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的集體懲罰開始了……

2020-04-25     新文化商業

作者 | Grace Wu

編輯 | Amy Wang

4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在投資屆,SEC主席「封殺」中概股的言論被認為是「中概股將批量回國」的信號。


受此消息影響,周四美股收盤,熱門中概股普遍下跌,其中嗶哩嗶哩下跌7.25%,拼多多下跌5.71%,京東下跌0.11%,百度下跌1.87%,阿里巴巴下跌2.25%,唯品會下跌7.64%,寺庫下跌10.59%,品鈦重挫12.20%。


時隔十年,又一次中概股「退市潮」?


本月,包括瑞幸咖啡、好未來、愛奇藝、萬國數據等多家中概股接連選擇自曝或被做空,集中引爆中概股的信任危機。

「我認為幾乎每家中概股都或多或少存在造假。你的競爭對手都在造假,你也想爭取投資,也想上市,那麼你會怎麼做?」渾水創始人接受國內媒體「IPO早知道/財經塗鴉」採訪時表示,且渾水目前仍致力於做空中概股。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回想起十年前中概股因數據造假而被華爾街斬殺的黑色日子。在此期間赴美IPO大門關閉,大批中概股私有化回國。自2010年6月起,渾水公司發布股評,質疑准東方紙業、綠諾國際、中國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嘉漢林業等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公司存在財務造假、合同不實等欺詐投資者行為。有意思的是,這些被渾水看衰的中國概念股最終都無一倖免,綠諾國際、中國高速頻道和多元環球水務均被交易所退市,嘉漢林業股價大跌,東方紙業股價跌了80%。


過去十年,除了渾水2010年成立時第一波做空的中概股,陸續還有新東方、輝山乳業、分眾傳媒、安踏體育等18家中國企業遭受了渾水的獵捕。這些中概股大多都陷入股價暴跌、市值縮水,甚至無奈退市的境地,其中停牌1家、摘牌8家(包括被收購或回歸A股),仍在正常交易的只剩9家,只有新東方還擊後股價大漲讓渾水失利。


不過,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美股連續四次熔斷已經是歷史罕見,中概股在大環境下跌中市值嚴重縮水後,再遭遇人為做空和信任崩盤,可謂是「屋漏偏風連陰雨」,難上加難。


在美中國概念股受到越來越大的外部壓力。目前證監會、交易所愈加嚴格的監管及要求、做空力量帶來的包括集體訴訟在內的負面影響、高額的運營費用以及不斷被下調的公司估值等等都讓目前仍在掛牌的中概股「地心不穩」,然而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私有化接盤的買家或者排隊回A回港,都不是容易的事。


特別是回歸A股這條路基本上很少有中概股能輕鬆做到。因為中概企業從私有化退市到拆除VIE架構,再到國內上市這一流程需要至少三年時間,三年後A股的行情又是不確定,按照目前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有融資和現金流問題的中概股很可能撐不到再上市。


會計標準不同與誠信問題能一碼歸一碼嗎?


從瑞幸與愛奇藝這兩份做空報告的結果來看,我們很容易注意到惡意欺詐和造假與會計規則不同導致的計算差異帶來的結果還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中國星巴克」Luckin,後者是「中國Netflix」愛奇藝。目前,LuckinCoffee,其股價在不到四個星期的時間內暴跌了80%以上,且已停牌禁止交易。而愛奇藝目前股價比做空當天股價上漲了接近5個點。


特別是愛奇藝做空報告里的取證調查簡單粗暴、對中國會計法則的誤解以及對第三方數據的錯誤引用等問題突出,未被股市採信。不過渾水方面仍表示仍將堅持做空愛奇藝。



這也說明此次由瑞幸財務造假引發的中概股暴雷問題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爭議。會計規則差異被認為是中概股信息披露缺乏誠信的藉口。從SEC主席完整的講話中可以看到,他提醒證券市場謹慎購買中概股的很大原因不是渾水做空瑞幸等被坐實,而是最近幾起做空案例再次引發對中美兩方會計準則不統一,同時SEC對中企監管力度弱等原因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


以瑞幸為代表的欺詐行為將面臨退市、巨額罰單、集體訴訟等已成既定事實;以愛奇藝為代表的由於會計標準差異帶來的誤讀仍有辯論和申訴空間。只不過目前情況是,即使部分中概股公司能證明主觀沒有造假,但SEC及美國證券市場未必會將其發布數據作為與美國標準下的上市公司同等的採信度進行考量。


SEC聲明中稱:「與美國國內相比,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具有誤導性的風險要大得多,並且在投資者受到損害時,獲得追索的機會要小很多。」


與此同時,在克萊頓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美國鷹派議員和部分前官員正努力說服特朗普政府讓聯邦雇員退休金計劃停止投資中國企業股票。


事實上,這並不是SEC領導層中第一次有人批評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缺乏透明度。


周三,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在她的FOX商業網絡計劃《與瑪麗亞的早晨 》中告訴瑪麗亞·巴蒂羅莫(Maria Bartiromo):「我們與上市公司監督委員會(PCOB)接觸審計工作文件已有很長時間了。董事會仍然沒有對中國公司的訪問權限。對我們來說,這是令人沮喪的,因為從財務報告角度來看,我們對中國業務的監督強度沒有在全世界大部分其他國家的公司那麼大。



眾所周知,PCAOB是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根據2002年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創立,其任務是監督公眾公司的審計報告。幾乎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不會遵守《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會計準則。


美國資本市場運行的制度是註冊制,而註冊制的核心靈魂,就是強化信息披露,所以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被視作對一個企業價值的核心判斷。當一個企業在信息披露上出現諸如財務造假等惡劣問題後,企業價值也將因此出現大幅度下跌。美國資本市場的SEC對於造假行為有完善的民事賠償機制與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這會讓任何在資本市場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徹底喪失一切資本價值。



新文化商業(Ent-Biz)在「瑞幸之後愛奇藝、好未來連遭做空,中概股「做空潮」來了?」一文中指出,中概股需要在「做空潮」來臨之前自證清白,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清白不清白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信任一旦崩盤,估值和股價下跌命運也將會把所有中概股逼走。


再次感嘆一句,瑞幸這次真的玩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FjXrnEBfwtFQPkdpkb4.html