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頂級數據團隊?我們採訪了領英、滴滴等6位數據團隊負責人找答案

2020-07-31     大數據文摘

原標題:什麼才是頂級數據團隊?我們採訪了領英、滴滴等6位數據團隊負責人找答案

大數據文摘出品

隨著大數據的範疇被逐漸拓寬,也有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加入了數據團隊,其建設對於企業來說也更具挑戰。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大數據文摘,發起了一次深度調研,我們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走訪了來自全球不同行業的6家頂級數據團隊,並且跟他們的負責人深入聊了聊「數據團隊」這個話題

6位頂級數據團隊負責人分別是(按照走訪順序):

  • 滴滴技術副總裁、數據科學與智能部的負責人賴春波;
  • 領英全球數據科學團隊負責人許亞;
  • 騰訊安全副總裁黎巍;
  • 聯想數據智能業務集團產品及生態總經理田日輝;
  • 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大數據平台部副總經理尚晶;
  • 美團數據平台負責人李聞。

本次訪談涵蓋了國內外不同行業及發展階段的公司或組織,力求從儘量多的角度還原現階段數據團隊的建設全景。

研究內容目前已經匯總入了一份《頂級數據團隊建設全景報告》,如果你還沒來得及看,那麼今天,文摘菌就用這篇文章帶大家回顧一下,他們是如何定義和建設自己的數據團隊的。

以下為報告中對6位數據團隊負責人深度訪談的精華內容。

滴滴:數據體系團隊四大模塊,助力業務可持續發展

據滴滴技術副總裁、數據科學與智能部負責人賴春波介紹道,滴滴的數據體系分為四大模塊,大數據架構、數據平台、數據治理、數據科學。在職位劃分中,下面三大模塊多為工程師、產品經理、數據開發工程師,數據科學分為數據分析師和數據科學家,他們數量最多,以「嵌入式」的方式,分布在不同的業務部門中。其中,數據科學團隊,需要在業務形態中實現廣泛的運營智能、產品智能和決策智能,助力業務可持續發展。

賴春波介紹,由於滴滴有網約車、車主服務、兩輪車、代駕、計程車等多個業務群,滴滴的數據科學家也就很自然地分散在不同的業務部門裡。為了能更全面準確賦能業務,滴滴組建了數據科學委員會,增強跨業務數據科學家間的交流和協作,同時對複雜問題進行決策,疊代數據體系建設。

滴滴的數據科學委員會成員占比最多的是數據分析師,他們每季度開會一次,主要針對公司的規劃服務和長期定位等進行商討。

而這些例行會議並不只是技術交流。畢竟除了技術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外,一個好的數據分析師還需要足夠的商業能力、戰略視野、影響力、領導力和同理心等素養,每次會議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相關領域的討論。

「分析師需要把自己腦袋的東西放到別人腦袋,是靠嘴吃飯的。」賴春波笑稱。

不過要想真正提升產品、運營和決策的智能化,只靠一張嘴是遠遠不夠的。賴春波介紹,數據科學團隊每周會產出四五十份的專題分析研究和每周幾千次的實驗和評估,這些都隨時可能影響到公司決策。前者會呈金字塔式排列,最頂端的體系化和方向性研究是真正實現輔助戰略的決策智能,投入的精力也更多;後者主要針對業務或產品的方案進行評估,相對更加自動化和流程化。

領英:三大KPI指標,量化數據團隊工作

領英全球數據科學團隊負責人許亞表示,兩年前她接手領英數據團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擬定了團隊成功的三要素。雖然數據團隊的價值有時候很難量化,但是有三個指標可以作為探討的基礎。在數據團隊內部不同組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但對大部分組來說這三個因素都很重要。

數據易得性和工作效率

數據易得性,指的是當外界需要數據的時候,獲得這些數據的難易程度;工作效率,指的是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可以提升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

許亞表示,數據科學家之前被人詬病過於追求新鮮感,喜歡挑戰高難度問題,但做完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後沒有維護疊代的習慣,永遠都在追逐下一個新難題。數據團隊擁有許多數據資源,比如原始數據,指標數據,數據模型,數據可視化。

當外界對這些資源有需要的時候,如何能夠保證這些需求能夠隨時被滿足?軟體開發有一系列衡量數據獲取難易程度的指標,比如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的達標率就是一個很好的量化指標。

有些數據科學家做了一個很不錯的分析,但是不太關心怎麼把這個分析過程自動化,所以每次有人提需求的時候就需要有人再手動跑一次模型,其實都是重複勞動,不同的人在做相同的重複勞動。如果這個分析實現了自動化,大家都可以享用,其他人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這個模型上,整個數據科學團隊的集體工作效率都提高了。

以前許亞的團隊也缺少這種分析自動化產品化的意識,所以她把這個設置為成功三要素之一,強調這種意識的重要性。

戰略化思維

戰略化思維,指的是數據分析結果對公司重要戰略性決策是否有指導作用。

許亞的數據團隊和公司很多高層會打交道,因為他們團隊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通過數據來確保公司重要決策的大方向是準確的。比如他們需要了解用戶在疫情期間是如何使用領英服務,如何通過領英的產品獲取價值的。

許亞認為在疫情後,用戶的行為多少會發生一些不可逆轉的改變,數據可以幫助團隊更好地去學習用戶行為變化,從而在戰略上指引公司對哪些領域進行重點投資。不管是產品開發還是市場戰略的決定,都需要依靠數據。

直接商業影響力

直接商業影響力 (Direct Business Impact),指的是工作成果對公司商業目標的直接影響力。

每個部門的工作開展是和公司要實現的大目標息息相關的,領英有公司層面的四個核心指標,數據部門在計劃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如何對公司的商業目標產生積極影響。

騰訊安全:「要做好內部建設,也要走出去」,安全團隊建設的三個階段

騰訊安全副總裁黎巍表示,騰訊自身的安全建設,在二十年的歷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啟蒙階段,成立初期的騰訊和其他公司一樣,安全建設以防禦和對抗黑客入侵為主。

最後,為了答謝每一位填寫問卷的朋友,報告「完整高清版」將於2020年8月4日24:00前,通過問卷中填寫的郵件免費發給所有問卷參與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d4BpHMBd8y1i3sJkc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