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 Pro 體驗:用照片說話

2019-10-08     曹將的深夜筆記

iPhone 11 Pro 拿到手已經有 10 多天時間了。

之所以沒有馬上寫體驗文,主要原因是:真的不知道寫什麼。

三個攝像頭好像很厲害,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案例來驗證。而 A13 處理器、更長的續航等,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十分直觀的體驗。

但是!

當到了越來越多的地方,體驗了越來越多的場景後,我想說:是的,很香!

它可能達不到某些手機那種極致,但是,很多體貼的功能讓攝影這件事,變得很舒適。

好了,我們一一來看。

01 前置攝像頭:讓「我們」愛上了自拍。

在看廣告時,很多朋友會被前置攝像頭支持「慢動作」所驚艷。但是,又有多少朋友會每天自拍甩頭髮呢?

這次前置攝像頭讓自己覺得最爽的地方是:它支持廣角了。

說人話就是,當我們自拍時,臉會更小!

具體來看:

1.當豎著拍時,需要按一下螢幕中的「縮放符號」,然後臉就小了。

2.而橫著拍時,則是自動默認廣角模式。

結合自拍杆,人的臉就更小了!

這個升級看似很小,但是對於自己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我的朋友經常把我拍成這樣子:

或者這樣子:

哎,索性還是靠自己吧!

02 超廣角鏡頭:看到更寬的天際線。

超廣角可能是這次升級最直觀的元素之一。說白了,就是可以拍到更廣闊的場景。

目前來說它最大的用途有三個:

第一是拍天際線。面對遠方,對比傳統的廣角鏡頭和超廣角,完全是不同的震撼效果。

第二是拍小景全貌。比如在旅途中,想要寫遊記,說明餐廳情況,那麼用超廣角可以更大範圍地獲得目標全貌。

第三是拉長腿型。女生都希望自己被拍出來腿長好看,那沒問題,藉助超廣角鏡頭,從側下方往上拍,腿長馬上一米八!

03 夜景模式:眼前的黑不是黑。

在第一次體驗時,夜景模式真的讓自己發出了豬叫!

我們看兩組照片:沒開夜景和開了夜景的對比圖。

從基本看不到,到基本看得到——-確實震撼!

它的操作也很簡單:當我們將鏡頭對準有點黑的地方時,手機會自動開啟夜景模式,拍攝介面上會多出一個「月亮」標誌。

這時候,開拍即可。

當然,它還可以手動調節長曝光時間,不過會根據不同的場景給出不同的上限。比如:

⁃ 相對明亮的地方,上限一般是 2-3 秒;

⁃ 比較黑暗的地方,上限可以到達 10 秒;

⁃ 而如果非常黑,且放在支架上,那麼可以到達 30 秒。

有了夜景模式後,出片量直接翻了一倍!

04 人像升級:「今日最佳」回歸。

我在朋友圈裡有一個主題,叫做「今日最佳」。就是藉助 iPhone 的人像模式,給同事和朋友拍照片。

但是這個欄目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更新了,原因有兩個:

1. 由於拍攝時需要一定的反應速度,所以很多時候很難抓到最好的角度。

2. 它適用的距離就那麼遠,遠一點、近一點都很難識別。

而體驗過 iPhone 11 Pro 的人像模式後,自己突然又開啟了拍照狂魔模式。

為什麼?

第一,提供了兩個距離的人像模式。

在人像模式介面,它還提供了一個稍遠的選項。這意味著,可以拍一些臉小的人像了。

第二,反應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內,基本上能多拍一張人像。

這似乎看起來沒什麼作用,但是,對於人像攝影來說,非常重要!

因為對人像來說,一個關鍵點就是表情捕捉,而這,又是稍縱即逝。所以速度提升後,人像攝影的成片率有了大幅上升。

05 超取景框:為後期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會安古鎮拍了燈籠照,但總感覺構圖有問題,於是開始裁剪。手一拉,突然多出了很多空間,再一調整,畫面順眼多了。

這裡,用到了「超取景框」功能。

這個功能很有意思,就是在拍照時,會自動記錄畫面之外的一些信息。有了它,後期如果有不滿意的時候,可以通過裁剪來完成。

可以看到取景框外面有一些,也會被記錄下來

不過,在使用時也發現它的一些問題:比如在夜景、人像模式下,它不適用。

06 修圖:很多軟體要失業了。

說完了硬體,順便聊聊這次的系統升級。在這一版里,蘋果在修圖上有了「飛躍」的提升。

現在,我們可以直接調整:曝光、鮮明度、高光、陰影、對比度、亮度、黑點、飽和度、自然飽和度、色溫、色調、銳度、清晰度、噪點消除、暈影。

我們看上面這張人像,沒有藉助第三方修圖軟體,直接是通過系統自帶的功能實現!

當然,你可能會說:太複雜了!

沒事,它還有一個「自動」功能,自動調整出還不錯的效果。試了很多效果,發現自動調整後,基本可以滿足發朋友圈的需求。

07 不足之處

好了,說了這麼多驚喜,接下來聊聊亮點不足吧。

第一是「鬼影」。夜晚拍照時,經常會出現鏡頭炫光,畫面中多出一些光斑。這確實很讓人頭疼。

第二是「超廣角鏡頭不支持夜景模式」,反正就是只要在比較黑的場景下,基本報廢。

超廣角

用廣角的效果

08 寫在最後

1.華為很好

對於喜歡拍照的自己來說,這款 iPhone 確實帶來了很多驚喜。分享了很多照片,有朋友勸我換華為,說它的效果更好。

華為真的很不錯,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就自己而言,換了華為確實可以帶來某幾個功能的提升,但是,它卻不能帶來:手機與 iPad 、Mac 、AirPods 的無縫連接,不能提供常用的幾款高頻優質應用。所以,轉換成本真的很高。

這也是某種無奈吧。

2.器材重要,背後的人更重要。

這是讀書階段一位學長在分享中提到的。

他的觀點很直接:你拍攝的角度,來自於你內心的溫度。當你有了足夠的攝入,胸中有物時,出來的作品便有靈魂。反之,則只是一些空洞的畫面。

就如同我們碼字,有的軟體(比如 ulysses )確實更容易讓我們聚焦,但厲害的人,拿著備忘錄就能完成作品。

所以,不要迷信工具。

3.攝影只能錦上添花,很難雪中送炭。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的效果,之於美女是這樣:

之於自己,是這樣:

總之,以上便是關於 iPhone 11 Pro 的攝影體驗。

感謝出鏡的所有朋友,包括自己。

晚安好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XzJwm0BMH2_cNUgaa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