應,是他是否具備學習的良好品質。這些品質包括主動思考、及時高效,有很強的的執行力;把握好學習的每個環節,如預習、上課、作業、複習均需要高效務實。正是在這些方面的明顯差異,使得高一學生成績變化非常大。作為家長要認識到,主觀因素決定了孩子在高一、高中的學習狀況。
2、孩子學習有問題不用怕,找老師補習就行了
上一屆班上有個學生,進入高二數學成績下降很快,家長很著急,於是給孩子找了一個老師補習,同時又購買了網課,可謂雙管齊下,然而期中考試成績居然還是下降!問題出在哪裡,孩子首先說了,補習老師講得很好,她喜歡聽。
加上學校老師,三個老師教一個學生的數學,成績卻在下降,那問題只能出在孩子身上,這才是家長要關注的重點。必須要明確,課外補習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要辯證看待,如果孩子的自覺性沒有激發出來,如果孩子的習慣方法跟不上,所有的補習都流於形式。
3、對孩子的關心得不到孩子認可,問題出在孩子身上
父母說的最認真、而孩子最不以為然的一句話是: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為何父母的關心得不到孩子的認可,甚至恰恰相反,激化了與孩子的矛盾呢?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父母在孩子的認識上。高中階段正是孩子青春發育期,身心變化非常大,突出的變化就是自尊心的快速形成、對個人空間的渴求超越以往。
如果父母對你孩子的關心是與維護孩子的自尊心相違背的,就必然會得到孩子的反對,好心辦不了好事,父母也因鬱悶,其實是有原因的。對於高中生和家長,有幾個話題是很敏感的,比如成績、議論誇讚其他同學。如果家長眼裡只有成績, 孩子一般很難考出好成績。
總之,這三個誤區,高一新生家長很容易出現,稍不注意就影響孩子學習。在高中學習即將開始的時間裡,了解高中特點,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未雨綢繆。和孩子一起上高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