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工程師在「暗網」用股票內幕消息換比特幣,獲利27000美元,已被起訴

2021-03-21     大數據文摘

原標題:SpaceX工程師在「暗網」用股票內幕消息換比特幣,獲利27000美元,已被起訴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王燁

約12小時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其網站公布了一份法庭文件。

該文件顯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一位名叫詹姆斯•羅蘭•瓊斯(James Roland Jones)的人「在一個暗網交易市場上提供並出售各種所謂的『內幕消息』,他錯誤地將這些消息描述為來自內幕交易論壇或企業內部人士的重要的非公開信息(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MNPI)」。

文件顯示,瓊斯進入了暗網上的一個內幕交易論壇,並聲稱自己擁有證券交易的內幕信息,為了獲得這些信息,一些投資者向瓊斯支付比特幣,然後根據他所謂的提示交易公開交易的股票。

瓊斯通過他的虛假陳述和欺騙行為賺了大約27000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詹姆斯•羅蘭•瓊斯的身份是SpaceX的一名工程師。在谷歌搜索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詹姆斯•羅蘭•瓊斯最後的職位是SpaceX的「二級製造工程師」,但現在其領英主頁已經無法打開。

內幕信息全靠猜,開始只想進入內幕交易論壇

2016年末,瓊斯在一個暗網市場上發現了一個維基百科頁面,上面列出了暗網上的多個網站地址,包括一個內幕交易論壇(ITF)的網站。

這個頁面將ITF描述為一個匿名論壇,參與者在這裡交換有關各種上市公司的重要的非公開信息(MNPI)。

ITF的副標題也很直白:「交換(exchanging )上市公司內幕信息的社區。

ITF聲稱其主要目標是創建「一個由自信地交換公開上市公司內幕信息的長期且精心挑選的紳士團體」。ITF的規則進一步聲明,在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內幕交易是非法的,其成員的安全性和匿名性是最優先考慮的。

不過要成為這個論壇並不容易,所有想進入這個論壇的人都需要先證明自己擁有獲得MNPI的能力,類似於「納投名狀」。

瓊斯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內幕消息,因此他只能用自己猜測的消息給ITF提供證明,結果前幾次他的猜測都是錯誤的,但是瓊斯並不氣餒,每次猜錯之後,瓊斯都會創建一個新的電子郵件帳戶,然後再試一次。

在他的第三次嘗試中,瓊斯成功預測了一家住宅建築公司未來的每股收益,從而獲得了ITF的進入權限。

論壇不好進,假消息貌似可以賣錢

在獲得了ITF三個月的訪問權限後,ITF的管理員要求瓊斯提供新的內幕消息。

很顯然,沒有什麼消息的瓊斯又給出了錯誤的猜測,結果就是瓊斯的訪問權限又沒了。

不過瓊斯也發現,ITF的信息都不是非常具體或特別有用的,瓊斯聲稱他無法從ITF獲得任何有用的MNPI。

既然大家獲得內幕消息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自己能不能靠這個賺錢呢?

2017年春,萌生了這個想法的瓊斯在一個暗網市場上列出了待售的「內幕消息」。考慮到瓊斯沒有接觸到MNPI,他的提示僅僅是基於自己的研究和推測的猜測。

瓊斯為了獲得大家的信任,一般會用給不同用戶提供相反的信息,等結果出來,瓊斯會給虧錢的用戶免費提供下一次的預測信息;對於賺錢的用戶,瓊斯則會分享其交易利潤。

在暗網上,越來越多的人用比特幣找瓊斯購買信息,就是這麼簡單的騙局,瓊斯獲得了價值超過27000美元的比特幣。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首次「殺入」暗網

文件顯示,被告瓊斯已經認罪,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該案也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首次對涉嫌在暗網上違反證券法的行為採取強制執行行動。

在文件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暗網的定義是:

術語「暗網」指的是「深網」的一個子集,它被故意隱藏,需要特定的軟體來訪問內容。暗網由各種覆蓋的網絡組成,稱為「暗網」。暗網的設計目的是讓用戶安全地訪問網際網路,最顯著的是匿名訪問。因此,暗網經常被用來託管支持或促進非法活動的網站和市場。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控告瓊斯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交易法》的內容,涉嫌:

  • 使用設備、計劃和手段;及/或
  • 對重要事實作出不真實的陳述,並且為了使所作的陳述不具有誤導性而忽略了陳述必要的重要事實;及/或
  • 從事對買方、潛在買方和任何其他人士實施或將實施欺詐和欺騙的行為、做法和業務過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沃思堡地區辦公室主任戴維·l·皮夫勒(David l. Peavler)表示: 「這起案件表明,證券交易委員會可以並且一定會追究違反證券法的人,無論他們在哪裡運作,即使是在暗網上。我們動用了人員和技術,以戳穿這些犯罪分子試圖掩蓋其罪行的匿名外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_JPVXgB9wjdwRpvbU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