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亂髮如枯草,他渾身髒兮兮、臭烘烘,身邊圍滿了垃圾,身上穿的是破舊的衣服。
就是這樣一個人,成為了不少人的追捧對象,他就是沈巍。
一個流浪漢口中說著:「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善始者眾,善終者寡」,各種金句更是信手拈來。
沈巍學富五車的內涵,金光閃閃,耀眼得掩蓋了他破舊髒亂的外表。大談文學時,他的眼睛裡亮著光。
2019年3月,在上海一個地鐵旁,一個年輕人與沈巍討論了《左傳》、《尚書》的內容。
年輕人看他滔滔不絕地講著,感覺新奇,拿起了手機,把他拍下來。
直播時,沈巍一點都不害怕,反而更加侃侃而談。
視頻在網上很快就走紅了,沈巍也因此被稱為流浪大師、上海博學流浪漢。
這樣一個有學問的人,為什麼會淪落成為居無定所、漂泊不定的流浪漢呢?事情還得從他小時候開始說起。
沈巍出生在上海,從小喜歡畫畫,喜歡看文史類的書。
但是父親很反對,還把沈巍的書全部扔掉,常常詆毀和壓制他的愛好。
為了能夠買自己心愛的書,年少的沈巍只好撿垃圾來賣錢。
他把買來的書,小心翼翼地藏起來,背著父親偷偷摸摸地看。就這樣,他從小就有了靠賣垃圾買書的習慣。
高考填報志願時,沈巍希望能讀文學、歷史、政治相關的的專業,但是強勢的父親讓沈巍改成審計專業。
沈巍說:學審計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如果不是父親的要求,我想我可能會選擇其他專業,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大學畢業後,沈巍進入上海市徐匯區審計局工作,成為了公務員,但枯燥的工作讓他一點都不快樂。
有一次在單位的廁所里,沈巍發現了在垃圾桶里的紙巾還能用,覺得就這樣扔了很浪費,就偷偷撿了起來。
除此以外,他還會撿報紙或者只印了一面的紙。
公司里的人發現了,覺得沈巍腦子有問題,於是給他辦了病退。
後來,沈巍撿垃圾成了習慣,家裡都堆滿了垃圾,不僅被家人埋怨,還被周圍的鄰居投訴。
為了堅持自己,他無奈之下選擇了流浪,離家出走。
他唯一一次回家,是在父親的彌留之際。
看見兒子如今落魄的狀況,父親很自責,一邊扇自己巴掌,一邊後悔,逼迫兒子去讀審計。
這一刻,沈巍終於釋懷了,但沒有回家了。
沈巍成為了一名網紅後,幾天的直播就有5萬元的打賞,每天還有許多美女爭著和他合影,還有的向他求婚。
後來,他認了一個乾兒子,有了家的溫暖。
沈巍剪去了又長又亂的頭髮,換上了光鮮亮麗的衣服,出現在博物館,妥妥的就像一個學者。
沈巍算是走在了時代的前端。當初他撿垃圾,上海人選擇遊山玩水,如今他遊山玩水,上海市民忙著拉圾分類。
如今,沈巍雖然走紅網絡,但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不過是「在櫥窗里的一件商品「,來圍觀和追捧他的人,不過是來蹭流量。
2019年中秋,沈巍的乾兒子離開了沈巍。在此之前,乾兒子結交了女友,又常常因為直播與沈巍鬧矛盾。
沈巍發現,所謂的父子之情,只不過是一廂情願。
而當下,沈巍的工作、應酬填滿了生活,他很少有時間讀書。
以前他是身體在流浪,心靈有歸宿,如今他雖然人不再流浪,心靈卻無處可安。
今年5月22日,沈巍清空自己所有的視頻,正式宣布退出網絡。
沈巍的走紅,可以說是因為一個看起來不正常的人,說了一句正常的話,讓一些看起來正常的人都「瘋」了。
他停下來也好,人總是嚮往和追逐想要的生活,如果自己有能力活成自己原本的模樣,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歡迎關注我,我將為你帶來更多精彩!
感謝評論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