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公司的創始人試圖打造品牌形象,卻不知道從何下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Faceboo公關主管Caryn Marooney將創業公司的難題,逐一分解為執行計劃和行動方針,並講述與媒體及大眾產生共鳴的技巧,從而幫助產品發出最強音。
RIBS 測試
成功的公關意味著企業傳遞的信息能被大眾吸收。贏得媒體關注只是個開始,它的好處還包括獲取融資、招納賢良,以及取得導師青睞。所以順利拿下優質的媒體不是目的,而是為了下一盤更大的棋。
為了炮製一條有吸引力的信息,Marooney 的建議是採用 RIBS 測試,它代表四個要素:相關性 Relevant,必然性 Inevitable ,可信性 Believable,簡潔性 Simple,簡稱為RIBS。
1. 相關性 Relevant
你的目標用戶是誰?有沒有解決他們所關心的問題?解決方案的優勢在哪裡,憑什麼值得他人關注?在 Marooney 看來,「獲取關注的首要前提是–提升相關性。」
Salesforce.com 成立之初,本可以直接推出一款線上 CRM 解決方案,這個想法實用而且有趣。但為了貼近更大範圍的目標用戶,創始人 Marc Benioff 策劃了一個著名的營銷活動– 「軟體的終結」( End of Software)。在當時,軟體的使用體驗很差,不僅價格昂貴、浪費時間,而且開始呈現衰敗的態勢。End of Software 一經面世,巧妙的策劃迅速為公司拓寬了市場,並拉近了同普通消費者、軟體發燒友間的距離。公關話題從產品屬性出發,逐漸延伸到改變整個行業。
2. 必然性 Inevitable
必然性是指,企業要讓人們感受到,你的產品是大勢所趨。「如果記者認為你的產品靠譜而且實際,就說明它已然具備一定的相關性,具有引發轟動的潛質。相反,如果它跟潮流毫不相干,就是逆勢而為了。」
Mark Zuckerberg 就曾表示過,在創建 Facebook 前,他就相信會有一家科技公司擔當起「溝通全球」的重任,只不過他沒想到自己成為了故事的主角。很明顯,「溝通全球」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但萬萬沒想到,一群年輕人就把這事辦到了。
3. 可信性 Believable
「可信性是指,用戶相信你的公司有足夠的能力,把理想變成現實。或許,你的產品貼近用戶,又符合潮流,但距離『可信性』仍有很長的一段路。」
Marooney 舉了個例子,「在 Salesforce.com 的方案策劃中,『End of Software』 的主題使產品既貼近大眾,又順應潮流。但最重要的卻是可信性–出身 Oracle ,了解軟體的創始人 Marc Benioff 有實力做出產品。即便如此,建立可信度仍需花費時間。積累用戶的信任,讓他們堅信你會贏,而且全心全意想讓你贏。 」
4. 簡潔性 Simple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早已被撕扯得七零八落–他們一會兒用 Facebook,一會兒要查收郵件,每個人都費盡心思平衡工作、朋友和家人的關係。如果你想尋找突破點,那麼就要試著將信息簡化再簡化。
「End of software」,就三個字,不能簡潔更多。Marooney 說,「先把你的信息寫下來,然後試圖找到它的精華,想想你最希望人們記住的是哪一句話。如果信息不夠精鍊,說明還沒有抓住要點。」
文 | Caryn Marooney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